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门恶婆婆,我成全家顶梁柱(43)

作者: Li李 阅读记录

她拿了个糖球塞老娘嘴里接着道:“这些是孩子爹提出来的,说我们一年回不来一趟,多的没有,就这点子心意还望二老不要嫌少。”

柳老太太一听是女婿拿的注意,如此孝心她心里很是熨贴。

“女婿有这孝心,我心里十分高兴,钱你们自己收着,你婆婆分钱给你们估计也是培养你们管家的,你自己攒着,孩子们大了都是要花钱的。”

见老娘死活不要,她也就收起来了。

“娘,我去帮青儿娘做饭。”

柳老太太点头:“去吧!”

因着家里也没有肉,便拿了一吊咸肉去了厨房。

张氏看大姑姐拎着肉进来便道:“你们难得回来一趟,用不着你,你去陪娘说说话。”

看弟媳如此客气,她便笑着说:“我就做两道菜,其他的不跟你抢。”

张氏看姑姐拿了一个毛须须得块根刮了皮,洗干净切成块,又切了点咸肉洗了洗。

然后将其在滚水中稍微烫一下,以去除多余的盐分并增加鲜味。

加入适量的水,把咸肉加姜片先煮熟,再把山药倒进去大火烧开,小火煨煮,使得咸肉的咸味充分渗透进山药中,最后在出锅时撒上葱花即可。

再有一道就是咸肉辣炒苦锥子豆腐干。

很快午饭就好了,在堂屋摆的桌,柳老爹坐主位依次两边是女婿和儿子,柳老太太让女儿三个外孙也上桌,她们则是要等客人吃饱了撤了桌子,在厨房对付一口。

柳氏和仇得贵不肯,让都上桌吃。

柳老太太笑着说:“都上桌哪里坐得下,你们快吃吧!”

“娘,您老只管坐下,孩子们给他们一人盛一碗饭,也不用坐,在下面端着碗要吃啥给他们夹就是了。”仇得贵说完柳氏接着道:“就是娘,又不是外人,青儿娘也快来坐。”

最后推来推去才都坐下,柳氏站起来给父母夹了一筷子咸肉烧山药:“爹娘,快尝尝,这算是我烧的比较得婆婆认可的两道菜了。”

老夫妻俩夹了山药进嘴,软烂细腻,又滑又糯还透着咸肉的咸香,纷纷点头道不错好吃。

第三十六章 :遇见陈氏

接着又尝了苦锥子豆腐干,也觉得味道不错。

小侄子们除了最爱的肉,那就是山药了。

一顿饭后吃的是欢声笑语,孩子们出去玩了,张氏撤了桌子去洗碗。

柳进财生了火盆爷三个围着喝茶聊天。

母女俩还是进屋说话,柳老太太看见外孙们不咋馋肉,就知道平时在家没少吃。

“我听你话里话外都有称赞你婆婆,看了你在婆家过的不错。”柳老太太拉着她的手道。

柳氏笑着说:“早几年公公在时,她脾气不太好,如今公公去了,她反而平和了下来,对孩子们对我都不错。”

柳氏又说了婆婆如何找草药卖,如何捡苦锥子做豆腐,又如何找野山药,自己做饭不好吃,她是如何不厌其烦的教自己,平时也教孩子们一些道理算学。

柳老太太虽然就女儿生孩子时去过,但是一看女儿婆婆那个样子就知道,不是好相与得,回到家每每想到就心焦的睡不着,如今听了女儿的话,她便安心了。

“娘~娘。”

成才跑进里屋对着柳氏道:“娘~我看见二婶了。”

跟进来的明月也跟着点头:“我喊她,她不理我,还说我认错人了。”

成才:“”明明就是二婶,我们没认错人。”

陈氏?

“成才,明月,她已经不是你们二婶了,以后不能乱叫听见没有,在见了就喊一句婶子就行了。”

两个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二婶不能喊,但是娘说不能就不能。

等他们出去了,柳老太太便说:“我就说那个周家新娶得媳妇像是你家老二媳妇,没想到还真是,这是怎么回事?”

柳氏便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柳老太太一听:“什么东西,休了好,这陈家怎么教出这样的女儿来,你也跟着受委屈了。”

柳氏:“我到还好,就是多干点活罢了,只是婆婆…唉…老二到现在还离不得拐。”

“这到底因为什么?你不是说你婆婆对她也不错吗?”

“孩子爹回来说估计还是生宝玉时,被婆婆压制的很了,积在心里就成了怨。”

柳老太太皱褶眉头:“怨?有什么可怨得,她自己没规矩去告婆婆,她还怨上了?谁家媳妇容易,你婆婆这就算好的了。”

柳氏想想早年婆婆是厉害了些,可谁家婆婆不是这样的,有那狠的简直不把儿媳妇当人,还撺掇儿子打儿媳妇呢。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个“熬”字就道出了当儿媳妇的苦。

“只是没想到,她会嫁到这来,周家对她怎么样。”

柳老太太叹了口气:“周家你还不知道,前面打死了两房,周婆子又厉害,这周边谁家也不会把女儿嫁他家去,那陈氏头几日还想对着干,和她婆婆对着吵过,后面被周全子拖进屋打过几回,也就老实了。”

毕竟以前做过妯娌,听到她过的不好,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便笑了笑岔开了话题,说起几个侄子侄女来。

许久没回来,下午便由张氏陪着在村里转转,四邻见了她也都纷纷打招呼。

“好久不回来,好些老人都没了。”

张氏:“今年雪大,冻死了不少。”

柳氏:“老人怕过冬,家里辛苦你了,里外照应的这样好。”

张氏不好意思:“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当不得夸。”

俩人正客气着,就听不远处一个院子传来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