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生子的诰命之路(39)
“你刚辞去大都督之位,卫国公就让内阁大学士联合上奏,新的都督人选都出来了,就是你的那位好亲家荣国公,哼……荣国公,老谋深算,奸诈狡猾……”
卫氏一门独大,陆廷远就是宣和帝制衡卫国公的一枚棋子。
陆廷远心里知道,眼下这个局势,不就是宣和帝一手造成的吗?放在儿子不让走,让陆家也跟着在火上烤,皇帝还怪到自己头上了。
以后太子继位了能有陆家的好?现在天下太平,只有功成身退,才能明哲保身。
“陛下,边关苦寒,微臣这几年身体不好,现在边关太平,臣想休养生息……”
宣和帝摆摆手,“你居然上折子要昀儿就藩?”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违背。”陆廷远跪了下来。
宣和帝默不作声,许久,长叹一声,“朕不满太子已久……”
“陛下,太子乃是国本,不可动摇。”
宣和帝看了看陆廷远,“太子脾气暴躁,行事鲁莽,贪财好色,不堪为一国之君。”
“陛下,太子年龄还小,心性未定,假以时日……”
“他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还心性未定?”
“陛下,太子不可废,朝廷必然动荡……太子羽翼以丰……臣恳请陛下让五皇子就藩。”陆廷远的头重重磕在地上。
宣和帝长叹一声,“罢了,过几个月暖和了,就让昀儿就藩湖广,朕给他一块好的封地,也算是全了父子情意,你起来吧!”
宣和帝看看陆廷远,他们两个人年岁相当,陆廷远龙精虎壮,自己就像到了风烛残年一样,“朕这身体撑不了多久了想当年,朕和你,阿婵一起长大,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你倒是好福气……”
宣和帝想到了当年,他们三个人都是一般大的年龄,阿婵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美貌惊人,那个时候还是太子的他慕名求娶,阿婵拒绝了。
阿婵说她性子跳脱,没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阿婵还告诉她还希望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个他当然做不到,但是,陆廷远做到了,他们两个人有俩儿两女,恩爱如初。
“陛下洪福齐天……”
陆廷远话还没有说完,宣和帝鼻子哼了一声,“你也来这一套,我总是想起那时候你在宫里当伴读的日子,那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现在唯唯诺诺?”
第34章 变数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君臣有别。
“听说你家二郎在兵马司干的不错?”
陆廷远笑了笑,“我家二郎性子顽劣不堪,多谢陛下惦记。”
宣和帝看了看陆廷远,嘴里面说着顽劣,心里不知道怎么高兴了,阿婵生的孩子能差到哪里去。
“朕当初想要和你做个儿女亲家,让你家二郎尚公主,你可倒好,早早的让你家二郎娶妻。”
“我和陛下已经是儿女亲家了,再说了,我家二郎配不上公主殿下。”陆廷远恭恭敬敬的说。
宣和帝笑了起来,“谁不知道你的心思呢?”
本朝驸马和公主成婚以后,只能有一个驸马都尉的闲职,勋贵之家,男儿要建功立业的,都对尚公主避之不及。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做西城兵马司副指挥使把!”
陆廷远再次行礼,“我家二郎不成器……”
宣和帝一摆手,“就这么定了。”
几天之后,宣和帝下旨,五皇子程昀封为楚王,四月份就藩湖广。
陆廷远回到家以后,第一时间到了松鹤堂,和太夫人说了这件事情。
“陛下这几年多病,太子和五皇子不和,陛下又是一个糊涂的,要五皇子陪着自己,你辞去大都督一职,也是在避其锋芒,你做得对,我们陆家就要低调行事,大郎二郎就让他们好好的当差,安分守己最好。”
太夫人靠在墨绿色引枕上说。
张氏坐在一边默不作声,这一个新年,对于她是来说是喜忧参半,丈夫好不容易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可是过年以后,女儿和女婿又要走了,这一去千里之遥,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张氏想到这些,不由得红了眼。
“儿媳还有事,就先告辞了。”张氏站起来,恭恭敬敬的说。
太夫人看着眼里,“你回去好好的劝劝她。”
陆廷远回到房间里,张氏捏着帕子,默默的流泪。
陆廷远走过去,抚着她的肩膀,“好了好了!你不要难过了,潇儿嫁给五皇子,就会有这么一天的。”
张氏索性用帕子捂住脸抽泣,儿女都是她的心头肉,她哪一个都舍不得。
陆廷远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在这个时候,云锦走了进来,“夫人,陆嬷嬷回来了,有事禀报。”
陆嬷嬷是定北侯府的家生奴才,被张氏指给大女儿陆潇做了陪房一起嫁到王府。
陆嬷嬷来了,一定是又要事禀报。张氏赶紧让丫鬟们服侍净面,上妆,换了衣服,才叫陆嬷嬷进来。
陆嬷嬷一进来就跪在地上,“夫人,大喜啊!”
“喜从何来?”
陆嬷嬷笑的满脸都是褶子,“楚王妃诊出了喜脉,陛下龙颜大悦,让王妃生了孩子以后明年在去湖广就藩。”
张氏一听,喜出望外,明年孩子刚出生,陛下一定不忍心那么小的孩子一路奔波,肯定还会在等一年。
张氏站了起来,“我去王府看看潇儿,来人,打赏陆嬷嬷。”
陆廷远看着张氏,不由得苦笑一下,女人家就是这么单纯,张氏出门以后,陆廷远的眉头皱了起来。
…………
“不就是楚王妃怀了孩子吗?父皇就送了那么多好东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