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打工守则(323)+番外
“若是串通,他后面把中毒之物改成牛乳点心的意义在哪里?”
“对,我就是没想通这一点。改成中毒食物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安影烦躁地抓抓脑袋,“看不懂。这么麻烦地折腾,就是把醋改成了牛乳点心。”
苏黄哲正要开口,陈东推门进来道:“我可是查到点好东西。”
苏黄哲一笑,“是不是和郭太后有些关系?”
陈东一愣,“你怎么知道?”他看了看书桌上的纸片,“你们也查到郭太后身上了?”
苏黄哲摇头道:“没查出什么。猜的。毕竟最后的受益就是她,若是她干干净净,总觉得不太真实。”
陈东解开斗篷往边上一扔,安影瞄了一眼,上好的缎子,就这么扔在椅子上。
“你们一告诉我松江郭氏的事情,我就派人去了。到底是大理寺卿,改名换姓,连着祖籍口音都变了,可惜棋差一着。”
安影对此事非常感兴趣,“陈大人,你展开说说。”
陈东不想多说,“这就是探子的本事,你用不上。”
“我就是好奇,你就说说呗。我学习学习。”安影给他端了热茶,又拿了个靠垫。
苏黄哲笑了笑,“行吧,你就仔细说说,我也学习学习。”
案子算是有了重大突破,陈东难得心情好,他也便顺了安影的意思,说道:“松江有居民十万余人还不算临时进城做买卖或者投靠亲友的,要找个人简直大海捞针。”
“按着往常的习惯,我们会让松江府衙调出最近入城路引登记。”
“可林烨应该不会用自己的真名办路引。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大理寺卿,自己留个路引或者身份文书太简单了。所以我们不能找林烨,而是要找那位女子。”
“我让探子们去查松江城内居住了三十年以上的郭姓人家。一共有一百多户。”
“再查家中有四十四岁以上妇人的。当年能和林烨定情,至少也得十四了吧。”
“这么一筛下来,只剩下二十多户。”陈东继续说道:“二十多户中再查最近三个月内有外地投靠的老者。”
陈东一昂头,“呵,这不就找出来了么。”
“原来是这样,陈大人好厉害。”安影适时地浅浅拍了一下马屁,又道:“那和郭太后什么关系?”
陈东这下直起了身子,“那宅子的主人是已故侍讲学士郭鲁直。”
“郭太后的父亲!”安影脱口而出。
陈东说道:“和林烨定情的女子是郭太后的庶妹,郭云清。”
“郭家一直派人守着这位没出嫁姑奶奶。”
苏黄哲靠在椅子中,“你怎么捉的林烨和郭氏?”
陈东道,“松江府尹还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本我想着怎么骗他,不然他可不愿意蹚这个浑水。”
“可林烨给自己改名换姓换祖籍口音。既然如此,我就顺水推舟,京城凶案嫌疑人就他了。”
“人还在路上,放心,用的京城前几年凶杀案的名头。不会有人注意到。郭家宅子也被我的人守着,送不出消息。”
安影道:“这倒是可以解释林烨这么多年没敢正大光明地和郭氏成亲了。他是谢家门生,当初查案的时候倒戈,还能换一句公正不阿。”
陈东讥笑道:“听说当年对林烨的夸赞可不少,我那没脑子的爹还用「当仁,不让于师」夸赞林烨。”
“若是世人知道林烨娶了郭太后的庶妹。大抵就要怀疑上郭太后了。他们二人倒也是做了三十年没名分的野鸳鸯。”
苏黄哲道:“这么一来,还剩下一个问题,就是郭太后和徐寿到底什么关系。”
“我明日就去查。”陈东很快站起来,披上斗篷道。
苏黄哲摇头,“你已经连日奔波,还是歇上一日。徐寿的事情我让梁素去查。”
“他爷爷曾是太医院使,现在的太医令是梁家徒弟,有些事情他出面更方便。”
“黄尚书大约知道我们的事情了。”苏黄哲继续道,“闽州的线报传来不少消息。”
陈东不动声色,“怎么?你表哥给你来信了?”
苏黄哲笑笑,“姨母是姨母,表哥是表哥。平静了这么多年,大家都有些蠢蠢欲动。”
他看到边上支着耳朵听的安影,不由笑了起来,“你这是副什么表情?”
“没,我就是有些好奇。你同闵王还有来往?圣上知道吗?”
“你问得这是什么话?”苏黄哲揉了揉她的脑袋,“朝中大臣与亲王私下交往可是重罪。”
好家伙,你还是个遵纪守法的好臣子。瞧瞧你做的事,哪一件不是掀起皇家的天灵盖,算了,当我没问,当我没说。
安影腹诽两句,继续低头看案卷。
第213章 真相(十四)
第二天是个好日子,气温虽然低了不少,但是艳阳高照。
梁素兴冲冲地跑来找安影道,“快点,小安,我们出去查案。”
“我还在吃早饭呢,你先等等。”安影端着一大碗羊肉汤唏哩呼噜地喝着。苏家仆妇的手艺确实精湛。
“你不是要去相看姑娘么?怎么才过了一晚上又来查案了。”
梁素敲着桌子,“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安影道:“你才做了多久,能查到这些已经不容易。多少人在杨媛自杀定论上就止步了。你调查了回春堂的事情,确认了杨媛和离的真实目的。”
“又确认了赵十二在糖霜中下毒的事实,避免了更多的人死于非命。”
“又不是大圣人,做事没有一点差池。不要听旁人的叽叽歪歪,个个以为是开了天眼,站在高处对你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