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248)+番外
那马车车骨整个断裂了,很难再翻过来,过去帮忙的侍卫们拉开车门,先将马车里面的人救了出来。
马车里却是两个女子,年长者妇人打扮,二十多岁的年纪,另一个却是个小姑娘,看起来也就六七岁的年纪。
妇人额头上受了伤,却很是镇定,郑重的向侍卫们道了谢,又叫下人去看被波及的百姓,拿了碎银子出来补偿。
原本还在哭喊的摊主收了银子后便不闹了,还喊上了同乡过来,帮着将那倒在地上的马车抬到了路旁,不叫它挡着后面的行人。
很快,道路便又重新畅通了起来,康熙一行人却没着急走,而是也将马车赶下路,原地休息一会儿。
康熙身边是带着一个太医的,此时正在给那夫人包扎,她身边的小姑娘年纪虽小,却落落大方,瞧见康熙和胤礽走过来,便福身一礼,娇声道:“多谢先生救了我跟我额娘。”
小姑娘生得一副娇美的相貌,眉眼中却带着几分英气,虽然是一身汉女的温婉打扮,动作却是利落,一声额娘更是暴露了她旗人的身份。
“小姑娘不用多礼,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康熙找了块石头坐下来跟她说话,“你们这马车怕是不能用了,可打算好了要如何继续前行吗?”
那妇人开口道:“马车翻了还能骑马,等会儿我叫人往附近的村子里去再买几匹马来驮东西就是了。”
她言语洒脱爽利,倒是个会骑马的满人女子。
第88章
侍卫们从路边的摊位上买了新鲜的肉菜,架起火来准备烤着吃,那对母女要等下人去买马,也留在了原地没走,几个人便继续闲聊。
那妇人自称夫家姓石,丈夫如今在盛京军中,她跟闺女正是要去探望。
康熙听罢后笑道:“那可是巧了,我们也是要去盛京走亲戚,正好同路。如今才四月,天气尚且寒凉,附近只怕也买不到马车,夫人和小姐若是不嫌弃,不如到马车里与我家小二挤一挤,等到了前面的城镇再做打算。”
胤礽:……小二?
这是个什么奇葩称呼!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茶楼里跑堂呢!
石夫人看向胤礽,见他还是个身量不高的孩子,便有些意动。
这里离最近的城镇怎么也还得走上三个时辰,虽然闺女是会骑马的,可天气寒凉,吹这么久冷风万一病了可怎么办?
康熙这一行人虽然低调,但细看衣料都是极好的,马匹更都是上品,一看就来历不凡,应该不是宵小之辈,她们身边也有护卫,便是他们当真有歹心,也能反抗。
正如胤礽所料,石夫人是个满人女子,自小在军中长大,并没有寻常妇道人家那么多忌讳,稍微权衡一下,便起身拜谢:
“刚刚承蒙先生的护卫救了我们,如今又要劳烦您了,当真是万分感激,等到了盛京,让我家那口子请先生吃酒!”
康熙也欣赏这般洒脱的女子,笑着点头:“那就说定了,等到了盛京,我定然会带着小二去打扰贤伉俪的。”
“小二”胤礽:……
石夫人虽然应了借车同行,但却还是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去动康熙他们的食物,而是以干粮充饥。
康熙也不劝她,等她的护卫赶了几头驴回来的时候,叫人帮着将行李都绑上去——
这乡野哪里有好马,就这几头驴还是花了大价钱才买来的。
石夫人先扶了女儿上了马车,回头去看的时候,却见胤礽没有过来,而是伸手叫康熙抱他坐在了马上。
石夫人便也没出声招呼,自己上了车,关上了车门。
壮大了不少的队伍继续前进,康熙伸手拉低胤礽的帽子,说道:“人家夫人和小姐都不介意,你倒是自己跑出来避嫌了。今儿风大,当心吹了头疼,坐一会儿就回马车里去吧。”
胤礽正想要反驳,康熙又故意吓唬他道:“你要是冻病了,我就将你丢在这里,不带你去盛京了。”
胤礽在心里默默说了句“幼稚”,但却还是点了头。
出门在外,不能矫情,万一真的病了,耽误了行程就不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康熙放慢马速,到了马车边上。
赶车的侍卫伸手将胤礽接过去,听到动静的是石夫人打开门,让胤礽进去。
马车里是有炭火的,十分暖和,胤礽长出了一口气,凑过去烤了烤手。
石夫人给他递了个暖手炉,让他捧着。
胤礽道了谢,并不推辞,抱着暖炉,坐了下来,石夫人温柔的与他闲聊,问他的年纪。
“小公子跟我家英儿同龄,”
石夫人拉着闺女的手,“听谈吐应是已经读过不少书了吧?不像这丫头,整日里就知道胡闹。”
石英儿不乐意的哼了一声:“我才不喜欢读书绣花,我将来是要做大将军的!”
石夫人掩嘴笑:“是是是,你要做大将军,花木兰,行了吧?”
石英儿对额娘的敷衍十分不满意,噘嘴道:“我才不要做花木兰,便是要从军,我也要光明正大的去,干嘛要女扮男装,又不是只有男人才能当将军。”
这姑娘倒是十分活泼。
胤礽瞧着石英儿的年纪与三公主相仿,但看着却比柔弱的三公主康健许多。
她阿玛从军,那她许是自小在军营里长大,才会说出这般不服输的话来。
石英儿感觉到胤礽在看他,便皱眉看回去:“你是不是也想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句话的上一句是丈夫有德便是才,上下句为互文,意思是无论男女,皆应以德为本,亦应不自恃其才,并非叫女子无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