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365)+番外
周颐看着他雀跃的背影,摇头笑一声:“这小子。”
没一会儿,青竹就将热水准备好,服侍着周颐洗漱后,又为他仔细穿好衣服。
周颐伸开双臂看了看,夸青竹道:“不错,不错,你这手艺比丫鬟还好。”
青竹有些不高兴,“少爷,我是男儿,怎能和丫鬟比?”
“哟,长脾气了,说笑一句都不行了?”周颐故作生气道。
青竹忙讨好的笑笑:“少爷,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别说说笑了,打骂都是应该的。”
周颐被青竹逗得噗一声笑出来:“哪儿学来的这些怪莫怪样的话,谁教你拍马屁的?”
周颐走在前面,青竹忙小碎步跟上:“就是隔壁黄大人家的二福嘛,他对我说主子都喜欢下人说好话。我担心少爷你不再喜欢我,所以就……”
周颐转身敲了青竹一下,黑着脸道:“不准再去学这些坏习惯,也不要未经我的允许就和别家的下人搅合在一起,即便是正常往来,你也得给把嘴巴闭紧了,要是让我知道你将周府的事情露了一丝一毫出去……
还有在家里,少说话多做事,我不准你做的,你不去做,不对我隐瞒什么就行了,要是再让我听到你这么油嘴滑舌的,小心我教训你。”
“是,少爷,青竹不敢了。”青竹偷偷看一眼周颐,见他不是真正的生气,这才拍拍胸脯放下心来。
青竹虽有些轻佻,但几年前经过周颐的教训后,他还算知分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周颐便言语上敲打了几句就算了。
周颐到前厅的时候,一家人正坐在饭桌上等他。
因为是冬月,天气严寒,王艳便吩咐厨房准备了热锅子。
“爹娘,嘉嘉……”
“哥……”周嘉见周颐来了,忙主动给周颐般椅子,还换了一个位置坐到了他旁边。
周老二忙招呼周颐坐下:“你这孩子,差事再咋忙,也不能不顾身体啊,这么没日没夜的干,身子哪里吃得住。”
“爹,我知道了,以后不再这样了。”看着周老二担心的样子,周颐忙认错。
周老二痛心的摇了摇头:“早知道你考了科举后,差事这么忙,还不如在家乡当先生,六郎,不论怎样,记住爹的话,身子都是最重要的。”
“是,我知道了,爹,以后我保证不再这样了……”看着说着说着有些动容的周老二,周颐忙诚恳的道歉。
王艳在旁边劝道:“他爹,六郎晓得呢,六郎,快趁热吃。”说着给周颐夹了一块紫烫好的肉在碗里。
周老二抹了抹脸:“好,对,是爹唠叨了,六郎快吃。”
“爹,您别这么说,您唠叨我也愿意听呢!”周颐忙对周老二讨好的笑道。
周老二被周颐逗笑:“你这孩子,嘴老是这么甜。哪有喜欢听老人唠叨的儿女?别以为你爹老了就不知道!”
“哎哟,爹,您这是说的哪儿的话呢,男人三十一枝花,您可还没到四十呢,正是一枝花的年纪,哪儿就老了!”周颐忙说道。
周老二想忍,到底没绷住,哈哈大笑起来:“哪儿学来的这些怪莫怪样的话!”不过儿子和他亲近,周老二是无比高兴的。
王艳含笑看着父子俩的样子,又给他们夹了一筷子菜。
“娘,我自己来吧。”周颐忙接住,对着王艳说道。
一家人说着话,吃的和乐融融,吃到一半的时候,周老二才问周颐:“你和李姑娘月底就要成亲了,其他的我和你娘都能替你准备好,就是你的那些同僚们,请谁不请谁,我和你娘都是两眼一抹黑,这事要你自己办了。”
周颐听了忙点头:“知道了,爹,这事我记着呢。”
“那就好。”
等饭桌撤下已近天黑,一家人围在炭火边在偏厅取暖,周颐手捧一杯香茗,品一口轻轻的舒了口气。这几天忙的晕头转向,现在的闲暇时光就格外惬意。
周老二似乎想说什么话,但张了几次口都没说出来。
周颐问周老二:“爹,你有啥话吗?在儿子面前还有啥顾虑的?”
周老二看了一眼王艳,这才对周颐说道:“六郎,你年后是要回乡祭祖吧?”
周颐点点头:“是啊,到那时我手上的差事也已经走上正轨了,应该可以脱身。爹,这事儿您不是早就知道了吗,问这做什么?”
“我在想,要不然和你回去祭祖后,我和你娘就不回京城了吧。”
“啊……”王艳和周嘉同时惊讶的出声。
“爹,为啥,是因为您在京城住的不习惯吗?”周颐担心的看着周老二,故土难离,周颐对这个也理解,但周老二给了他无私的父爱,王艳的母亲做得也合格,要是以后都要隔着这么远,一年到头见不到一面,周颐想着就有些受不了。
“他爹,为啥不回京城了呀?”王艳吃惊的问周老二。
她吃惊,周老二也同样吃惊:“艳娘,难道你不想回乡吗,我看你在京城好像住不习惯,以为你是想回下湾村去呢。”
“我没有啊,我在这儿住的挺好的。”王艳摇头。
“那你为啥老是不开心,经常哭又皱着眉?”周老二问道。
“我……”王艳捏紧了手中的帕子:“我只是有些想几个女儿,她们都在下湾村,我们却在京城住着,隔着这么远,有啥事都不知道。”
周老二闻言松了口气,“艳娘,你不早说,我还以为你是在京城住不惯哩,放心吧,几个丫头都嫁人了,日子过的都应该不错。”
“大丫和五丫我都不担心,她们的日子还能过,六丫现在又住在一条街,还成了官家太太,数来数去,几个丫头就数三丫的日子最不好过,他爹,你还记得我们走时三丫的样子吗,每每想起来,我这心就像针扎一般的疼……”说到这里,王艳的眼圈又沁了泪,边说边用手帕擦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