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有空间:开荒摆摊种田忙(13)

作者: 堇菜玲珑 阅读记录

说完还不忘问一句宋金山,“当家的水带足了吗?路上还得喝呢!”

宋金山朝她点了点头,叮嘱了一句,“等明天跟芝丫头去我姐坟上看了,事情忙完就往回赶,估计半夜就能回来了,记得留门。”

听宋金山这样说,连芝想了想也觉得没什么,再看向宋氏早在一旁指使着宋多丫去连大兰那里了。

“你先跟你舅舅去河边等着,别让人船家等着急了,不管那婆娘她想不想跟着你们一块儿去,一会儿多丫都会去河边跟你们知会一声。”

听了宋氏的话,连芝暂时放下心,很快就跟着宋金山来到了河边,看见一条简易的乌篷船正停在那里。

宋金山跟那船主说了两句,然后他们便坐在船上等着宋多丫过来。

能有十来分钟,宋多丫气喘吁吁地就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朝他们摆着手示意他们离开。

直到她跑近了,连芝开口问,“大兰嫂子怎么说的?”

“她说还有东西没有收拾完,家里还有孩子要交代一下,今天是走不成了,让你先不用管她了,跟着爹先回去就行。”

看着宋多丫也不像是撒谎的样子,连芝朝她点了下头,随后便又坐回到船上。

宋金山跟船主说了声,又叮嘱宋多丫赶紧回家,接着乌篷船便朝着水路驶去。

看着船渐渐远去,站在河边的宋多丫可没了先前的一脸和善,先是看了看周围没什么人,就朝着岸边用力啐了一口唾沫。

第23章 当小老婆

“呸!扫把星!”

“哼!早就该滚了!”

宋多丫啐完唾沫,骂骂咧咧地转身朝村里走去。

要不是因为她娘提前告诉自己,已经找了邻村的一个牙婆子,把这扫把星给弄去外乡的一个老地主那里当小老婆。

她才不会这么跑前跑后的呢!这几天还让她吃了好几顿白面饼子,真是白白浪费了!

好在娘说了,那牙婆子连价钱都告诉了,到时候那边的老地主会给两锭银子呢!

两锭银子!别说是她了,她娘都说祖祖辈辈没见过两锭银子呢!

船头坐着的连芝可不知道,宋金山这一次领她回连家堡,原主爹娘的坟上看过后,会趁着半夜赶路,直接把她带去半道上的一个村子里。

之后会让那村里的媒婆加伢婆子,给送到外乡的一个快咽气儿的老地主那里……

连芝坐在船头,船主在另一头撑船,宋金山嘱咐了一句让她小心别掉水里去,就在船主那头,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

水路上,一开始河两边都是高高的芦草之类的,也没什么景象,倒是水里的事物吸引了连芝。

水里除了水草外,还有不少的鱼来回穿梭着,看着这一条条的肥美,连芝更是纳闷:

那村子里的人都是怎么想的,整天稀薄碴子和剌人嗓子的玉米饼,这鱼就不能吃吗?

看着看着,连芝恨不得跳下去捞几条,难不成这鱼不能吃?奇怪!

水路往前走了没多久,能看见河边没多远的山脚下,冒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连芝,饿了吧?你舅妈给你烙的白面饼先吃点吧!”

宋金山说着就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了一张面饼递给连芝。

连芝接过后,宋金山还把水袋也递了过来,撑船的看见是白面饼,开口羡慕着,

“哟,白面的呀!我这一天到晚撑船赚得铜钱也不少,还吃得都是玉米饼子呢!”

“嗨,这不是给孩子吗?我们一年到头也吃那个,我姐跟姐夫早就没了,就这么一个孩子了,得好好待她才是。”

宋金山说着,还不忘把布袋里的玉米饼子,展示给着船主看一眼。

船主看了一眼,对着宋金山竖起一个大拇指,

“你们这舅舅舅妈当的真是没话说!”

说完还不忘对着连芝这面喊了一句,

“你这丫头有福气,能遇到这么好的舅舅舅妈,以后可得好好孝顺他们才是。”

连芝听后冲他微微一笑没有吱声,而宋金山听见船主夸自己,笑呵呵的把布袋收起来,接着又跟他聊了起来。

期间还碰见有往返的船,好像是村里认识的,还远远打了个招呼。

村里的男人趁着歇工在家,都抓紧去周围的村庄走走亲戚,或者办些事情,毕竟再出村打工得到年根儿才能回来。

连芝在船头坐得累了,直接进到船舱躺在一旁,还把半个头伸出来看着天空。

黄昏,那天上的白云随着微风飘荡着,是那么的清幽静谧,听着船下涓涓的水流声,连芝觉得从来没这么舒展过。

慢慢便打起盹儿来,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第24章 掉下个人

连芝再次醒来时,天不知何时已经黑了,乌篷船上早就点起了一盏烛灯。

烛灯一挑,这暖暖的光亮洒在河面就像萤火虫似的,船在前行,一阵微风吹来,水面的涟漪慢慢散开,这点点光亮又像无数颗星星,在眨着眼睛远去……

此时船好像是进入了一处山涧,抬头仰望,毕竟是夜晚除了天上的月和点点星光,完全看不出两边到底是高耸入云,还是山峦连绵。

不过空荡荡的山涧中,除了水流听着有些湍急外,倒是能时不时的传出几声鸟叫。

“噗通!”

船刚拐过一条岔道,船尾都还没停稳,突然听见有什么掉进水里的声音。

船上三人同时看向,拐过岔道之前相反的地方望去,他们看没看见连芝不知道,反正她是清楚地看见是一个人掉进了水里。

只不过夜色太暗,她只能看清是个人,而且是个活人,因为在掉下去的时候还扑通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