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生子的诰命之路(254)
陆湛迅速拉他一把,一只箭贴着宋子墨的耳朵边飞过去!
宋子墨瘫倒在地上,努力了几次都没有爬起来。
陆湛忍住悲痛,轻轻将这名士兵扶到一边,自己蹲伏在垛口前,飞快地搭弓射箭,一支接一支地向着城下的鞑子射去。
“你赶紧起来!射箭啊!”陆湛吼了宋子墨一声。
宋子墨拿着弓箭,觉得自己的手抖的握不住弓箭,好几次都射偏了。
城墙下,萧绍和陈威正在指挥士兵和军户们将大量的撑杆,滚石,檑木,石灰顺着环城马道运上城墙。
城头上已经架好了十几口大锅,几十个士兵正在不断地往里面添火加柴。
火烧的旺旺的,锅里的油和热水此时已经烧开,正在咕咕地冒着泡。
空气中充满了油的焦糊味!
弓箭手后面,还有上百个士兵手持撑杆,一旦鞑子的云梯搭上城墙,他们就会用撑杆将云梯推开。
如果云梯无法推开,其他的士兵便会将滚石,檑木,石灰,热水,热油向爬上云梯的鞑子砸下去。
天空星光点点,地面上惨叫连连。
城墙上已经燃起了许多火把,透过火光,可以看到黑压压的鞑子像潮水一样正拿着云梯向城墙前进。
他们身后,弓箭手不停地将利箭射向城墙,为他们开道。
这边城墙上的弓箭手们也不断地予以回击,阻止鞑子的进攻。
一幕人间惨剧正在上演,天地无言。
“大人,鞑子人数太多,是不是可以开炮了。”陈威登上城头查看了一下敌情,立即过来向萧绍禀报。
城头有两座炮台,虽然安在那里有几个年头,但是除了最开始试验式地放了一、两炮,以后再也没有启用过,搁在那里成了摆设。
一是因为这几年没有遇到过大举进犯的敌人,二是这火炮射程有限,又不易调整方向,发射速度慢,装药操作复杂费力,往往还没有准备好,敌人就跑出了射程范围,所以派不上用场。
前几天,萧绍命令匠户把这两门大炮收拾一番,现在可以派上用场。
此时,黑压压的鞑子扑来,这火炮却也正好可以发挥它的威力。
“开炮!”萧绍穿着一身铠甲,亲自指挥,火红的帽缨在风中抖动。
“轰……轰……”的两声巨响,好像春雷响彻天际。
城墙外冒出一股浓浓的烟雾,鞑子惨叫连连,整齐的步伐开始变得混乱。
姜时宜躺在炕上,刚刚合上眼勉强入睡,突然被炮声惊醒,大地都在颤抖……
她猛然坐起,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背上涌入心头,又直冲头部奔去。
张氏,谢昭玉,陆湘也坐了起来,盼盼被吓得哭了起来,谢昭玉把她抱在怀里轻声哄。
姜时宜披上棉袄,摸摸索索地点着油灯,快步走出房门,巷子里面好多人,都焦急的往城墙那边看着,那上面都是她们的亲人呀,每个人眼里都闪着泪花,心里祈求着这一场灾难赶紧过去!
黄月华也战战兢兢地走出房门,看到姜时宜等人已站在院子里,刚准备开口询问,又听得“轰……轰……”的两声巨响。
地面都在剧烈地震动,屋顶上的瓦片、房屋上的门框和窗棱也在不停地抖动。
黄月华看着城墙方向,泪花闪烁,腿都在抖,崔致远守着边墩,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听说那些人都被鞑子掳走了,肯定凶多吉少。
“你要是一个人不敢睡觉就过来吧!”姜时宜拉着黄月华的手,黄月华就走了过来和她们坐在炕上!
张氏心里担心儿子,靠在一边默默的流泪,姜时宜握住张氏的手,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眼神!
姜时宜和张氏他们心神不宁地坐在房里,在炮火声、厮杀声中度过了战战兢兢的一夜。
凌晨时分,经过了一夜的死战,在城墙的保护下,在将士们顽强的抵抗下,在火炮的威力下,城墙外的鞑子终于撤兵,威武堡暂时抵挡住了鞑子的第一轮攻击。
听得城墙外渐渐平静,她们悬了一夜的心稍稍落定。
盼盼终于睡着了,房间里安静了下来!
张氏上了年纪,心惊胆战地熬了一夜,此时有些精神不好,靠着孙女躺下,不由得睡着了。
姜时宜确是怎么都睡不着,他看到了陆湛的棉衣,天气这么冷,不知道他怎么度过寒冷的夜晚。
姜时宜想了想,起来煮了粥,又烙了几张饼,陆湘看到了也过来帮忙烧火。
饼子烙好了,姜时宜拿着帕子包在怀里面走了出来!
第223章 现在唯一能够为他做的
外面很冷,姜时宜走在巷子里面,寒风如刀子般刮得脸生痛,来到南北大街上,只见一辆辆马车正往城门处拉着守城用的武器、擂石,滚木,石灰等物。
赶车的士兵们面色焦急,使劲地挥着马鞭,向城门疾驰。
路人见状立刻躲开。
看来昨晚一战,各种武器消耗得极快,却不知当所有的武器耗尽,又该如何抵挡鞑子?
一些老军户为在一起指指点点!
姜时宜走到城墙边,成群结队的军户和士兵们忙着运送物资和伤员,再就是一些疲惫的士兵靠着城墙打着盹。
这些士兵刚刚结束了一晚上激烈的战斗,此时已然筋疲力尽,无力地歪靠在城墙上,他们的脸上灰扑扑的,身上也是血迹斑斑。
姜时宜紧张地在他们身上打量,期望能在他们中间看到陆湛,可是转了一圈都没有看到他。
左顾右盼间,姜时宜看到一小队军户们正推着装有石灰的平板车往城墙上走,便赶紧走过去帮着一起推车,跟着他们登上了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