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329)+番外

作者: 陌小洛 阅读记录

大公主问道:“我若是嫁过去了,汗阿玛会给我军队保护我吗?”

康熙点头:“那是自然。”

“那我就不怕!”

大公主坚定道,“我听师傅讲过,喀尔喀蒙古位置特殊,是必争之地,若他们归顺,汗阿玛必然要派公主去联姻的。既然一定要有人去,那为什么不是我?”

第130章

一向温和守礼的大公主此刻眼中闪烁着康熙从未发现过的光芒:“汗阿玛,是我自己想去的,所以我不会害怕,更不会埋怨您,我只求您能给我足够的军队和支持,让我能有统领一方的倚仗。”

没有人敢当面向康熙要军队直言要统领一方,除非她是个要去远方联姻的公主。

喀尔喀蒙古从来就不属于大清,即便康熙已经下定了决心定要将它收归囊中,但将来如何治理,怎么保证其忠诚,都还是个问题。

就像大公主所说,联姻是必然的手段,而送去联姻的公主,在强狼环伺的喀尔喀草原,要么苟且偷生,要么被撕成碎片,要么——

自己做头狼。

在此之前,康熙对公主们的期望只限于好好生活下去,而如今面前的大公主却在告诉他,她要做那匹头狼,将喀尔喀草原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是康熙从未曾想过的办法,他也不知道自家闺女是何时被养歪了的,但这个歪的方向,却叫他有些欣喜。

若是喀尔喀蒙古当真归了大公主,对大清而言,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对外有喀尔喀蒙古做前哨,无论是鄂罗斯还是准噶尔部都不敢轻举妄动,对内,与大清两面环伺,也能震慑漠南诸部,让他们更加听话。

若是能派过去的是个儿子,康熙或许此刻已经开始做计划了,可送去的是个娇滴滴的闺女,这能行吗?

康熙是打算联姻,但也是想等到漠北局势已定之后再送公主过去,才能尽可能的保证公主的安全,以他的估算至少也要十年。

而大公主最多再有四五年就到了该婚嫁的年纪,他总不能再多留她那么久,叫她被世人笑话吧。

可若是没有万全准备便叫大公主去漠北,万一有什么不测,他又怎么向太皇太后和常宁交代?

一时间康熙犹豫不决,便没有应下,只说叫大公主不要多想,心里却盘算着等过两年看看漠北的局势再定。

而此事传到胤礽耳中之后,他立刻翻出了漠北蒙古的地图开始研究起来——

他姐竟然当真了!

不行,决不能让姐姐这么无所依仗的去那种纷乱的地方,如果姐姐一定要去,那在此之前,他得想办法给姐姐撑出一片能安然生存的空间来!

康熙十九年就在一片忙乱中匆匆过去,因为大公主的缘故,胤礽来不及继续沉浸在与小伙伴们离别的伤感中,而是开始疯狂的汲取知识,在康熙的引导下逐渐参与到朝政中来。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

胤礽领康熙之令,率众至山陵行孝昭皇后三周年祭礼后,孝昭皇后的时代彻底结束,以佟佳皇贵妃为首的后宫大封,全面展开。

温贵妃、惠妃、荣妃、宜妃、德妃占据了后宫高位,戴佳氏也终于如愿封了成嫔,带着七阿哥搬出了永和宫,迁去了乾西五所的第二所。

那里虽然离乾清宫远,又狭小,但却是能由成嫔自己做主的地方,便是再拥挤些,对她而言也比继续留在永和宫里强。

佟佳皇贵妃的四阿哥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正如历史上一般,叫做胤禛。

同时宜妃的五阿哥也得了名字叫胤祺,七阿哥得名胤祐,而德妃的六阿哥却得了一个不得了的名字——

胤祚。

祚,虽有福运之意,但却大多用于“国祚”,代指帝位。

这个字用在皇阿哥的名字里,其中深意,不免让人多想。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个字是胤礽给六阿哥选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历史上的六阿哥就叫胤祚,所以在康熙让胤礽挑字的时候,他就顺手给圈了出来。

康熙对此不置可否,他并不觉得一个名字能代表什么。

六阿哥生有心疾,胤礽希望他能有福气,选了这个字也算合适。

然而有些人却因为这个字,气的睡不着觉,正是佟国维。

“你说皇上既然舍得祚这个字,怎么就给了六阿哥,不给四阿哥呢?”

佟国维气得满地打转,“不行,你明儿进宫去问问皇贵妃,皇上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

赫舍里氏为难道:“皇贵妃这些日子愈发的不愿意搭理我了,只怕牌子递进去也未必肯见。”

“她是你闺女,还能由得她不见?!”

佟国维怒道,“若不是她一意孤行,如今她哪里会只是皇贵妃,早就该住进坤宁宫了!现在连好名字都被旁人夺去,她这皇贵妃当得不臊得慌吗?明日你去问她,我去见皇上,这事必须得问个清楚,当初皇上可是亲口答应过我,定会叫我做上国公的!”

佟家的国公之位如今是给了佟国维的哥哥佟国纲,佟国维若也想做国公,那就只能指望闺女封后。

皇贵妃说是位同副后,但依旧是妾室,并不能荫庇家族,最多给他封散秩大臣之类的,比之一等承恩公,可差远了!

佟国维觊觎后位已久,本以为熬到孝昭皇后三周年后便到了出头之日,可谁知闺女依旧只是皇贵妃,那收养的四阿哥完全没用,连名字都抢不过一个宫女之子!

不对,四阿哥也是那宫女生的,指不定就是那宫女拿四阿哥做台阶,才将六阿哥捧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