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众人身前,迈步长行,淡道:“继续找。”
他仍不能确认这尸体是绿露的,不敢相信在他面前柔弱单薄的姜芜,背后有另一张无人见过的恶鬼面。
他照拂她,关爱她,呵护她,一次次去帮她救她。可他在这一次次机会中,是否沦为了她的帮凶,在帮着她杀人放火呢?
他从建康府带回来的那个柔弱小女子,真的是他日日愧疚的那个小女子吗?
他今日已经走到了近处,只剩下一重薄纱,便能看清姜芜的真面目。他身子发抖心神直跌,每走一步都希望这是幻觉——
可张寂从不沉溺于虚妄。
他要朝前走,他要看清——姜芜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
姜太傅府上,张灯结彩,与北郊的荒芜全然不同。
朝中与姜家交好的朝臣与各大世家名门的贵族男女,几乎都来观礼。甚至许多百姓无缘参与宫中办的婚宴,也要来女家凑些热闹,沾些喜气。
毕竟今日是上元日,金吾不禁;毕竟寻常百姓少有见到太子妃的机会,此日难得。
而姜家百年望族,出手也颇为大气。姜母虽病逝,无法主持今日礼,但姜家主家特意派了两位中年妇人,帮姜太傅稳住此日。
众人一派忙乱,于百忙中,两位主持今日局面的妇人中的一位,抓住一侍女着急问:“姜芜呢?妹妹出嫁,她得出面啊。”
被抓住的人,是一个面生侍女。
那侍女面白气盛,身量微高,叽里咕噜说了什么。一片喧闹中,妇人没有听清:“你说什么?”
一旁的玲珑眼尖,忙将那侍女唤过来,埋到自己身后。玲珑在妇人疑惑又烦闷的眼神中,乖巧回答:“大娘子不在府上呢。大娘子早早进宫去了,说去东宫看看有没有需要娘家这边帮衬的。”
妇人一怔,大怒:“什么礼数?!上不得台面……”
她正要气骂,被旁人另一妇人一拉,想到今日是婚宴,便硬生生压下了不痛快。
两位主持婚宴的姜氏妇人对视一眼,心中皆有些鄙夷:姜夫人那个半路认回来的女儿当真是小家子气,这么重要的吉日,她居然混不吝地进宫去了。
宫中典仪有礼部办,有宗庙看,用得着姜家?只有女方这一边,才需要姜芜出面。毕竟姜夫人病逝,姜家总得有一个能撑住场面的人。
如今看来,她们指望不上姜芜,只好忍着气帮衬,暗道姜太傅教女无方。
而手持一却扇、端坐于婚榻的姜循,已然将两位妇人的抱怨听了个干净。
那被训斥的侍女不甘不愿地被玲珑扯走,默默退回姜循身边。身边照应的嬷嬷们出门和侍女拿什么物件,姜循便漫然抬目,瞥了那侍女一眼。
侍女面孔稚嫩而身量微高,眼珠灵活乱转。也就是今日局面有些乱,但凡有人细看,便能发现异常:这侍女非“女”,而是男子假扮。
更确切地说,他是被姜循关了将近半年的苗疆少年。
少年终于被放出来,雀跃无比。但他一听姜循的计划,又是什么“蛊”啊之类的,便一阵后怕,连连摇头。他因为多年前下的一个蛊,自觉不断被连累。他弄不懂中原人在想什么,当然不肯再照做。
然而姜循又威胁又哄,还柔声告诉他:“只是些小玩意儿。照我的话做,谁也不受损。我又没让你做什么坏事,你怕什么?但凡你帮我这一次,我就放你离开,不再拘着你了。”
昨夜前,姜循揉着他乌发,弯眸哄他:“你跑出苗疆,不就是想摆脱你姐姐的控制吗?现在有机会远走高飞了,你还不开心?”
苗疆少年确实单纯,也可能是被姜循美貌所迷。
一位温柔的、满嘴甜蜜话儿的姐姐哄着他,和他自己的亲姐姐全然不同,这位新姐姐好听的话儿不要钱一般。苗疆少年自然不知姜循的口齿功夫,他昏昏然就被姜循说动,被姜循拉上贼船,被姜循扮作“侍女”,出现在了今日姜循身边,充作姜循的陪嫁侍女。
此时此刻,苗疆少年紧张而兴奋地压低声音,和姜循咬耳朵:“姐姐,你说得没错。我刚才出门数人头,那些老头子,果然来了有二十个!”
他口中的老头子,都是姜循设想中、有可能出现在女方家中观礼的朝臣。
姜循唇角轻轻扬了下。
嫁衣繁盛,美人端庄,四面烛火红彤彤间,她一笑之下,整个屋舍都因此而明亮几分。
苗疆少年看得呆住,听到姜循轻笑嘱咐:“那么,你把我交给你的东西都用你那神奇的法子种进去。我爹这边交给我——因为我爹只会和我近身。他又一向谨慎,难免认出你。”
姜循没听到应声,秋波流转,望向身边“侍女”。
少年面颊绯红,呆而天真:“姐姐,你好坏。”
姜循朝他一笑,美目流波:“那你喜欢吗?”
她这样的佳人,平日一颦一笑都足以倾倒人,而盛装婚服,于美人来说更显辉煌。苗疆少年心中可惜起来,后悔自己当初为她种蛊。这么漂亮的姐姐,却要被他害死了……
他踟蹰茫然间,听到外面内宦尖声:“良时到——”
苗疆少年连忙翻身躲后,他仓促躲开间,余光见到那位儒雅的姜太傅进了屋,作为父母,来送自家女儿出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