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481)+番外
所以他不会允许胤礽自污,就如同今日太皇太后想做的事一样。
康熙缓步走出乾清宫,走到儿子们的面前。
“太子尚且年幼,当以进学为主,不该分心他想。绵延赓续之事自有朕和太皇太后做主,不需太子操心。”
康熙板着脸一字一句道,“今日太子为纳妃之事顶撞朕与太皇太后,令你于乾安宫中闭门思过,非得圣旨,不得外出。”
胤礽在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察觉出不对劲来,他正要反驳,却被胤褆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
他今日闹这么一场,本就是不想因为自己的执念让康熙和太皇太后为难,他既是想要打破陈规,那就做好了承担后果的准备,无论因此受到何等惩罚,他有心甘情愿。
可康熙这么一说,乍一听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但仔细一想,却完全不对劲了。
什么叫他还年幼,什么叫绵延赓续之事不用他操心,这不是明摆着在说,他之所以迟迟未娶妻纳妾,不是他不想,是康熙和太皇太后故意卡着他吗?
还说他为了纳妃之事顶撞,好似是他急着娶亲他们不让一样!
这话要是传出去,必定会叫天下误会,届时康熙以亲事打压太子的传言必定漫天,而将来若是他真能与石英儿结成连理,石英儿的与众不同也会被误解成康熙故意选择这样的太子妃来影响他的后嗣,落在后人史书之上,便是康熙忌惮太子的铁证。
明明是他的固执和不驯,为什么不说明白是他的问题,而要康熙为他来背锅呢?!
胤礽不愿意,他奋力的推开胤褆,就想站起来跟康熙说清楚,然而跪了许久的腿早已麻木,用力之下,只是扑倒在地上。
等他被人扶起来的时候,乾清宫的大门已然紧闭。
“太子爷,皇上也是疼爱您,您就接旨吧。”
梁九功苦着脸劝道。
胤褆也劝道:“如今汗阿玛圣旨已下,此事便算是有了定论,你好好回去闭门思过便是了,不要再闹出旁的事,让汗阿玛也不好收场。”
“可是你明知道我——”
胤礽话说了一半,便被胤禛打断了。
“太子哥哥,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汗阿玛金口玉言,便是定论。”
胤禛正色道,“汗阿玛既要遂了你的心意,那你就谢恩吧,别辜负了汗阿玛的疼爱。”
胤礽神色复杂的看向胤禛:“你当真知道今日之事的真相?”
“我不知道,”
胤禛坦然道,“但我知道汗阿玛最疼爱太子哥哥,而太子哥哥也最孝顺,所以你们定然有你们的默契,我不需要知道其中真相,我只知道,汗阿玛定然是为了你好的。”
是啊,康熙自然是全为了他好的。
宁可自己担上后世恶名,宁可将他推到一个被人同情的位置上,也不让他承担执拗的代价。
“太子哥哥,早点回去吧,”
胤禛上前跟胤褆一起将胤礽搀扶起来,“你看,小七都腿疼了,你再跪下去,明儿定然是无法下地了。”
胤褆看向乾清宫紧闭的大门,突然觉得自己今日的所作所为十分可笑。
他以为自己够有担当,想要什么就直接去要,有什么后果也愿意承担,可到最后,他的所做所为却是由太皇太后和康熙来帮他背锅。
他们这般轻易的就同意了他的任性,将他摘得干干净净的,叫他情何以堪!
回到乾安宫后,胤礽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一个人缩在角落里发呆。
这些年来的意气风发让他早已忘记了失败的滋味,他以为自己已经有能力掌控一切,可到头来,却又是如此的无力。
他亲口许下承诺的姑娘,因为他的自以为是不曾用心,被耗尽了热情,在他终于明白了喜欢一个人该去做些什么的时候,她却归还了信物,飘然走远,不知是否还能回到从前。
他自作聪明的想要谋划一场“轰轰烈烈”的表演,想要用最有冲击力的方式让世人不得不接受他的倔强,他以为自己是孤勇者,实际上却不过是利用康熙和太皇太后对他的感情,逼着他们不得不接受,不得不帮他承担。
就像是之前他以为让西路三万大军拦截数百噶尔丹残部的决策是万无一失的,可却没想到害了千余英灵埋骨他乡,无数家庭破碎。
可他又能做什么呢?
他甚至连军报上都不敢将福全之过写个一清二楚,只因为他要顾忌的太多太多。
不,他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他不能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想被这个世界同化,但却顾东顾西,踟蹰不前,如果他能再勇敢一点,不去想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而是直接去做,那就不会将一切变成空谈。
胤礽挣扎着起身,一瘸一拐的扑到书桌旁边,在一堆文书中寻找军报。
他要改掉里面的掩饰之词,将真相还原,让该承担责任的人承担责任,让枉死的英灵得到补偿。
至少,得让他们的父母遗孀,能余生有保障。
然而任凭胤礽如何翻找,就是找不到任何一本跟此役有关的文书,无论是战报还是往来信件,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林抱节,林抱节!”
胤礽怒吼,“谁动了我的书案,谁拿走了我的军报!”
门被推开了,进来的却不是林抱节,而是康熙和苏麻喇姑。
胤礽扶着桌子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还是康熙大步向前,将他给扶住了。
“腿疼就别乱动,有话坐下来说。”
康熙将胤礽放在椅子上,“军报是朕让人拿走的,这段时间你就好好休养,不要再管军报的事情了,朕会让兵部仔细起草,等写好了,叫人送来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