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门恶婆婆,我成全家顶梁柱(16)
小伙计热情的招待着,李云岚便问收不收旧首饰,小伙计便到后面请了师傅过来,李云岚拿出包好的收拾出来,那师傅看了看,放在小称上称了称,便说给四两银子。
李云岚不懂行情,转头看仇得贵一脸焦急,以后是这银楼给低了,便说在考虑一下,如果考虑好了等下送来。
等出了银楼,仇得贵就说道:“娘,您这是干吗?这都是您的首饰怎么能卖了呢?”
“家里没钱了,不卖留着干吗?”
仇得贵一下红了眼睛,抱着头蹲在地上:“娘,是儿子们不孝,没本事,家里有吃有喝的,我不能让您卖首饰。”
原来是这样,说实话李云岚也没有想到仇得贵会这样说。
“行了,家无分文,不花用了?我年龄大了,也戴不上这些,还不如卖了换些银钱放在身边便宜。”
“可是娘,那些是您的陪嫁和爹给您打的,这是姥家给您最后的念头了。”
李云岚拍了拍仇得贵的背:“你姥为什么给娘陪嫁,不就是给娘用的,你爹为啥给娘打首饰,也是给我做体己的,娘知道你孝顺,你姥家没人了,你爹也没了,想让我留个念想,可娘还有你们,还有成才明月这些孙子。”说完她就有些心虚,怎么有种道德绑架的意味在里面。
仇得贵直愣愣的看着自己娘,眼泪瞬间涌出:“娘,既然是这样更不能让您卖首饰了,家里又不是断了粮了,很快庄家收了,除去赋税,剩下的都买了就有钱了。”
李云岚听完就没好气的嗔怪道:“都卖了,咱们嘴都扎起来,都不用吃了,粮食不能卖,一粒都不准卖,卖时谷贱,买时你就知道了,多大的人了总是说话不过脑子。”
“可是娘。”
“别可是了,我已经决定了,你妹子也怀孕了,等她生了咱们还要去礼呢,这处处都要钱,走,在看看其他首饰铺子和当铺。”
李云岚给他抹了抹眼泪温声说:“多大了还哭鼻子。”
仇得贵耸了耸鼻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第十四章 :两碗卤肉面
母子俩跑了两家当铺,活当一两半钱,为期一年,死当二两半钱。
其他首饰铺子也是一样,价格都没有第一家开的高,李云岚又去了第一家铺子卖了四两银子。
然后走到靠城门口的那条街,找了家面摊坐下,仇得贵不肯要回家吃,李云岚便说:“好歹跟娘上了次县城,好的吃不起,吃完面的钱,娘还是有的。”
坐下后李云岚便问了价格,素面两文一碗,卤猪杂面四文一碗,还有卤肉面六文一碗,仇得贵就说他要一碗素面就行了。
李云岚便和老板说了要两碗卤肉面。
“娘,六文一碗呢?”
李云岚也没说话,她不喜欢吃猪下水,也不想吃素面,卤肉面多好吃啊!
很快老板便端上来两碗面,还送了一小碟腌菜,卤肉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口中极速分泌这口水,李云岚便拿了筷子就吃了一口,久违的肉香和顺滑的面条,让李云岚有种想哭的冲动。
一大碗面,起先李云岚还觉得吃不完,可是低估了这具身体对肉和细面的渴求。
而仇得贵早就吃完了开始添碗了,就是在好吃也不能添碗啊!李云岚实在是有些不忍心训斥他,便让老板在煮碗猪杂面给他。
“娘,不用了,我吃饱了,就是碗里还有些汤汁不舍得浪费。”
“你是我儿子,你吃没吃饱,娘能不知道,好不容易进次城,敞开了吃,娘给你买。”李云岚说完低头继续吃面。
仇得贵看着面前的娘,慢慢的和小时候的娘重合了,小时候娘就是这样的,不是娘变了,娘从来没有变,还是那个疼爱自己的娘。
老板很快就又上了一碗面,仇得贵擦了擦眼泪大口的吃起来。
李云岚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就给他多要了一碗面,就感动成这样,又想到自己的爸妈,也是这样总觉得给孩子的不够,便也湿了眼眶。
母子俩吃完了面付了钱,便起身准备回去,路过包子铺,问了价钱,馒头一文一个,肉包子两文一个,包了十几个带回去吃。
出了城门走了一段路,仇得贵便走到李云岚前面蹲下身子道:“娘,我背你。”
李云岚不好意便道:“不用了,天怪热的,走吧,你娘我还没有老到要你背的时候呢,走吧。”
路上李云岚和仇得贵说采药卖的事情,也不用他兄弟俩,她自己每天去采,田埂地头上,和附近的山上。
“娘,您这也太辛苦了,我和老二去吧。”
“你俩认识草药啊,还是地里的庄家不要了。”
仇得贵挠了挠头问道:“娘,您怎么认识草药的。”
“你姥爷教的,也认识不了几种,都是田间地头常见的,也不值钱,三文一斤。”
仇得贵没有见过姥爷,据说在他娘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所以对李云岚的话也没有怀疑。
烈日当空,知了不要命的叫着,李云岚躲着日头从树荫下走着。
不知名的小野花争相斗艳的开着,不远处一簇一簇的小野果正红的喜人。
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茅莓,摘了一个进嘴,味道酸甜可口。
抽了狗尾巴草梗把茅莓穿起来,碎掉的就直接吃了,很快两人就穿了十几串,有说有笑的往家走。
到了家,进了院子,仇得贵便开始喊孩子们,几个孩子便都探出毛茸茸的脑袋来,显然是才睡醒不久。
一个孩子分了两串茅莓,包子被李云岚拿到堂屋的篮子里了,然后打了水在屋里擦了把澡,换了干净衣服,往床上一趟,此时才觉得腿有些酸,看来还是要多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