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生子的诰命之路(105)

作者: 林朝卿 阅读记录

姜时宜不善饮酒,崔木槿倒是馋,她有孕在身不能喝酒,赵云章喝了一口,闭上了眼睛,甘醇,绵长……

是好酒!

“咱们酿的这酒还请赵大人帮忙取一个名字。”姜时宜看向赵云章。

“文人运化得天然,九酝香醪自日边。就叫九酝香。”

赵云章放下杯子。

“好的,就叫九酝香!”崔木槿赞叹道,“这个名字起的好!”

听到到崔木槿的夸奖,赵云章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

回来的路上,姜时宜雇了一辆大车,把九酝香拉回了京城。

姜时宜给每一桌客人赠送一小瓶酒,客人品尝以后,都赞不绝口,又过来一个月,九酝香代替了千日醉的地位,在京城里面火的一塌糊涂。

好多人到千味楼,就是为了买九酝香。

这下,有没有人找千味楼的麻烦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酒坊又传来好消息,李云仙又酿造出葡萄酒。

葡萄酒很受京中贵妇的喜欢。

三楼的雅间里面,张大太太请几个朋友吃饭,其中就有那个开绸缎庄的刘太太,刘太太轻轻摇晃着手中红得明艳的葡萄酒,这酒色泽红而不艳,黑而不暗,有着满满的葡萄味。

她看着手中的酒,仿佛能看清那酒杯上飘散出来的一粒粒酒精分子,呼吸之间,空气都染上一层特有的芬芳。

说着抿了一口酒,一股子清醇由喉间缓缓落下,穿肠入腹,余香满口,酒红的香醇好似侵入了四肢百骸,她享受地舒了一口气。

只不过,旁边的一下雅间里面,穿来了猜拳行令的声音,打破了这静谧的气氛。

“要是有一家专门招待女子的酒楼就好了!”刘太太这样说。

崔木槿听到了却是眼前一亮,对呀!自己可以建一个专门让女人用餐的酒楼啊!

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啊!

崔木槿看着姜时宜,姜时宜此时此刻的心思却不在这个上面,九酝香和葡萄酒卖的很好,自己是不是应该开一家酒坊专门卖酒呢?

姜时宜立刻决定可以开一家酒坊,让姜克俭当掌柜的。

找陈经纪,找铺子,装修,定做酒柜,姜时宜忙了一些天以后,酒坊也顺利的开张了。

…………

崔木槿带着姜时宜慢慢的走在一个园子里面,这是张大太太的产业,也是崔木槿的嫁妆之一。

园子坐落在东城区,俗话说,京城东贵西富南贫北贱,这东城区就是达官贵人住的地方了。

园子里面积很大,有山有水,雕梁画栋,佳木葱茏,奇花烂漫,华彩缤纷,细乐声喧,一派太平又富贵的景象。

“你觉得这里怎么样?”崔木槿边走边说,“我想在这个园子里面建一个供女子用餐的酒楼,就在这个河边建一排水榭,一边吃饭,一边赏景。还是老规矩,我来投资你来管理,给你两成的利润?”

崔木槿快临盆了,每天还是忙忙碌碌的,东奔西走。“我现在要为两个孩子考虑,给他们挣一笔银子!让两个孩子以后有更好的生活!”

“可是赵大人他对你很好啊!”

“他想让我回府,我是不可能再回去的!至于这两个孩子,以后就要我自己管,他想管就管,不想管就算了!我现在也无所谓!我已经想清楚了!只有了更多的银子,我才能变得更强大,其他的都是浮云!”

第92章 不介意喝你一杯妾室茶

崔木槿又接着说,“时宜,你有想法,有能力,我愿意为你提供地方,我们一起努力!”

姜时宜一时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挽着崔木槿的胳膊,“谢谢你!崔姐姐!只要你相信我的能力,我一定会做的更好的!”

“咱们不是好姐妹们,说这些做什么!”崔木槿忘不了自己被关在马棚里三天三夜,没有吃没有喝,那样绝望的时刻,是姜时宜一步一步背着她离开了那个地方,给了她信心。

她们会是永远的好姐妹!

姜时宜请了一个园林设计师,经过一番的修修补补,煦园,专属于女人的私房菜馆,轰轰烈烈的安排上了!

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煦园就装修好了,至于谁来管这里,姜时宜已经想好了,她把林绾娘和赵荷花调了过来。

煦园只招待女客,私房菜都是定做,提前订桌,没有千味楼那样复杂。

这段时间以来,林绾娘变了很多,做事踏实认真,热心的帮着店里的每一个女孩子。煦园这里清净,林绾娘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姜时宜拉着林绾娘的手,走在园子里,说着心里的计划,林绾娘啧啧赞叹,她太佩服姜时宜了。

“你不是也想当掌柜的吗?以后这里就归你管!”姜时宜话锋一转。

“真的吗?”林绾娘喜出望外!

“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的管理啊!有什么事情可以来问我。”

“好好好……我一定努力!”林绾娘激动的脸色通红!

除了林绾娘,姜时宜还把那个赵荷花调了过来,协助林绾娘。同时从千味楼带来了十个比较有经验的女孩子。

煦园里面招待的是一些富商,达官贵人的妻女,服务要求更高,做出的菜就要更加的精细,盛菜的器皿也要更巧。

一场菊花宴,桂花宴,蟹宴以后,煦园的名声打响了。

这里专门招呼女子,私密性更强,菜品的味道好,有的人家举办宴会也到这里来,吃完了,还有地方可以听戏,游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去处。

那些不想在家里设宴款待好友的,或者顾及婆母和长辈的年轻贵妇,也把宴会设在了这里,一来二去的,姜时宜也认识了一些侯门,伯府年轻的少奶奶们。

上一篇: 循循 下一篇: 烧尽鬓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