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和离倒计时(137)
“我知道了,王爷……”
“嗯?”
她半垂着眸子,说道:“王爷记得每日沐浴后,搅干头发再睡,不然受凉,该头疼了。”
一向不耐烦擦头发的王玄瑰,敷衍道:“行,本王知道了,你快回吧。”
“好。”
她缓缓爬下梯子,往外走了几步回头一看,月光下,王玄瑰还抱着雪团停在墙头,似是在送她回去。
待出了菊花丛,走到拐弯处停下脚步,她又折身去看,墙头已经没了一猫一人,不是错觉,是真的在送她。
嫁给尚滕尘那几年,从来都是她披着衣裳送他等他,何时等来过他的眼神。
她呼出一口长气,低垂下头,许许多多小事也能汇聚成汪洋大海,她这一叶孤舟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一滴灼热的泪从眼中掉出,隐匿在泥土中。
天黑了又亮,云卷云舒飘过澄蓝的天空,陆慕凝轻轻为沈文戈擦拭着脸颊上的泪,“出门在外不比家中,万事都要提高着警惕。”
沈文戈重重应了,“母亲在家等我,我去将大兄和二姊他们带回来!”
“你把你自己带回来!”陆慕凝冷喝一声,握紧她的手,“万事你以自己安危为先,知道吗?不能他们没救出来,你也折进去!”
“娉娉,母亲现在只剩你了。”
还没见到你幸福,想到你后半辈子还没人能照料,母亲一颗心放不下,可倘若你也出了事,母亲也不知还能撑多久。
这话陆慕凝没有说出口,但沈文戈能懂,她如何能不懂,掉下的泪珠再次被陆慕凝擦掉。
她道:“既要去出使,便不可再做小女儿姿态,记住你是镇远侯府的七娘!”
“母亲,我知道。”
三夫人言晨昕看了一眼府门前的白铜马车,出声道:“时候不早了,娉娉,这一路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沈文戈看着关切望向自己的众人,应了,她扶身,“娉娉出使,家中就拜托大家了。”
“你且去,不用惦记家里,我们都在。”四夫人陈琪雪道,一旁五夫人和六夫人齐齐应声。
沈文戈向人群中的岭远招手,摸着他的发道:“岭远在家等姑母将你父亲带回。”
岭远眼眶红红,小心抱住她的腰,仰头道:“以姑母为重。”
她掐了一下岭远的脸蛋,“好,岭远不用担心,整个使团人员众多,姑母只是其中一个毫不起眼的人。”
“表妹。”林望舒一身青袍,着急赶来,额头出了一层细密的汗,却不折他风姿,依旧是清隽的状元郎。
他将一卷手稿交予她,解释道:“自知道你要跟着使团出使,极为你开心,你的所长终于能被众人所看见,近几日,我拜访诸多学者,整理了婆娑、吐蕃等地的情况,给你。”
沈文戈小心接过,林望舒又交给了她一沓用树叶穿在一起的书籍,他道:“这是从婆娑流传而出的书籍,兴许能通过看他们的书,获知他们的思想。”
“这太珍贵了,”想推辞,却又是她现在急需的,她重新用绢包裹住,对林望舒说,“必原璧归赵。”
林望舒笑了,如山间清泉拂过人心,他道:“表妹这样说,我是要生气的,太见外了些,就当是表兄提前送你的生辰礼可好?”
她也跟着笑,“那我就谢过表兄了。”
在他二人身后的陆慕凝,瞧着这一副俊男美女美如画的场面,却是轻轻叹口气,她曾写信给江南阿姊试探口风,阿姊只让她在长安城为望舒寻门好亲事。
这是不想亲上加亲的意思。
她理解,她的娉娉如今和离过,再嫁是二嫁女,可望舒身为状元郎,又通过了吏部的考核,正等待任命,未来前途无量。
易地而处,她若是望舒的母亲,也希望他能娶个更好的妻子。
可她的娉娉怎么就不配了?
目光落在宣王的白铜马车上,再看望舒送出的书,她摇头,观之望舒对娉娉不似全无感觉,可惜,出使短则三月,长则半年有余,两人也是有缘无分了。
沈文戈收下大家的祝福和叮嘱,最后看向众人,“好了,娉娉走了。”
不敢再回头,她上了白铜马车出神,她一定能将大兄和二姊成功接回的!
白铜马车最后停在了鸿胪寺跟前,所有即将出使的人,都将在这集合,等待王玄瑰命令,与金吾卫汇合,共同出发。
鸿胪寺共出使十人,去掉王玄瑰与沈文戈,仅剩八人,其中经常与沈文戈有这翻译来往的五人,剩余三人都是有过出使经验的老人。
他们对沈文戈也是极和蔼的,见面主动与她打招呼,还让她站在他们中间,以提高她的地位。
沈文戈向他们道了谢,听见熟悉的脚步声,向前看去,就见到了穿着红衣分外张扬的王玄瑰。
似是从收到她兄姊未死的消息时,他就将自己的一身红衣给换了回来。
此时他红衣上布满了黑色祥云绣纹,还是第一次见祥云是黑色的,而后皮质护臂将宽袖紧紧束住,包裹出有力的小臂。
腰带通过银质皮扣将他的劲腰勒起,镶嵌着红玛瑙的银冠将他的头发束起,整个人利落又摇曳。
他骑于马上,向下看着鸿胪寺众人,问道:“人可都到齐了?物品可有清点完毕?是否整装完毕?”
“是,王爷。”
“好!”
只觉得他目光扫过自己,她正了正神色,就像一个接受审阅的士兵一样,站得笔直!
殊不知,王玄瑰只是在看她穿得什么衣裳,见是一身出行方便的胡服,而不是妄图藏起自己小娘子身份的男装,满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