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打工守则(287)+番外
回到自己房间的杨冶,关上了门,从袖口里抽出了一张皱巴巴的纸。
他轻轻洒了一些水,把纸片抚平。
“嗯?”杨冶看清楚了纸上的内容后不由奇怪道,“这是什么案子?应该不是最近的吧?”
京城府衙。
戴府尹亲自出来见了安影,“哎呀,小安主簿,可是好久没见你了。这案子辛苦你了。”
安影笑着行礼道:“哪里,都是为圣上分忧,谈不上辛苦。倒是戴府尹看着清减了不少,看来陈东大人手下未留情呢。不过这事儿听说快结了,您也可以松快松快,歇上几日,养养身子。”
戴昶心里一顿,心道,只听说这个安主簿和苏大人关系密切,可怎么连陈大人手上的活计都这么清楚。茶饼案要不要收尾,如今对外头可还没松口呢。
戴昶心里一闪而过几个念头,面上却连连赔笑道:“哪里,我这不是年纪大了,不经用了么。哎,安主簿坐下谈。”
安影坐下道:“我调查到现在,绕来绕去都是几个捕快捞钱的伎俩,死人税票和商铺油水。到底这事儿做了多少年了?捕快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戴府尹心里应该有数吧?”
戴昶连连点头道:“哎,老问题了,哪能不清楚呢。”
“这事儿我接手京城府衙的时候就有了。说实话,捕快活累,但是钱是府衙最少的,一般的文官都比捕快多。若管得严苛,一点儿油水都没有,这可不现实。”
戴府尹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另外,捕快手里有权利,而且是不小的权利,让这些有权之人不贪半点利,你觉得可能吗?”
安影点点头,“这我能理解。不过,我现在要调查凶杀案,目前最明显的作案动机大约就在这些捕快不见光的勾当里。”
“还请戴府尹敞开了讲。我不是核查府籍账册,这你该明白。”
戴昶说来说去都没涉及核心,无非是捕快知法犯法,中饱私囊的行径,他身为京城府尹难辞其咎。
戴昶稍稍犹豫了一瞬就想了明白,捕快的事情不是他上任以后才有的,那是积年沉疴!但三个捕快的死是他任上的大事,一定要破。
他整了整官服,道:“这事儿我让刘司录来和你说。他在府衙做了二十来年的司录,都是和捕快打交道。这些事情他门儿清。”
安影一挑眉毛,呦,瞌睡送来了枕头,本来就打算找这位刘司录来谈谈,一两个捕快都说和这个刘司录闹了矛盾。
刘司录是个四十左右的男子,谦卑地行礼道:“安主簿。”
“刘司录。我来调查三名捕快被杀的案子。如今线索都围绕在三者的关系上。能把三个捕快深夜聚集一起,大概就是钱财,有些事情还请刘司录帮我们解惑。”
刘司录得了戴府尹的指令,很快便讲了起来。
“京城府衙的捕快除了官府发放的月钱和粮食外,暗地里有三处收益。”
“最常见的是抽商铺的油水。捕快都有固定的巡街线路,沿街的商铺每月都会給几十文到几贯不等的孝敬钱。”
“几贯?”安影和小易都吃了一惊,“这可不是小数目。”
刘司录笑了笑,用手比了个数字,“春风阁每月给捕快的孝敬是三贯。”
不等安影说话,他说道:“这笔钱通常是条路线的捕快一起分,大概每人可以拿几十个铜钱。不过像金水河一带都是酒楼妓馆,愿意出钱的商铺多,给的钱也多。其他路线的捕快未必就有这么多油水可拿。”
“那加上其他的,也不少了。”安影还是有些意外金额的庞大,“毕竟这是细水长流,每年每月都能拿。”
安影突然想起了杨冶的父亲,“以前杨捕头似乎没那么多钱?”
刘司录早就知道安影同杨冶的纠葛,垂下眼帘说道:“杨捕头知道这些猫腻,他极少拿。以前金水河一带都默认了归捕头管理。”
第180章 捕快(八)
安影想起以前杨媛的抱怨,看来也不是没有缘由。父亲的手下都过得滋润,倒是他们一家吃点肉都要等到逢年过节,难免心态失衡。
“第二处收益是贷银作保。这事儿我想安主簿多问问沈家夫人大约就清楚了。外地客商偶遇银钱短缺,向钱庄借贷,人生地不熟的,没人作保。捕快作保以后拿些抽成。”
刘司录继续说道:“第三处收益便是死人税票。”
安影问道,“这事儿经过我们清楚了。我想知道,这事儿也是存在许久了?会有什么矛盾吗?比如死者的亲人发现了此事,以此报复?”
刘司录摇摇头,“这种风险捕快们都有考虑。”
“京城各种死亡人员都报到府衙,捕快查看后由少尹大人定夺。若是凶杀,还要刑部审核,身上的物品都是证物,半点不敢贪污。这想必安大人也知道,您还得每年审核。”
安影点点头,“那就是意外或者病死的人?这数量应该不大吧?”
“不多,不光如此,还得查清此人是否还有亲人在世,否则一张状纸,捕快们也害怕。”
“这么说这种情况,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听你语气,似乎应该有清单?”安影笑着道。
刘司录瞧了戴府尹一眼,见他微微点头,就从袖筒里拿出一卷纸,“听说安主簿已经去过三个捕快的家里了,大概也听说他们同我闹了不小的矛盾。”
“确实是,怎么刘司录打算说一说?”安影接过纸打开一看,好嘛,死者的姓名,籍贯,亲人情况,随身货物情况都有记载。
“说起来始作俑者便是安主簿的老熟人,也是我们的老熟人,杨郎中。”刘司录笑了笑说道:“杨郎中对我们京城捕快这些事情向来熟悉,不知道为什么,就拿此事做筏子,要清查客商税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