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她看江鹭半晌,扯动嘴角,行了个万福礼。
暮逊在一旁含笑,看着他二人冷漠的表现。
这正符合张寂告诉的——
暮逊与张寂一同在老师门下听课。张寂虽是姜太傅的学生,但张寂不参与党争,性情冷而本事大,颇得暮逊的信任。
张寂告诉暮逊,那一夜孔益杀姜循时,江世子虽然救了姜循,但因为救援不及时,姜循对小世子有些厌恶。
……这倒符合姜循的脾性。
--
殿中日光暖融,姜循陪暮逊坐在榻边,与江鹭闲聊两句。
姜循面上平平,似乎对小世子并无意见。太子言笑晏晏,好像知道他二人过节,想为二人消除误会。
过一会儿,外面有人来报,说贵女们来了。姜循便起身暂别,说去主持贵女宴。
太子心知肚明这贵女宴的缘由,便颔首许了。
在世人眼中,暮逊对姜循之敬之重,日月可鉴。暮逊将姜循一路送出宫殿,江鹭坐于殿中,端然喝茶,并不多看。
过了屏风,暮逊回头,只瞥到世子清拔之影。
暮逊握着姜循的手,温声:“辛苦你了。”
姜循平和:“为殿下分忧,是我分内事。”
暮逊倚在门框边,俯身,手指轻轻抚过姜循的面容,为她掠好耳畔的发丝。
殿中,江鹭蓦地闭上眼,袖中手指突兀地点了一下桌子。
暮逊猜到江鹭武功好,他不想让江鹭听到自己与姜循的谈话,便贴着姜循的耳:“你觉得江鹭如何?”
姜循眼皮倏地一跳,心脏蜷缩。
好半晌,姜循静声:“什么?”
暮逊笑:“你不要这般生硬。我听张寂说了你和小世子之间的过节,世子只是救你晚了些,你没必要这般记仇吧?”
姜循的心一点点平静:“殿下,我一贯记仇。”
暮逊轻声“嘘”。
暮逊:“声音轻点儿。我是问你——你应当看到我桌上的那几本折子和书目了吧?有件事,孤拿不定主意——世子想让他的门客进枢密院,孤该同意吗?”
姜循立刻:“不该。”
暮逊挑眉。
姜循毫不犹豫:“南康王府势大,自古异性王割据之势不可不妨。江鹭,江夜白,江小世子,绝不应插手东京政务。”
暮逊眸色幽深地看着她。
暮逊半晌笑一笑:“南康王不会那样做,他们世代忠孝,严守祖训……不过循循的担忧,孤知道了。孤再想一想。”
暮逊又拉住姜循,在她手心写了几个字:“还有……阿娅的事,你多上心。”
他挽着她,如夫妻间的亲昵戏耍。
绿帘如漪,嬉笑浅浅。
--
江鹭坐于殿中,虽听不到,却隔着一张山水屏风,模糊地看到那二人耳鬓厮磨的情意。
殿中渐渐燥热,茶水却一点点凉了。
他沉静的心湖如沸水般汩汩烧起。
他武功实在好,目力实在强——太子的手拂在姜循的脸颊上,她颊畔大约染了绯意,睫毛上沾了点儿雾……
江鹭出神,袖中藏着的先前被刀划破的掌心烫得他难耐,却强忍。
倾而,他听到小风声,抬眸起身,果然,太子回来了。
暮逊重新让他坐下,江鹭恭然有礼。
他知道暮逊在拉拢自己——带自己见未来的太子妃,本是一种示好。
门外姜循已走,暮逊撩袍入座后,沉吟:“循循……”
江鹭垂着眼,好一会儿,他点点抬起脸,乌清的眼睛看向暮逊,眼神如冰雪寒霜。
暮逊背脊一凉。
他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却一时想不到。
暮逊不动声色,说出自己原本想说的话:“夜白觉得,循循如何?”
殿中炉香徐徐,漏刻滴答,极致的沉静落针可闻,烟雾笼着江鹭秀美清润的眉眼。
好半晌,江鹭静然:“什么?”
第19章
暮逊倚着桌,笑吟吟闲话:“我此前从未见过夜白,但一直听父皇说起你。父皇总是指着南康王府的世子,训斥我们兄弟几人,骂我们不成器,不如小世子,不能让他如南康王一般省心。
“父皇与你爹结为义兄弟,他二人数十年的情谊,不必多说。可惜南康王要代父皇守好江南十余州,孤虽然自小就好奇夜白,却无缘得见。今日相见,自是一见如故。
“所以我也不瞒夜白——姜家娘子,是我父皇为我选的未来太子妃。夜白之前就见过她了,不知对她印象如何?”
江鹭心想,原来如此。
太子不愿他沾染军务,不愿让段枫进入枢密院。江鹭早有察觉,也决定让段枫走科考之路,再通过自己的法子送段枫进枢密院。但太子拒绝江鹭,又怕江鹭离心,所以,太子要带江鹭见姜循。
太子最亲密的未来妻子,都肯与江鹭座谈,难道不足以证明太子对江鹭的拉拢之心吗?
江鹭一向心静,此时想着姜循,心中却不禁浮起一丝嘲怒之意。
但他可以克制。
他此次来东京,有大目的,大所求。
于是,暮逊便见这位世子十分平静,除却方才的那丝凉意,世子此时眼无波澜:“姜娘子是太傅之女,博学多才,文淑贤良,当为殿下贤内助。”
江鹭想,他不能让姜循影响到自己查凉城事的目的。
所以江鹭说:“然而自古后宫干政乃是大忌。殿下对姜娘子,过于放纵了。”
暮逊看着江鹭。
他是多疑性子。
张寂告诉他,江鹭与姜循不和,他不太信。毕竟姜循那般貌美,而小世子的容貌,更让暮逊见第一眼,就生出警惕心。这种无缘无故的警惕心,暮逊暂时理不清,却足以让他几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