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网王同人)网王之少年少年(284)

作者: 思田小惠 阅读记录

海原際过后u17集训营又开始了集训模式,有了前一年的试水今年开始大面积的招收国中优秀学生。不只是在全国大赛关东大赛里表现出色的选手入选,连地区赛中有潜力的选手都被召唤进来。

立海大国中部自然是全部入选集训名单,中岛又把几个实力不错的一年级生扔到后勤部做志愿者,没资格训练去感受下氛围也是不错的。

说起来也是有趣,中岛因为看上去脾气很好再一次被别人质疑入选资格。他也懒得多解释,直接拿出了自己的一军徽章带上,让一群人大惊失色。(中岛:你们能不能多看看比赛,又不是长的凶就能把网球打好了,不要没打过比赛就下定论好不好。)

因为平等院等人升学退出日本队补充了一堆国中部的新人,实力上比去年的“战国一代”就有很多差距。加之抽签时的签运不太好,在四强赛的时候就被前来复仇的德国队打败没能实现卫冕。

高中时中岛和他的前辈们一样选择了直升立海大高中,不过这一次中岛的重心不再放在自己的学业上了,他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和幸村一样征战职网。

虽然选择了职网,但是中岛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日本国内练习。他和队友们一起接受国内联赛的洗礼,只是在放假的时候会和幸村切原一道去国外专业俱乐部参加训练。

真正进入职网后,因为心理素质出众技术也很稳定,中岛的成绩一直不错。在澳网美网法网上都有建树,唯独在温网上常年得第二,从未得过冠军。

作者有话要说:

等到明年元旦之后会开中岛国三以后的生活,这章就流水账了……很多东西都没交代清楚,但是我实在是写不完了,等到明年我会好好改的。我保证存稿够了就发,现在太忙了,希望小天使们谅解一下。

其实我觉得许废一直弱化了冰帝的实力,冰帝是从幼教到大学一贯制的学校,彼此之间认识的时间很长,到了国中一般都不存在适应期的问题就可以开始打球。而且都一起打了十年了,凑对很默契的双打应该很容易吧。。

招生的那段是我对立海大常胜不败的理解,在神奈川只有两所学校能突出重围参加关东大赛,基本上神奈川有实力想走网球专业的选手都会进立海大读书,从生源上就已经领先了。优势循环下他的成绩也会越来越好,这也就是王者之师一般都会长盛不衰的原因。

就算原著中立海大被青学挤成了全国第二,他的生源也不会差太多,因为立海大还是神奈川县里最强的。所以我觉得立海大不会因为一年的成绩受到太多冲击(其实对于我来说全国第二真的已经很厉害了)人一般在黑马和老牌劲旅间选队伍都习惯于选择后者,除非这个黑马能够连胜几年变成王者才会有所改变。

全国大赛对于日本来说已经是职业联赛了,他不是单纯学生喜欢之间的比拼。以足球为例,很多在正式球队预备队训练的队员会主动在合适的年龄退出加入高中联赛锻炼。

教练在比赛中起辅助作用,甚至很多教练都是其他科任老师兼职的?(有毒)一般成绩比较好的学校都是学生高度自治的学校。比起教导技战术,教练更多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成长。

以足球名校陇川二中为例(这是现实的学校,出过很多日本国脚),他们每年的正选都是由队员们自己投票选出表现最好的十一人,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份名单和教练心中的很像,那么今年的成绩就会非常好。如果相差甚远,那么很有可能连地区预赛都出不去。但是无论如何教练都会尊重学生们的选择,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球队除了成绩他们还需要传承精神。(这是他们教练在接受央视采访的原话,我没有改过。)

还有在哪上学的问题。日本虽然是全国一个学籍号,可以异地上学,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最近的地方念书。另外神奈川虽然也算是东京地区,但是他离真正意义上的东京内区不是很近,不是很近。要说切原坐过站坐到青学我信,但是一般不会有人每天这样坐车上学。真的有的时候看一些同人文住在东京 or神奈川每天骑车上另外一个城市上学很尴尬。

其实我觉得小海带很有可能是下了电车后倒车才坐到青学的,现在日本上过学的表示他的公交和国内不一样真的很短,全线可能也就六七公里的样子。你可能坐了二十几站,才出去4.5公里(这是京都)尤其是东京,因为地铁太发达了,公交车无论是数量还是班次都特别少。(曾经在车站等了一个小时公交,一辆车都没看见。)地区间的转换一般采用的是城铁或者jr,很少用公交。我在新宿见到从长途车站发车去横滨的高速长途大巴,但是经停的公交真没见过。

第201章 梦回过去了

三十四岁的中岛已经在职业网坛打拼了十余年,拿过几次大满贯比赛的冠军,实力和成绩都算不错。虽然中岛为人一向低调,他的实力和人品也让他收获了很大一批粉丝。

尽管已经拥有了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荣誉,中岛却始终有一个遗憾。中岛自己从来没有在温布尔登的网球场捧起挑战者杯,而这里也是中岛唯一一个没有征服过的大满贯赛事。

也不是他的实力完全没机会夺冠,事实上中岛每年都是温网冠军的最有利争夺者。从23岁第一次闯进决赛开始中岛每年都能进决赛,每次都是第二名,他家里的银盘加起来可绕客厅一圈。

很多媒体都戏称中岛为“天选之银”,每年温网开始时中岛的热度甚至要高过很多明星。甚至在有世界杯的年份,新闻首页还能找到一大堆关于中岛的报道。

虽然网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要比其他运动员长,但是中岛很清楚自己在网球场上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日益增长的年龄和伤病的影响让中岛必须比年轻时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能保持自己的运动状态。

很难说每一次的温网决赛会不会成为他的最后一场比赛,而拿到温网冠军也已经成为中岛的一种执念。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不留遗憾,中岛很重视温网相关的赛事,所有的比赛和商业活动都给温网让路。但是越重视越容易陷入瓶颈,一来到温布尔登好像就回有些冥冥之中的力量限制中岛的发挥。

很多时候中岛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明明在其他比赛时都没问题的技术在温网的场地上就会出问题。甚至好几次他在半决赛能轻松战胜其他种子选手,但是一到决赛就会各种失常输给排名远低于自己的黑马。

如果说最初输掉比赛是因为中岛的实力和临场发挥不如对手,那么后期就是自己的心理因素影响到发挥。就算自己对自己说不要太在意结果,连续失利给中岛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甚至于输到最后连中岛自己都有些无可奈何,每次打完最后一球他都已经习惯看对手颁奖了。流水的冠军,铁打的中岛,或许就是对这些年中岛征战温网的最好诠释。

更神奇的是无论是谁在温网决赛中打赢了中岛,他在今年的其他大满贯中肯定会有一次在资格赛中被淘汰出局的情况,这个记录这些年来还从未被打破过。

用毫不拖泥带水的发挥又一次挤进温网决赛后,中岛谢绝了疯拥而至的媒体记者一个人走到海边吹凉风。白天比赛时的体能消耗让中岛困的有些睁不开眼睛,他索性放飞自我身体成大字形躺倒在沙滩上,等待自己的助理过来找人。

“醒醒,中岛。”中岛是被疯狂的推搡吵醒的,混沌之间他还在想自己的助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温柔了。结果等他彻底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情形不太对,自己不是应该在英国准备比赛吗,为什么会在课堂上?

“老师叫你回答问题呢,中岛。”旁边的远野看到站起来还在走神的同桌忍不住出声提醒,“第236页例题六的答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