撩疯!疯批首辅沦为裙下臣(12)
北笙抬头礼貌笑着,刚要说话,南音又抢先说:“王爷就不要为难我妹妹了,她字都不认识几个,还通什么诗文。今日在郎大人的课堂上,竟然将‘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解释成‘誓死保守秘密,绝不让权贵得志,才是上上策’哈哈哈……”
南音只要想起就笑得肚子疼。
“郎大人断会出些难懂的题来,二姑娘不必在意,不通可以学嘛,”萧翊拍拍赵疏的肩膀,“你最有才学,徐二姑娘就交给你教了。”
赵疏眼含深意地看向北笙。
谁不通诗文?谁要你教!北笙憋了一肚子的气,要坐在这里同他们虚与委蛇实在是难受。
她看向赵疏,笑着问:“小侯爷觉得这四个名字取得好吗?”
赵疏说:“好啊,当然好,取自诗词,自有雅意。”
北笙不卑不亢,“小侯爷觉得好,我觉得不好,虽是取自诗词,但单个儿看,也觉不出什么雅意。竹喧,被风刮得吵闹的竹子而已,明月,清泉,渔舟亦如是。”
赵疏眉眼一亮,“二姑娘有何高见?”
萧翊斜靠在凭几上,一副看戏的模样。
南音嘴角噙着笑,默默端起酒杯饮酒。
她才说了北笙不通诗文,北笙就自己证明了自己不通诗文,连王右丞的诗也敢说没有雅意。
北笙想了想,“我看,不如将他们四人的名字改了吧。竹喧听着太过吵闹,实则她是个温婉的人,就改名叫鹿竹,鹿竹性甘味平,正印证了她的性子,叫着也好听。”
南音哼笑一声,“妹妹难道都要给他们取药材的名字吗?太俗了吧?”
果真没有见识。
北笙没有理会她,继续说:“明月这个名字意思也太过简单,不如就叫绾月,绾,本意为系,也有思念,挂念的意思,也纪念了我父亲母亲十八年来对我的思念,这个名字音律也优美,叫起来朗朗上口。”
赵疏听着频频点头,连萧翊也坐正了几分。
“没想到妹妹还懂音律?都以为妹妹在定襄那种小地方长大,没读过什么书也没见过什么世面,竟将妹妹低看了。”南音是笑着说的,语气也和蔼可亲,只有北笙听出她的嘲讽之意。
“鹿竹、绾月,这俩名字取得极好,那另外两个呢?”赵疏眼中闪着惊讶,颇为期待北笙能说出好名字来。
“清泉……就叫晏清,薛逢的《九日曲池游眺》中写‘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这句话在我看来应该改成‘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阖家团聚时。’正因边关安稳,海晏河清,我父亲和高阳侯才能班师回朝,阖家团聚。晏清,纯洁、清明,又有神采奕奕心灵澄澈的意思。”
赵疏听着,怔怔说不出话来。
当北笙说出“九日曲池游眺”几个字时,南音的脸霎时一变,更没想到她寥寥数语就说到小侯爷的心坎上了。
徐北笙到底是什么妖魔转世?
海晏河清……赵疏想起父亲驻守边疆二十余年,半生的青春奉献在了边疆,他日日期盼着父亲能早日凯旋,阖家团聚。
这些年,他虽然在京城过得风流快活,可无不思念着父亲。
旁的男儿都有父亲教他们武艺诗书,而他只能跟着萧翊,四处混日子。
赵疏想着想着,不禁眼中涌出泪花来。
萧翊一看赵疏的模样,阖上扇子笑了,“二姑娘当真是个才女,瞧,几句话将我们小侯爷都说哭了。”
南音脸色又一变,连王爷都夸北笙是才女,自己当真是小觑她了。
可再不满北笙,她也不能在萧翊和赵疏面前表露出来。
南音向萧翊和赵疏举酒,说:“海晏河清,合家团聚,妹妹此言,值得我们举杯共饮。”
四人碰杯,一饮而尽。
第11章 不喜欢别人用过的东西
萧翊说:“二姑娘只改了三个的名字中一个字,立意就高了许多,不知接下来的‘渔舟’要如何改?是改‘渔’还是改‘舟’?”
北笙还在想着,南音的脸色已经有些难看了。
刚才她让大家举杯饮酒,就是想岔开话题,不要让北笙继续说下去了。
越是说下去越是证明北笙有才学,没想到乐平王还故意问她。
南音夹了眼前的鹿肉到萧翊碟中,“王爷吃菜,天冷吃鹿肉最是滋补。这是野鹿肉,不是圈养的,很是难得……”
赵疏说:“渔舟的名字让我来改吧,我看就叫……”
北笙抢先道:“就叫景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乘一帆船看尽天下美景,比之‘渔舟’如何?”
就因为赵疏先评价了她婢女的长相,评价了他们的名字,惹的北笙厌恶了,所以才要改掉他们四人的名字,那容得他再来给自己的仆人改名字?
要是容得赵疏改了,那往后北笙用到那个仆人时,就会想起赵疏来,连带着也要讨厌那个仆人。
赵疏给北笙鼓掌,萧翊也跟着拍了两下手掌。
南音沉目不悦,只低头饮酒。
赵疏说:“当真都是好名字,取名字讲究雅俗共赏,很多人取名只讲究雅意,忽略了俗意,二姑娘取名既顾全了雅意也兼顾了俗意。”
萧翊也笑,赞赏道:“本王以为徐二姑娘会改‘渔舟’中的一个字,没想到两个字都改了,本意都没变,都是‘船’,不过一个是江头孤寂的钓鱼之船,一个是看尽天下风景的自由之船。”
北笙举酒敬他们,“王爷和小侯爷过誉了。”
前世,她自卑出了名,这一世,不妨高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