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渡佛(107)
苏宝珠拍着手,格格直笑,“三殿下,对不住喽,你请回吧。”
“你们做空账骗我是不是?”李素诘不信,夺过地契一看,冷汗热汗顺着脸颊交替流下,“十万贯……”
苏宝珠幽幽道:“实打实的交易,我苏家从不弄虚作假。”
十万贯!他干这趟得罪人的苦差事,拼死拼活才捞了三万贯,这小丫头片子动动小手指,居然轻轻松松就能拿出十万贯!
李素诘看看她,又看看李蕴玉,牙齿那个酸哦,怎么他就遇不上大财主的闺女呢?
第54章
到底不甘心,李素诘临走前放狠话,“朝堂上,最忌讳立场不明反复摇摆的,当初坚持清查寺院的是你,现在拦着不让查的也是你。你想两边买好,小心两边都得罪!”
他带着官兵们撤走了,初冬的风挟着刺骨的寒意刮过塔林,塔铃丁丁当当乱响,塔下的僧人一片沉默,看向李蕴玉的目光十分复杂,疑惑、探究、猜忌,更多的还是警惕和提防。
没有一人出声道谢。
苏宝珠轻轻叹了口气,把地契递给般若寺的主持,“大师父,刚才是权宜之计,我不要你们的寺庙。你们这样和官府硬碰硬也不是办法,暂且脱了僧衣做个普通的农民,等这种风过去,你们再侍奉佛祖吧。”
主持没有接地契,合掌念了声佛号,“既是法真禅师给施主的,施主要还,也是还给法真禅师。”
苏宝珠便有些为难。
“我去找师父,你先回家,别等我了。”李蕴玉从她手中轻轻抽出地契,径直向后山走去。
有僧人犹犹豫豫地想阻拦,但见主持没有说话,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去。
这一去,直到晚上才回来。
苏宝珠刚沐浴完,长长的头发还没来得及擦干,湿漉漉的就出来见他了,好在屋里早早燃起了霜炭,融融若春,倒也不觉得凉。
“法真禅师收下了?”她拿着棉巾子胡乱在头上抹着。
李蕴玉疲惫地摇摇头,把地契放在桌上,“师父没见我。”
苏宝珠吃惊地看着他,“你一直等到现在?”
李蕴玉接过她手中的棉巾子,一点一点细细替她擦着头发,“我猜佛骨舍利在师父那里,本来想帮忙的,结果师父连门都不让我进,还不如进宝的面子大。”
苏宝珠道:“他肯定是不想你牵扯到这场乱子里,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师父,你的立场太难。”
“看着那些无处可去的僧尼,我头一次觉得,入世比出世艰难千百倍,世间太多的烦恼,太多的纷扰了。”李蕴玉重重叹息一声,无限的惆怅。
“要不怎么说,三千烦恼丝呢。”苏宝珠转身轻轻搂住他的腰,“我爹爹说过,人生就是一个麻烦连着一个麻烦,没的办法,逃是逃不掉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断地解决这些麻烦。”
李蕴玉忍不住翘了翘嘴角,“苏老爷是个妙人。”
“能做到姚州首富,岂是泛泛之辈?”苏宝珠颇为自得,笑吟吟道,“你也别太犯愁,我刚想了个法子,苏家生意多,认识的商人也多,如果那些僧尼愿意,我可以托我爹爹帮他们介绍去处。做工也好,耕田也好,总比干等着挨饿强。”
李蕴玉认真想了想,也觉可行,“父皇就是认为僧尼人数众多,占有大量田地,却不事生产不缴纳税赋,才决心打击佛教。假如寺院都如般若寺一般,从世俗供养变成寺院僧众自己做活供养,或许能让父皇有所改观。”
“试试看,没准能成。”苏宝珠问他,“吃过饭没有,啊,你看我都糊涂了,般若寺怎会给你预备斋饭?”说着就唤吉祥。
李蕴玉笑道:“不吃了,好些寺院把佛像、经书偷偷运到福应寺保管,我得去福应寺看看。”
有他在,官兵多少会收敛几分。
可旨意是皇上下的,他能对抗到什么程度?连大皇子就被流放钦州了。
当晚,苏宝珠给父亲写了封信,把各种烦恼碎碎念一通,方觉得没那么堵心了。
她本意是想和父亲诉诉苦,撒撒娇,没成想七日后父亲来信,信上的内容把她惊得差点从软塌上跌下来。来来回回仔仔细细看过三遍,苏宝珠才确定不是自己眼花。
她呆呆看着手上的信,半天没吱声。
“姑娘,”吉祥捧着一盆百合进来,“看这花开得多好啊,姑娘看看放哪儿合适。”
苏宝珠怔怔道:“李蕴玉……”
吉祥笑道:“姑娘一有好东西,就想着殿下,我这就送到隔壁去,只是有些日子没见殿下了,等他回来,只怕花儿都要谢了。”
“找李蕴玉过来!”苏宝珠大叫,“快快,急事!”
吉祥吓了一跳,连花都忘了放,端着花盆就出去着人寻七殿下。
两个时辰后,李蕴玉风尘仆仆的来了。
苏宝珠扬着信飞到他怀里,“我爹的信,了不得的大事,你快看看!”
李蕴玉却先仔细打量她几眼,确定不是蛊毒发作,才接过信。
苏老爷的信是写给他们两个人的,开头是劝慰的话,这场灭佛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历代皇帝都需要宗教的组织及其影响力,好获取民众的支持和时局稳定。
但皇帝不会允许某派宗教一支独大,如今佛教俨然有成为国教的趋势,与世家大族的联系也过于紧密,皇帝当然要打压,毕竟在我朝,是绝对不允许宗教治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