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门恶婆婆,我成全家顶梁柱(27)

作者: Li李 阅读记录

很快两个背篓就都满了,成才继续留在地里,婆媳俩背着先送一趟回家。

到家门口,兄弟俩拉着大青石磙子,顺时针的碾压稻谷。

花生就晒到后院去了,喝了口水背上背篓了门。

看着这块地不大,一下午才起五垄花生,眼看天色不早了:“成才,喊你娘别干了,咱们回家明天接着来。”

柳氏把花生秧都装进背篓里,先提着给婆婆背上,李云岚也帮着她提了背上。

“前面还有两块没割的黄豆也是咱家的?”

“嗯,今年都耽误了也时候。”

李云岚知道原因,便也不多问喊了成才往家走。

到了家门口,仇得福在扬场,仇得贵立马丢了铁叉上前接过老娘的背篓。

李云岚活动了一下肩膀,酸疼的要命。

进了院子洗了脸,歪到凉床上,看着三个孙女逗成功玩,成功时不时被逗的咯咯咯的笑。

仇得贵把稻谷用笆斗箩筐挑进上房西屋。

“这就干了?能收回来了?”

“先放西屋摊开,等都碾完,在一起晒。”

李云岚嗯了一声就不管了。

伸了伸腰,进了厨房。

饭已经煮上了,素菜也都洗好切好了,她开了橱柜门,把猪大肠和腰子拿出来。

起锅烧水,水开放入大肠生姜葱头煮2分钟取出,用清水漂干净,

在烧锅水将猪肠生姜葱白再放里煨到八成熟,取出稍晾,切小段,油锅烧热,小火放糖炒糖色,放入大肠、姜、蒜片、酱油、盐翻炒,加入半碗水,盖锅盖把大肠焖熟,再加青椒和葱花快速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猪腰子去掉白色部分和臊豆,切薄片用草木灰反复搓洗,面粉没有了只能用草木灰了。

猪腰子简单烧了个汤,把素菜一炒,就喊开饭了。

“娘,顿顿吃这么好,我干活都有劲了。”仇得福夹了块大肠说道。

仇得贵也跟着说道:“我闻着肉香,挑挑子都有劲。”

李云岚:“好吃就多吃点,饭都堵不住你们的嘴。”

他们这边腰子是不给小孩和女人吃的,李云岚不喜欢猪腰子的味,两个儿媳妇也自觉不伸筷子。

成才吃着中午剩下的猪头汤,夹了块猪大肠真是软糯有嚼劲,真好吃,一点臭味都没有,就是有些辣。

“娘,这大肠可真好吃,您怎么不动筷啊!”

“娘不爱吃,你们吃吧。”

“这么好吃怎么会不爱吃呢?娘快吃。”

仇得贵夹了一块放进娘的碗里,李云岚又给他夹回去了,让他别夹来夹去的,就说真不爱吃。

晚上已经有些凉意,乡下不养闲人,连五岁的明月都要帮着带弟妹。

吃完饭趁着天还没黑透,兄弟俩去堆草垛,李云岚带着柳氏和孩子们在后院把花生摘了。

看孩子们馋的很:“明日煮一锅给你们吃。”

几个孩子高兴的站起来围着奶奶转。

“娘,您别惯他们,这金贵的东西,孩子们吃了也是浪费。”

陈氏也说:“是啊娘,这长生果价高,咱们自己吃屈了东西了。”

小毛头们听了自家娘的话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

“行了,又不是天天吃,煮一锅给他们解解馋。”

“奶奶最好了!哦……煮花生吃喽……煮花生吃喽。”

柳氏看婆婆都发话了便笑着说:“您呀就惯他们吧!”

李云岚也笑着说:“一起吃,也惯你们。”柳氏哈哈哈的笑起来。

反正有的吃就行,陈氏也跟着笑起来。

“她们笑什么呢?这么高兴。”

仇得贵也笑着说:“老二这就是日子,好日子,一家老小笑呵呵的好日子。”

路过的村长打趣道:“你们兄弟俩吃了蜜了,笑成这样。”

“叔,比蜜还甜呢。”

村长也受到感染笑呵呵的走过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着,收了花生收豆子,足足忙了十来天才全部归仓。

早晚凉意更大了,李云岚带着明月成才天天上山挖药,挖野菜,能吃的能卖的都不放过。

地又被翻了一遍,开始新的一轮农忙,种油菜和种冬小麦。

麦种还没有下地,收秋税的官吏已经到了里正家,各村村长又开始敲锣:“上税了,上税了。”

仇家除了要交田赋还要交人丁税,如果只缴地税不缴人丁税,那么就要去服徭役,缴完人丁税的如果要去一个月,那么没有缴税的就要去三个月,以劳役去抵。

第二十三章 陈氏偷肉

里正带着来收税,其实里正和村长一样,这本书里却是里正管理村长。

小吏三个人,有两个带着挎刀,拉着一辆牛车,小孩子们欢快的追着牛车跑。

铜锣敲的当当响,秋税以稻米为主,收每亩的百分之二十。

丰年每亩产量能达到三百斤,年景差的一百多斤打足了。

今年李云岚家五亩地只有三亩是水田,亩产达到二百六十斤,旱地就是花生豆子还有没挖的红薯。

缴完税要吃到来年夏收,主要人丁税太高,这田税一年两收,人丁税也是,一次一人一百二十文,这还不算女人的,据说往南还收女人的人头税。

松江县的县令对比之下还算清廉正直了。

李云岚看着小吏称了稻谷,拿了钱,在户簿上画了一笔,代表这家税已经缴齐了。

等里正村长小吏都走了,仇得贵看着西屋粮圈里凹下去一个洞道:“明日拉去卖了换成杂粮回来。”

李云岚不太想吃杂粮,可一家这么多人口,吃到明年夏收还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