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打工守则(344)+番外
陈东听后说道:“案子到这里其实已经查清楚了。”
“林烨明日就会押解到京。重新审问后,基本就可以结案了。毕竟这案子不可能公开,只是让陛下知道个真相而已。”
苏黄哲摇头道:“林烨会说什么谁也不知道。他身为谢家门生转身成了昭德帝捅向谢家的刀子,却还能全身而退。他说的,未必是我们想听的。”
安影道:“其实这里面还有个关键问题我们没有解开。”
“林烨将中毒的食物从醋变成牛乳点心的意义在何处?”
苏黄哲看向梁素道:“林烨此举造成的影响便是借机毒杀了三个宫人。”
“你查了三个宫人的情况,有什么发现吗?”
梁素梁素挠头道:“我查了许久,两位尚宫的档案详细,并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庞蕊,父亲是蓟州农民,蓟州选秀女的时候送进宫里。彭晓,严州府人,家里开米铺。二人进宫后,从没和家里联系过。”
“至于二皇子的侍从马二飞,身后无家,宫内也无势力。根本不值得林烨和徐寿处心积虑安排这出戏将其杀害。”
苏黄哲思考了一会,“此事稍后再议。”
又向梁难问道:“按梁先生所言,如今你要解满寅之毒应该没有问题吧?”
梁难搓了搓自己系着围裙,“没问题。蔡师叔的笔记里都记得详细,我试了几次就知道了。”
他点点头,“今日到这里。满寅的事情务必保密。”
“我们回去找一找黄尚书和闽地的书信,我有个想法要验证一下。”
黄尚书书房。
陈东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说道:“每一件家具我都让人拆开来看了。没有任何发现。”四面的墙都让人敲过,没有空心夹层。”
“不会是杨冶死前玩我们一道吧?”
梁素道:“这应该不会。”
安影看着走进走出的人,“陈大人,黄大人身边的周闻呢?”
“他?”陈东想了想道:“他已经回黄大人府上了。他原本就是黄大人捡来的孤儿,贴身伺候,不拿刑部的俸禄。黄大人一死,他便回黄家了。”
说着说着,陈东突然反应过来,“你是说他是给黄大人送消息的人?”
“黄尚书这么谨慎,他后期已经知道你和苏大人都是圣上的人。”
“按道理他应该不会把东西留在刑部的书房。”
安影说道:“但杨冶的样子也不像骗我们。另外最近半年黄大人都是在刑部做事,早来晚走。若是信件放在家中也不方便,毕竟他找杨冶议事都是在刑部。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给他送信。他看完后销毁,或者带走。”
“他的随身侍卫里只有周闻是从小跟着他,且不是刑部的人。”
陈东回头立刻吩咐道:“把周闻给我带来。”
周闻背着包袱人群穿梭里。办完这件事情,他就要回闽地了。黄大人还有那么多事情没有完成,后面只有靠我来帮他完成了。
哒哒哒,马蹄声传来。
周闻回头眯眼看去,刑部的捕快?领头的还是易将军。
他心知不妙,正要低头走开,可晚了一步。
陈东心里最近憋屈得很,先是被杨冶栽赃成了杀害黄尚书的凶手。
案子审清楚了之后,还想好好教训一下杨冶这个小人,结果他干脆地服毒自尽。
好不容易抓到了周闻,结果人在半路就服毒自尽。
真的气死人了,哪来那么多毒药!
安影还在查验周闻携带的物品。
小易在一边说道:“我是在仁皇街口抓着他。他看着我,马上就吃下了药丸。”
“没说一句话。”
梁素感慨道:“真干脆啊。他身上我都检查了,没有任何夹带。”
“包袱里有发现什么东西吗?”
安影指着桌上的东西道:“衣裳、碎银、铜钱、路引、一瓶药,没什么特别的。”
“这是什么?”苏黄哲拿起一根闪着银光的小针。
第232章 终章(三)
安影道:“挖耳勺?”
陈东拿起来看了看,“这东西做工不一般。”
他想到了什么,看向苏黄哲道:“这是不是用来开锁的?我记得以前皇城司就用过这样的开锁器。”
“我去问问冯能。”
冯能眯着眼睛看了会道:“做这个东西可不容易。”
“它是用来开锁的吗?”
冯能点头,“需要这种银针开的锁应该是精密的锁头。我们宫里也不常见。”
安影看着地图,“仁皇街这个位置挺奇怪的。他带着的东西应该是打算跑回闽地。”
“可仁皇街在北边。他应该从南门出,去北边干什么?”
苏黄哲一点一点指着地图上的位置,“百泉斋。”
“为什么?”陈东问道。
“城北最大的钱庄。除了这地,我想不到其他地方还需要这么精密的锁头。”
“走,去问一问。”
百泉斋的掌柜钱大兴迎着苏黄哲、陈东等人到钱庄后面的雅座。
“两位大人光临小店,不知道小的能帮些什么忙呢?”
安影开口道:“我们黄大人可是在你们铺子里存了东西?”
钱大兴一脸的褶子,原本笑着展开,一听这话褶子堆成一块,“几位大人,这不是为难我么。黄家人都在,你们这有点不合适吧?我们做钱庄生意,这要是黄家人闹起来,我们以后还怎么做买卖?要不您把黄家人也叫来,一起开柜子?”
安影立刻道:“黄家的人现在都没来拿,想必黄尚书根本没有告诉他们。这会儿不是个人私产的问题,而是朝廷大事。您做个见证,我们打开黄大人的柜子,若是金银财宝,我们当做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