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只想逃离(125)

“不想。”

杨文修说:“她这种人,有什么好想的?我早就跟她分居了,只是住一个屋檐。她死了这几年,我舒心多了,一个人过自在。跟她一起过,三天两头,不够我上火的。虽然我讨厌她,不想跟她过。但站在她的角度想,自然还是活着好。毕竟受了这么多年苦,老来该享福的。”

一场感慨罢了。

说了些往事,话题又转移到了眼下。

杨文修说:“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你。”

杨鑫说:“担心我干嘛呀。”

“你爸爸妈妈不在家。”

杨文修说:“我这病,一旦有什么万一,我在想你怎么办。没了爷爷,谁来照顾你。你才十二岁,这么小,总不能没人管。”

杨鑫说:“你现在还好嘛。”

“而且我这病,你在身边,还能看护一下,替我找找医生。要是哪天你走了,爷爷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怎么会呀?”

杨文修说:“你今年念初中,再过两三年上高中,很快又要上大学。以后就离得远了。”

杨鑫说:“如果我上高中,你就跟我去县城嘛。我上大学,你就跟我去读大学,反正爷爷你要陪着我。我一个人去别的地方害怕,而且我不想住校。到时候我去哪,你就在哪租个房子。”

杨文修说:“这样也行。我还蛮想去大城市看看,看你读大学。”

杨鑫说:“那咱们就说定了。我就怕万一钱不够,城里消费高。”

杨文修说:“不怕,总归会有办法的。”

杨文修估计那天山上吹了风,回到镇上,又生了一场病。

天天喝药。

整个暑假,杨鑫蹲在家里,哪里都没去。

其实她这一年,都几乎没有出过远门。

杨文修说:“好不容易放个假,去你外婆家玩吧。”

杨鑫摇摇头:“不想去,没什么好玩的。”

除了煮饭洗衣做家务,她每天去书店搜罗小说、杂志,整天看书,要么就是逗猫、钻在被窝写构思小说。姑婆来家里做客,笑着她:“放假了,去我家玩吧。我家那猫刚生了一窝小猫,小狗也生了一窝。”

杨鑫一直听姑婆说家里有猫,快生小崽了。她特别想去看姑婆家的猫崽和狗崽。然而还是忍住了,摇头说:“我不想去,我要在家看书呢。”

“看什么书。”

杨文修说:“去玩呗,整天闷在家多无聊。”

杨鑫说:“我还要给你熬药呢。”

“不用你熬,我自己会熬,你跟姑婆去玩吧。”

杨鑫死活不去。

“这孩子,总不出门。”邻居们都笑着说。

杨鑫不敢出门。

她不敢把杨文修独自留在家,怕发生那天晚上那种情况。她怕杨文修犯了病身边没人。怕自己走了,没人给他煮饭洗衣服。甚至连去两公里外的水井处洗衣服她都会害怕,不敢去,怕自己走远了爷爷会有事。她无时无刻不在害怕。

她已经习惯了半夜两点钟去他屋里关灯关电视,或者凌晨在睡梦中突然被喊醒,迅速爬起床来,给他翻抽屉找药,倒水,去附近叫医生。在他输完液的时候,帮他取下盐水瓶,拔针头。

第77章 初中

早上吃了饭,杨文修又说:“你洗了碗去前边,叫刘爷爷过来,帮我打个点滴。”

杨鑫正在擦桌子,有点不安:“还要打点滴啊,你昨天不是已经打完了吗?”

“让你去你就去。”

杨鑫不解说:“刘爷爷,哪个刘爷爷啊?不去找杨医生吗?”

平常来帮杨文修看病的都是杨医生,人挺靠谱的。杨文修说:“他收费贵得很,又不是多大的事,去叫你刘爷爷来。”

杨鑫当是哪个刘爷爷呢,结果是住在街对对面的邻居。这老头杨鑫一直认得,和邻居的老婶子是二婚,人长得瘦巴巴的,高个子,又驼背,性格有点古怪,平常不太说话。杨鑫到门头喊了一声,很快,他就提着药箱来了。

杨鑫讶异地看这老头坐在床边,给杨文修把脉、开药,最后挂上一只盐水瓶:“一会水输完了就叫我,我来给你拔针。”

杨文修笑说:“要得。还要一会,你先回去吧。”

杨鑫看他收拾药箱走了,好奇问杨文修:“刘爷爷是医生吗?他家不是开杂货店的吗?他也会治病呀?”

杨文修解释说:“他原来是走村的赤脚医生,医术还不错,吃他的药有效。”

“那杨医生,每次挂盐水,只管挂上,又不管拔针,弄得好麻烦。我最近吃他的药也不灵光,不晓咋回事。”

杨鑫也不懂这个。

“刘爷爷,那他怎么不行医,只开杂货店呀?”

杨文修说:“他在行医,偶尔给熟人看看,邻居嘛。”

杨文修对先前的杨医生不满意,改吃刘爷爷开的药,输液打针,也都叫刘爷爷来。一来二去的,倒也相熟了。邻里间常借个东西,放个钥匙。中间杨文修有次半夜突发心肌梗塞,也是找的他来打吊瓶。

杨文修看得开,天天生病,身体稍稍好一些,仍要去茶馆消闲,没事人似的。

杨鑫很害怕这样的生活。

每日提心吊胆,总怕爷爷出事。杨文修半年内两次突发心肌梗塞,一不留神就出事,平常也是小病不断。杨鑫很希望爸妈能回家来,她一个人承担不了这样的压力。她几次在电话里,和罗红英沟通,但都没有结果。罗红英夫妻推三阻四,不愿意回来。别说让他们回来照顾杨文修了,就是过年,他们也不愿意回家来,嫌车费贵。他们已经有四五年没在家过年了,总是这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