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和离倒计时(135)
沈文戈又说了一遍,“大兄和二姊还活着,母亲,他们没死,没死!”
说着,她眼中盛满了泪,“女儿欲去找他们,将他们接回家。”
她抱住陆慕凝,“母亲,他们没死。”
陆慕凝拍着她的背,悄然擦去眼角流出的泪滴来,“好、好、好!”
沈文戈闭上眸子,真得太好了。
他们没死,没死!
她几乎一整晚都没合眼,天刚刚亮起,就洗漱一番,再次去了宣王府。
被蔡奴叫醒的王玄瑰眼下一片青黑,他看着趴在墙头的沈文戈,气笑了,“你现在倒是不躲着本王了。”
“王爷。”
看她可怜巴巴的那副样子,王玄瑰揉着眉心,“行,去,本王准,你说得对,你确实是位出色的译者,本王会将你的名字加在使团名单中供陛下挑选,但能否选上,本王不做保证。”
沈文戈笑了,没了任何压在心底的愁苦,她的笑如升起的朝阳灿烂明媚,驱散一切阴霾,“多谢王爷!”
王玄瑰摆手让她下去,随即自己转身往回走,他想了半夜沈文戈到底适不适合跟着使团出使,现在头还疼着,要回去再睡会儿。
走了两步,他又恶狠狠回头瞪了那什么都没有的墙头一眼,“罢了,进宫。”
使团出使是大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尤其是出使之人,既要有对敌的武力,又要会说对方语言,最好还有过出使经验。
圣上也十分头疼此事,王玄瑰好歹还睡了半宿,他则是一晚上都在分析利弊,于情于理他都不能抛下被燕息困住的两位将军不管,必须救他们出来!
但瑶将军到底能不能将人成功救出来,他心里没底,万一没成功,对燕息的战事到底打不打,都要列出个章程。
王玄瑰带着一身早晨的寒气而来,到了就先和圣上用了早膳,这才将怀中的东西给圣上扔过去。
圣上打开一看,是使团出使名单,不光有鸿胪寺适合出使的人,还有金吾卫或会说些外语、或武力十分高强、或擅刀剑软鞭弓箭等人。
这名单可真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再看率领使团出使的人,他惊讶问道:“你去?”
王玄瑰冷冷嗯了一声。
圣上一拍他自己的肚子,肚子颤了颤,他乐了,这可真是太好了,他就愁怎么说服王玄瑰带领使团前去呢,想来想去也就他合适。
既负责鸿胪寺,又任过金吾卫大将军,两方人都对他信服,对兵事也精通,上过战场,参与过战事,若要营救,定事倍功半。
还曾孤身闯过婆娑、吐蕃等地,对地型也熟悉,他不去真是屈才了。
最关键的是,他信他。
“善!大善!”
王玄瑰敲敲案几,“使团出使要换的物品你来准备。”
使团出使,就算是做做样子,也得备好东西,届时可以跟别国做交换。
“这是自然。”
王玄瑰又道:“你再好好看看鸿胪寺要去的名单。”
圣上一目十行,嗯,这个人他有印象,是前年的状元,这个也认识,不错,不错,都是十分出色的人才,直到他看到最后一个人名,镇远侯府七娘沈文戈。
他还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了,招呼自己身边的大公公,“快,快帮我看看,这鸿胪寺名单上的最后一个人是不是沈文戈?”
大公公接过认真接过,又还给了圣上:“回圣上,是镇远侯府的七娘。”
圣上看向王玄瑰,指着上面的人名,“怎么回事?为何加上她?”
莫不是真色令智昏了?怪道这么积极出使使团。
王玄瑰解释道:“鸿胪寺如今能说七国语言者寥寥无几,多为比我岁数还要大的,出使只怕身体吃不消,若遇到危险,还要保护他们,而年轻的又基本只会说一、两国语言,
沈文戈虽不在鸿胪寺任职,却经常帮鸿胪寺翻译,懂多国语言,不光会说,还会写,她一个顶那些官员十个。
何况,她是镇远侯府的人,有她在,还怕瑶将军回不来吗?”
最后一句话,戳到了圣上心里最隐秘的那个点,据说燕息三皇子也是极英俊之人,又擅计谋,就怕她一颗心遭哄骗,误到那里。
他做不来杀了有功之将的事,但也容不得她留在燕息,只能将人带回国,卸了她的盔甲,让她养在家中,这辈子再也不能上战场杀敌了。
虽可惜,但他不能拿掌握着陶梁军事命脉的她做赌注。
如果她一心为陶梁,他自然会授官封爵,张扬我陶梁国力之威!
沈文戈,她的亲妹妹……
“好,孤准了,就让沈文戈同行。”
王玄瑰挑挑眉,满意的应了。
大朝会上,圣上欲要派一队使团出使的消息火速传递开来,这苦差事谁都不想沾,便有几位官员推脱说陶梁和燕息正在打仗,使团出使不急在这一时。
被知晓实情的六部官员堵了回去,怎么,战事一刻不停,日子还不过了?该出使就出使。
可谁出使?
哦,让宣王带队去,那没事了,快走吧,赶紧离开长安!
可怎么使团成员中还混入了一个小娘子?这可不行,他们口诛笔伐,最后被圣上一句,“沈家七娘懂多国语言,你会你去。”给堵歇了火。
至此,沈文戈将会是陶梁第一个,以女子身份跟随使团出使的人。
不说鸿胪寺的人如何羞愧难当,他们竟连七娘都比不过,金吾卫听闻队伍里有女的,那可是一个个乐开了花,小娘子哎。
虽有人心有不忿,觉得女的会拖累他们,但也没有表现出来,到时候,自有她苦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