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打工守则(157)+番外
杨捕头忙不迭地点头道:“可不是么,还是你想得稳妥。她可真能干啊。这么些日子,都当上主簿了。这么一来,你将来若是外放出去,那她可怎么办?”
杨母顿时拉了脸下来,“怎么了,跟着丈夫外放她还不愿意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道理还要我这个婆母教她?到底是没娘管的...”
杨冶听不下去,打断了母亲的话头,“她说了,到时候我去哪里做官她都跟着去,刑部事情就不做了。”
杨母这才吐了口气,“算她懂规矩。”
倒是杨捕头很是犹豫道:“七品的主簿,还是可惜了。你试试,能留在京城当然最好了。互相都有个照应,她刑部的官职对你也有个帮衬。”
杨媛从楼上下来,拿起礼单看了看,努努嘴道:“看来家里还是有钱。给我一点,我也要买些文房。”
还没等杨冶开口,杨母一巴掌打过去,“买什么买?你倒是做个官儿看看。人家现在是七品的主簿,比你那个爹官都大。你一个丫头片子买什么笔墨。我就说你上个流亭园,把灶上的手艺,缝纫的手艺好好学学,你倒好,学什么诗词作画。那有什么用?你能考进士?能做官?”
杨冶拦住了杨母又一次抬起的手,“行了,母亲。别说了。”又对杨媛说道:“我不是让你学些缝纫和灶上手艺,你怎么没学?”
杨媛含着眼泪,一跺脚跑回楼上,趴在床上呜呜哭起来。
杨捕快烦躁地喊道:“这都成什么样子了?”
相较于杨家的鸡飞狗跳,安家却是欢歌笑语。
安汀桂向邻居借长桌,裁新布,安彤和安岚忙着扫地擦家具,忙的不亦乐乎。
十月初九,安家厅堂。
安汀桂早早摆好了一张长案,铺上了新买的细布。
杨捕头送上了礼单,拿起笔,在红纸上写下算好的日期。安汀桂看过之后满意地点点头,郑重地将红纸收好。
杨冶看着忙忙碌碌的两个父亲,心里头觉得暖融融的,回头望向静静坐在边上的安影,两人对视一笑,初见时情形还历历在目,只是不再迷茫和恐慌,而是满怀希望。
第61章 职场
过了些时日,快入冬了。安影按例又去了王主簿那里领衣裳。
“呦,这不是安主簿么?”王主簿站起来拱了拱手,说道:“恭喜,恭喜。”
安影有些不好意思,“哪里,哪里,运气好而已。我来领一下冬季的主簿官服,您看?”
王主簿眉毛一吊,“呦,安主簿到底年轻。这七品主簿的官服哪能随便领用呢?”
“那我该怎么领呢?”
“你得拿着吏部签发的告身来拿。”王主簿挥挥手,“听说最近吏部忙得很,你快去快回。晚了就拿不了了。”
王主簿心道,我快五十了才混到七品主簿的位置,这乡下来的丫头无权无钱,怎么就入了尚书和侍郎的眼,从没品级的录事蹿到了和我一样,没天理啊,没天理。
安影早已不是刚来刑部的菜鸟了,她一下拍出了刚刚拿来的吏部签发的告身文书,说道:“哎呦,巧了,我刚刚那里回来,正好在我手上呢,您看看对不对?”
王主簿背还没靠下去,一下就弹回来,“这么快?不是得两三个月才下来?”
安影笑着道:“哎,吏部的人说今年这些事都办得快了。他们的汪侍郎定了新规矩,这些个文书都是一个月内完结。”
“来,王主簿,小意思,你拿去吃茶。”安影又塞过去几角碎银,“规矩我哪能不懂。”
王主簿倒有些不好意思了,都是同级的同僚,安影姿态放低,他也不能在端着。
他大方地收下银子说道:“我老早给你挑好了。来吧。”
安影才办好手续,屁股都还没坐热呢,门口就有人来报,一个叫梁素的学生过来找她。
安影愣了愣,便出了刑部大门。她瞧着眼前穿着浅蓝色缎袍,戴着滑稽白巾纱帽子的年轻人,疑惑地问道:“你找我有何事?”
梁素整了整纱帽,神神秘秘地低声说道:“有个案子,想和你探讨一下?”
安影正要打算看苏黄哲给她的案卷,摆摆手道:“刑部的案子都是各地大案要案,我们甲组只处理京城范围内的大案。你若有案情需要帮助,先找京城府衙。直接找我没用,我接不了案子。”
梁素贼笑了一下,提起手里的锦盒,安影定睛一看,这不是自己茶铺的盒子么,她迷惑地看看梁素,“什么意思?”
“我买了你家铺子里最贵的茶饼。”
梁素招了招手,后头跟来一个小厮,“送回槐花弄。给我娘吃上,若吃得好,再去安家茶铺买。”
安影挑了挑眉毛,这小子怎么那么鸡贼呢,咳,还挺合心意的。
梁素这才笑着说道:“安司直若有空,我请你喝茶?”
安影拍拍身上的官服,“我升职啦,现在是主簿。”
“呦,你这官升的可真够快的。”梁素诧异道:“你不会是走了什么门路吧?”
又道:“行了,您这能力升职那是应该的,走走,我这一肚子的话得和你好好说道。”
安影瞅着下值的时间也到了,就领着梁素去了自家茶铺的雅间。
梁素一进屋子就开始说,完全不给安影坐下的时间。
“《风华录》你知道吧?”
安影摇头,梁素瞪大了眼睛,「嘿」的叫了一声,“你怎么连着《风华录》都不知道。你平日不看话本子么?你们安家茶铺里说书人还日日讲这个,你居然都不知道?”
安影一脸茫然,倒是一旁拿着茶汤和点心进来的伙计听闻便和安影说道:“大小姐,我在茶铺子里听人讲过,可好听了,是个女将军怒打负心汉,杀敌报国的故事。”又给梁素上点心边笑着说到:“我家小姐不看话本子,只看账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