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狼口偷食(穿书)(16)+番外

作者: 忽见青山 阅读记录

苏然一怔,大意了啊。

满屋的人都看着她,神色各不相同。

其中最夸张的是苏夕。肯定是因为殷华在追求她,所以姐姐间接了解到一些内情。

她难以置信,颤抖着问:“哥,你怎么……怎么可以如此利用殷二公子的善心……”

罗乘风挑眉。他和苏然接触两次,知道她是个油嘴滑舌之人,倒是这个弟弟,文弱秀气,却有些骨气。

苏夕的话虽然说的不全,却透露出他们确实认识殷华,反而从侧面印证了苏然的可信度。

罗乘风在心里猜出个七七八八,正想再问,外面跑进来一个人。

那人凑到罗乘风身边,小声说:“二当家,齐州府那边放出话了,昨夜肃王府的盐船被盗,不过这两船管事的并非世子,而是二公子。”

罗乘风往椅子上一靠,过了片刻,吩咐道:“让侯奶奶先和她孙子住一起,房间收拾下,给他们三个。”

等苏然他们离开后,罗乘风转头问毛六:“雨论是什么意思?”

毛六皱眉想了下:“大概是说民众的言论像雨一样。”

**

殷华坐在院子中,任由冷风吹在身上,他面前放着壶茶,早就凉的透透。

侍女将厚厚的锦袍披在他身上,在一旁站立垂首不语,她知道二公子近日来心绪不佳,完全是因为找不到那个贫家女。

殷华回过头,轻声叹道:“你回去吧,这里太冷,我想一个人静静。这样的天,也不知她能否吃饱穿暖。”

侍女不说话,却也没离开,二公子总是这样心善,处处为人着想。

殷华见她不走,不再言语。

已经多日没有苏夕的消息。

他派人打探过,据说,苏夕的姐姐将自己卖去青楼又反悔,被青楼打手追赶逃跑,苏夕陪着姐姐一起逃亡。

殷华自责不已,他早该想到的。他就应该早早让苏夕和她姐姐分开,或者暗中给她姐姐钱,让她离开家。

苏夕的姐姐他见过,生于贫穷却不安于贫穷,和她妹妹一点都不像。

这样冷的日子,又是仓促逃跑,身无分文刚刚丧母,夕儿该有多难。

他将苏然的卖身钱还给春来阁,又警告老鸨不可再找苏然的麻烦。他希望苏夕能知道她们已经安全了,可以回家了。

可是他遣人在文水县周围连续打探多日,却始终没有苏夕和她姐姐的消息。

殷华不知该如何是好,要是哥哥在这,肯定会有主意的。

他现在住的小院位于齐州府府衙内,紧邻着府尹住的地方。

齐州盐场是一处很大的盐场,连接南北盐路的重要枢纽。这是他第一次到齐州,更是第一次独自负责哥哥交代的任务。

原本的雄心万丈却在遇到苏夕后变成了绕指柔,情窦初开的少年满心满眼都是那个娇美善良的女子。

只要想到她不知在哪里东躲西藏,挨饿受冻,他就心痛不已。

府尹曹钟文匆匆走来:“二公子不好了,盐船丢了一条。”

殷华受惊站起:“什么?”

刚刚那一阵忧思愁虑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跑了。

他这段时间心思花在了别处,而这两条船本就是哥哥调来给他练习用的,下一步要往哪送还没定好,就先放着。

前段时间确实有人问过他要不要加派些人手,被他否决了,他哥的船队那么多船也不过是一小队人值守。

会不会这船是顺水飘走了……

曹钟文又道:“下官已命人在水道上查找,此事可要向世子禀报?”

殷华有点慌:“你先找,先不要跟我哥说,也许能找到。”

曹钟文犹豫了一下应声是。

曹钟文在齐州府尹这个位子上坐了多年,不敢说眼光多毒辣,轻重还是分得清的。

虽说这船是二公子管,但实际上整个盐运事宜都是世子在管着。

他回到书房第一件事就是提笔写信,写好后将信交给属下安排信鸽送往京城肃王府。

**

自从上次出了劫富济贫的主意后,苏然几人的生活质量的确有了改善,可以睡在有炭火的房子里,伙食中也不时能见到点肉。

这山寨和她想的不一样,并不全是些满脸横肉的土匪,还有老人和孩子。

他们住的房间原本是属于侯奶奶的。侯奶奶有个孙子,也在寨子里住着,还是苏然的老熟人——车夫侯三。

苏然第一次看到侯三时,笑着打了个招呼,随后才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地方,吃惊不已,问他怎么会在这。

侯三见到苏然也颇觉意外,意外之后就是高兴,便说他一直就住这梅花山上。

苏然想起,第一次见面时,他确实说过“住在那边的山上”。

这年头,当个山贼都这么讲究,还抽空搞兼职。

12.第12章

苏然既然抓到个老实人,又互相认识,就把多日的疑问提出来:“我觉得你们这寨子挺好的,还能自己种地,怎么好像很缺钱?”

侯三:“就种这三瓜两枣的,哪够山上几百人吃食。”

“几百人?”苏然惊讶地四周望了望。

“你别看现在人少,那是因为很多人都下山找银子去了,还有些在半山巡逻。”侯三主动解释,“我没事就去山下拉车也是赚银子。”

“你既然有车可以赚钱,干吗还要住在山上?”

苏然是对这个世界不了解,侯三却以为她是出门少,见识少,于是故作老成地开口。

“这你就不懂了。马和车都不是我的,是寨子的,我赚的钱也要交给二当家。再说了,你以为谁有辆马车都可以在城门口拉活?我们给县令交过税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