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撩疯!疯批首辅沦为裙下臣(169)

作者: 东墙窥宋 阅读记录

颜陌的眼神,突然瞪大了,十五万两银子变五十万两……

还是徐北笙胆大敢想敢做!

如果自己也想从中获利,那他的胆子比徐北笙的还要大才行。

事情还没干,颜陌已经浑身汗津津的了,这比前两次从乐平王手上套钱,还让他胆颤。

更是做梦都想不到,同样的招数,徐北笙竟然能在乐平王身上用三次。

他双手颤抖的将装着银票的盒子藏进了袖中,起身道:“事不宜迟,我今日就动身!”

北笙也起身朝颜陌行了个礼,恭敬道:“有劳了。”

颜陌下楼时双腿酸软,他给手下人做了几句简单的交代,便匆匆朝后堂而去。

北笙在尔雅堂买了二两茶叶才走,眼中含着难以遮掩的凌冽,登上了自家的马车。

参加太子妃遴选的姑娘今日傍晚就要进宫,宫外难得的自由她想多享受片刻,是以和鹿竹绾月准备在街上逛一阵子再回。

萧珣今日到京城,郎琢等一众内阁大臣一早到城门口来迎接。

萧珣本是前两日就该到京的,但路上被地方官员拦下,状告乐平王在北方的所作所为,是以比预计时间晚了两日。

京中细雨绵绵,萧珣的心情也跟着冷风淅淅。

只是想到北笙已经进宫,便能稍稍好上那么三分。

到了城门口,看见迎接自己的一众大臣,便下了马车,便叫其余人先回,他和郎琢去视察城外大营。

不顾天上还下着毛毛细雨,两人骑马而去。

郎琢本想让萧珣休息半日再去,但萧珣执意要立马去,郎琢也只能遵从。

徐家军赵家军,还有其他部队皆一一看过,才往回走。

细雨已停,郎琢说着高阳侯试图拉拢安国公的事,但萧珣心情似乎没有再受乐平王谋逆之事的影响,眉目比之刚进京那时清远了很多。

萧珣转眸看了郎琢一眼,道:“一路从京中到宝定,再从宝定回到京城,往来间听闻了不少萧翊的事,我颇为头疼,但听了大人的汇报,也查了各大营的情况,我心情舒畅了很多。”

郎琢淡淡一笑,“其余之事臣皆不担心,唯一担心的是盛乐王,昨日臣面见圣上,臣打算明日出使盛乐,同盛乐王商议和亲的事。”

他将昨日朝堂上的事一一向萧珣做了禀报。

但听到郎琢提议让盛乐王女来京中参选太子妃时,萧珣神色不由一紧,“大人计策是好的,但若将来真的不得已要那王女做太子妃,我……”

郎琢稍稍勒了一下马缰,走得慢了些,道:“此不过是借口,大靖的太子妃、未来的国母怎么可能是盛乐女?届时即便殿下看上,众大臣也不会答应。但为了让盛乐王相信,殿下还是要拿出这份诚心来。”

萧珣这才缓了口气,默默点了点头。

第145章 想带一人同往

萧珣道:“太子妃只能是安国公之女徐北笙,若盛乐王女来了京城,届时给她一个高点的位份就成。”

郎琢攥着缰绳的手紧得发疼,却什么话也没说。

看他沉默,萧珣又问:“礼部对和盛乐和亲的事做了什么准备?”

郎琢抬起眼眸,淡淡地望着前方,道:“礼部自是诚意满满,今日一早就给臣看过了礼单,但臣此次出使盛乐,想带一个人同往。”

萧珣有些凝滞:“谁?”

郎琢敛目,默默半晌,道:“徐北笙。”

萧珣眉头一蹙,“为何要带着她?”

心思转念之间,萧珣想过了无数人,以为会是朝中哪位大臣,万万没有想到会是徐北笙。

郎琢比任何人清楚,徐北笙对他的重要性,即便萧珣不问他徐北笙去盛乐有何作用,但也深知此一去,徐北笙就与太子妃之位无缘了。

一个女子跟着一个男子出使他国,路途遥远,时日长久,即便路上不会发生有损清白之事,但想成为太子妃,也会饱受诟病。

郎琢神色凛冽了几分,道:“因为盛乐王拓跋琅就在宝定,他和萧翊在一起,或许已经知道徐北笙是殿下内定的太子妃人选。让徐北笙以做生意的借口,去宝定溜达一圈,让拓跋琅和萧翊打消顾虑,和亲的说辞才有可能成。”

这番说辞听得萧珣惴惴不安,惊讶的问:“大人是如何得知拓跋琅在宝定的?”

毕竟他从宝定走来并没有听说过拓跋琅在宝定的行踪。

郎琢道:“臣安插在萧翊身边的内线传来的消息。臣知道徐二姑娘在殿下心中的份量,但为大局着想,还请殿下割爱。”

割爱?

萧珣一怔,再愚蠢的人也能听出“割爱”二字所包含的含义,便是表明徐北笙有了他途,已经不适合当太子妃了。

萧珣敛目,沉默了足足有半刻,轻轻摇头,“大人还是换个法子让拓跋琅打消疑虑,找个借口让徐北笙出宫待在家中都可,将来也可选做太子妃,但让大人带出京……我以为不妥。”

若是太子妃不是徐北笙,那他千里迢迢赶去宝定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劝徐北笙回京参加太子妃遴选么,这人才回来,才入宫两日,他也才回来,便又要让郎琢带走,心头实实不甘。

郎琢暗暗一笑,便知道萧珣不会轻易答应。

但不答应已经由不得萧珣了。

若再让北笙留在宫中,事情只会越来越复杂。

原先以为北笙对太子妃之位无意,是以才劝她入宫,里应外合查清宫中暗藏的乐平王的眼线。

但道今日,事情已经超出了郎琢的预测,徐北笙想当太子妃的野心是他没法提前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