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门恶婆婆,我成全家顶梁柱(54)

作者: Li李 阅读记录

小屁孩还挺早熟。

他好洗,涮涮就出来了。

等稷儿穿了衣服,李云岚看向赵启,赵启吓得一激灵,赶忙转过脸去。

看见他把脸转过去了,李云岚也没管他,把水倒了,把桶搬到后面的房子里,她提水让柳氏洗澡,柳氏那里敢让婆婆提水洗澡,吓得连连摆手。

一个劲的让婆婆先洗,她去提水。

看她坚持,李云岚就进去先洗了,一进水,她就舒服的舒了口气,一看水面飘着一层灰外还有虱子跳蚤,真是脏的可以。

索性整个人埋进水里泡泡,然后用丝瓜瓤一搓,老长的泥垢,真是恶心人。

果然她也是洗了三桶才把自己洗干净。

这头上的虱子还得想办法除掉,这痒起来可真要命。

用干布巾擦干头发上的水,穿上衣服,整个人都轻快了。

“春花,烧一锅水,烧的滚滚的把衣服烫烫,把跳蚤虱子全烫死。”

“知道了娘。”

兄弟俩回来时,便拿了衣服去河里洗澡去了,晚上吃的还是野菜汤。

一人吃了两三碗,这晚大家都睡在屋子里,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一夜无梦一觉到天明。

“家里还有七十二文,你们去县里把户口露下后,看着买些粮食。”

柳氏一听,便把身上的簪子拿出来递给了仇得贵:“你拿去卖了,换些粮食。”

“春花,你这是干什么,你快收起来。”

仇得贵拿着簪子左右为难。

柳氏便说:“娘,你的首饰能卖,我的就不能?这本来就是您给我的,咱们现在困难,以后好了再买就是了。”

“那你们带着赵启一起去吧,给大夫看看,别有什么给耽误了。”李云岚就觉得救都救了,这救一半人家真落了残疾在怨恨上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

三兄弟拉着板车上的赵启往县里去了。

李云岚带着孩子们在山脚下转悠,看能不能挖些草药,割了些益母草,挖了些车前草就到了桑林,可惜现在是秋天了,不然还能吃到桑葚。

成才进了桑林拉屎,很快他就喊:“奶,奶~你看这是啥?”

仇明月率先跑过去看:“这不就是刀螂子吗?”

李云岚看了看是刀螂子。

成才道:“里面好多桑树上都有,咱们摘了回家烤着吃。”

稷儿:“这东西还能吃?”

“当然了,可香了。”

稷儿:“真的?”

李云岚:“当然了,不过这个也是药,不知道药铺收不收,咱们多找一点拿去药铺卖了试试。”

一说能卖钱,三个孩子更加兴奋了,都钻进去找刀螂子了。

很快就传来仇明月的叫骂声,原来她踩到了成才的米田共。

几人在桑田里来回窜行,等听到柳氏的喊声,四人才出了桑田。

倒在一起还挺多,四人便往家回。

路上看见小吏又带了人来,应该是过来落户的。

等到了家,兄弟俩已经回来了,把新的户籍交给了她。

“簪子卖了三两,给赵兄弟看了大夫,说是内里受了伤,开了些药,用了二两,粮食不便宜,糙米都要三十文一斤,我们就买了些糙米和杂粮,去落户时还分了些麦种给我们。”仇得福说完。

仇得贵道:“真是青天大老爷,还劝我们一定好好按种,切勿荒了田地。”

第四十六章 :进城

一家人正说着话,院门被拍响了,仇得福去开了门,看见好几个人站在外面。

他不明所以的看着他们,其中一个老汉上前道:“小哥,老汉姓张,才买了两亩水田在这新林庄落了户,哦…这是我的儿子孙子,以后大家都住一个庄上,所以就来打个招呼。”

仇得福便说:“张大叔客气了,我家姓仇,也才来。”

后面两户也上前打招呼,一个姓李一个姓王,仇得贵也出去和他们打了招呼,他们便都散了。

后面几天陆续有人来落户,后面来的没有房子住,其他人就帮着他们搭草棚子先安顿下来。

兄弟俩种下麦子,庄上新落户的找人盖房子,他们便去帮工,柳氏把后院的菜地都撒了菜种,赵启已经能动了,每日就和监工似的背着手满庄转悠。

胖钱氏每天跟着李云岚一起去挖野菜,挖草药,三个孩子跟着叽叽喳喳的倒也热闹。

这日她们到自家山地上面,几人顺着往山上走,三个孩子直往前面跑,李云岚在后面:“拿着棍子敲一敲再走,万一有蛇。”

稷儿就站住了脚:“我…我怕蛇。”

仇明月:“你可真胆小,蛇肉可好吃了,我们在逃荒的路上,二叔抓过一条,味道可鲜了。”说完她还舔了舔嘴唇。

稷儿:“你个姑娘家胆子怎么这么大?”

仇明月:“女孩子胆子就不能大了?谁规定的?”

稷儿:“女孩子家就是应该柔弱些,这样才会有男子保护她。”

仇明月嘁了一声:“一路上我只看到了女子的坚毅勇敢,男子只会躲在女子后面,最后卖儿卖女卖老婆的都是男子,他们保护谁了?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懦夫。”

稷儿一下子震住了:“你这些话谁教你的?还有这些词?大逆不道。”

仇成才在前面:“明月,你不记得二婶了?女子当谨言慎行。”

稷儿:“二婶?二婶怎么了?”

仇明月:“你问那么多干嘛?你知道你这叫什么吗?”

稷儿:“什么?”

仇明月:“碎嘴子,八婆。”

仇成才:“明月,你怎么还在说。”

仇明月笑着追上哥哥:“他就是碎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