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有空间:开荒摆摊种田忙(36)

作者: 堇菜玲珑 阅读记录

“连芝你这心地可真是善良,要么我爹说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要是换作旁人,这种事情肯定是要偷偷摸摸的独自发财,怎么可能会告诉别人?”

“嫂子你这话说错了,我觉得你和大叔大娘才是最善良的呢,要不是遇见你们,我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里,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

连大兰冲着连芝摇了摇头,这时候村子里的几个人早就过来了,听见他们停了话头,其中一人开口问道,

“你俩在聊什么呢?怎么就要偷偷摸摸地发啥财呀!”

连大兰冲他们笑着笑,看了一眼连芝自己并没有开口。

这事她不知道该怎么说,觉得还是连芝自己说比较好,不管她说不说或者怎么说,反正自己都支持她的!

“石头哥你不知道,我拿来的野菜都卖了,还卖了不少铜板呢!”连芝一脸高兴地回答着。

“哎哟,还真的卖了呀!真没想到这镇子上的人还认这些东西!”

石头说着在心里还想着,下次来集市的时候,也让他婆娘去挖一点自己带着过来,虽然卖不几个铜板,但好歹也不是花功夫从地里种的。

“对呀!我还想着回来告诉你们,让你们也挖了拿到镇子上来卖,我可不能偷偷的发财。

嘻嘻……可惜我没有称,也不认识怎么兑换银钱,就两个铜板一堆那样卖完的。”

连芝也没有对他们隐瞒就如实说着,连大兰在一旁听了,却想着回去得先让连芝认识一下这银钱的换算。

“连芝等回去的时候,我教教你这银子和铜钱,该怎么换,换多少?平时买的一些东西,都是需要多少文钱。”

连大兰这话刚说完,一旁的另个同村男子便笑了起来,

“哈哈哈,还银子呢!就那点野菜,你就是卖完整个山头也攒不出一两银子,她只认得铜板就够用了!”

他家里那婆娘二十多岁了,才见过一整锭的囫囵银子,还是他那年出去打长工挣的。

就拿他自己也是出去打工的时候,第一次见过那财主家里的一锭锭的整银子。当时也只是见见,连伸手摸都没摸过呢!

连芝不知道的是,这一两银子能换一千个铜板,以至于后来知道的时候,差点就懊悔死了……

第65章 心在滴血

往回走的时候,连芝和连大兰不约而同的都没有提到,她用蘑菇换成蒸鸡和酱驴肉的事情。

毕竟这点吃得说出去,不够分说不定还惹人眼红,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低调一点儿的好。

两人边走边断断续续地聊着银子和铜钱的换算,以及平时买的东西需要多少价格。

当听见连大兰说一千个铜板就可以换一两银子时,连芝差点儿一头栽到地上!

“连芝!你没事吧?”

看她一个没注意差点摔倒,连大兰吓了一跳。幸亏从旁边一下子及时给扶住了。

连大兰还不忘看看地上,心里纳闷:这也没什么石头,平平的路怎么就差点绊倒呢?

“怎么能差点摔倒呀?可小心着点儿啊!”

连大兰扶正了连芝,随后又扶了扶自己的背篓,两人继续跟在同村人的身后往回赶着……

“嫂子你是说一千个铜板就能换一两银子?”

连芝不敢相信的又问了一遍,看着连大兰朝自己点了点头,心凉了一大截。

“对!不过像咱们这些老百姓一般都是拿铜板,谁家要是一年能攒个一两二两的整银子,那也算是村子里富裕的了。”

听了身后连大兰的话,前面走着的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点点头又继续赶着路。

大兰子说得没错,谁家要是一年能攒下个二两银子,那真的算是村子里富裕的了。

因为有外人在,连大兰没有说,其实她二叔当村正,一年下来就有二两银钱,宋家村最富裕的也是他二叔家里了。

而每家每户一年的开销,在这镇子上大概是五两银子,像连家堡一年下来上上下下置办些东西,特别到年的时候还要置办年货,加上老人看病、生孩子,怎么得有三四银子的开销。

而宋家村就比较穷一些,那一年下来村里人大多数,怎么也得有一两银子的开销。

这边连芝觉得被自己的脑子给绊了!她清楚得记得在饭馆的时候,那掌柜的拿出时说得就是一两银子,再想想自己赚得那几十个铜板。

心里突然更堵了……

连芝想到了什么,便开口问道连大兰,

“嫂子,我记得在你家里的时候,见过一个波浪鼓来着,那东西是多少铜钱买的?应该很便宜吧?”

毕竟自己在镇子上卖得那几个木质玩意儿,真的很便宜……

“那东西看着算是小玩意儿,但也不便宜,都是老大玩完老二玩,自己家玩够了还可以跟别家换着玩,基本又玩不坏。

家里孩子那个,当时买的时候是和村里的人一起合伙买了两个,算是便宜的了,好像花了十二个铜板吧!”

“十二个铜板?”

连芝一脸的惊讶,说得时候声调还高了不少。

连大兰不知连芝是因为这东西贵还是便宜,就对她多说了一句,

“对!是十二个铜板,这已经很便宜了,有些大一点、再好一点的,都能卖到二十个铜板呢!”

连大兰不说这句还好,说了这句连芝觉得自己的心,是又凉又堵又在吧嗒吧嗒滴着血……

第66章 无知害人

连芝后悔她的那些玩意儿卖便宜了,真是赊大发了……

要说野菜两个铜板一堆,那不管是贵贱,好歹是不花钱从山上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