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泰芬珠悠闲奋斗日常(265)+番外
泰芬珠摇头:“明儿我再看一遍,别让您路上缺了东西使。”
胤禛叹了口气:“我不想去啊,这回汗阿玛带上太子和十三弟,偏偏还要把我也领走,我有点儿担心。”
泰芬珠看着胤禛说完话浅浅地抿着茶,没有吭声,胤禛是觉得康熙把他当成太子的跟随者了,但是问题是他既劝不了太子也不想劝,更不乐意离太子太近。
胤禛又咽下一口茶,抿紧嘴唇,他得想个办法,决不能让汗阿玛觉得他一心为太子着想,这个状态太危险了。胤禛觉得太子这两年迟早会与汗阿玛起了冲突,他可不敢站到太子那边儿,太子根本就没有胜算。
而索额图却是个敢想敢做的人,胤禛知道索额图从年前开始就频频赴宴,索额图应该是不满太子的处境,那他会做什么呢?只是拉帮结派吗?不管是不是,索额图明显是在践踏汗阿玛的忍耐。胤禛有次听胤祥说,太子挺怜惜索额图。怜惜?那太子的怨怼是冲着谁呢?
胤禛压下这些担忧,嘱咐泰芬珠:“给虎宝找师傅的事儿我来办,你正常过日子就好,反正不论是请安还是赴宴,你能不说话就不要说。”
泰芬珠郑重地点头应下。
二月初,胤禛带着满心的忧虑跟着康熙和太子踏上了去五台山的路程。
第99章
菩萨顶是康熙每次来到五台山都会居住的行宫,这会儿的天气还很冷,胤禛缩着手低头跟在康熙身后。
康熙今儿的兴致却很高,偏头问胤礽“你九岁时来过这儿,还有印象吗?”
胤礽四处看了看,浅笑:“儿臣记得那会儿没有现在华丽,路也没有现在好走。”
康熙笑叹:“一晃眼十九年就过去了,日子过得快,朕也已经年近半百,哎,老了啊!”
胤礽自然地接话:“汗阿玛精神奕奕,正当壮年呢。”
康熙笑着扭头问胤禛:“朕还能算是壮年吗?”
胤禛连忙抬头:“汗阿玛确实正当壮年。”
康熙笑骂道:“净会说些糊弄朕的话,朕这会儿要算壮年,那朕什么时候算老啊?”
胤禛不好意思地抿唇笑笑,低头不说话。
康熙又笑呵呵地问胤祥:“你觉得呢?”
胤祥咧开嘴笑道:“汗阿玛永远年轻。”
康熙笑着摇头:“你们三个啊,没一个敢说实话,朕今年再爬五台山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有劲儿了。”
胤礽嘴边噙着一抹笑容,只是安静地跟着往前走。
快到康熙下榻的屋子,他又问了一个问题:“噶礼是个怎么样的人?”
胤礽认真道:“能力出众,做事勤勉,可当大任。”
康熙挑眉:“你对他评价很高啊?”
胤礽点头:“何和礼的后代,出身高贵,对我大清忠心耿耿,这样的大臣令人喜欢。”
康熙轻叹道:“他刚刚就任山西巡抚的时候,搞出了搜刮民脂民膏的闹剧,也不知改邪归正了吗?”
胤礽猜测:“应该不会再犯事了吧?三弟同我说过,噶礼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已经改好不少了。”
康熙步子慢了下,失笑:“老三能看准人?”
胤礽自信道:“三弟眼光很准的,何况三弟妹就出自董鄂家,都是亲戚,三弟对噶礼也熟稔,这九弟也娶了董鄂家的姑娘,真论起来,三弟和九弟还是连襟呢,董鄂氏确实是咱们大清望族,噶礼来自这种家庭,能成长为备受赞誉的一地父母官,不足为奇。”
康熙驻足在门前,转过身子:“你们都各自回屋吧,这外头冷,回去好好烤烤火。”
胤禛和胤祥随着胤礽行过礼后离开,康熙收了脸上的笑,进屋批折子去了,就算在外头,京城的情况也要密切关注。
胤礽直接往自己住处走,胤禛默默行了个礼,没有理会胤祥,径直走开。胤祥感受着这菩萨顶的寒冷,打了个哆嗦,这到底是在干什么啊?
胤禛回屋脱了外衣躺到床上,用被子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
苏培盛检查了炭盆,安静地守在一旁,在外头溜达到现在,他也很冷。
胤禛闭上眼睛,他这一路基本都是装傻充愣过来的,碰到太子总要关心地劝两句,不往汗阿玛身边凑,没有必要就待在自己屋子里睡觉,和而不同,一定要与太子保持这样的说话方式,要对太子毕恭毕敬。他肯定太子的地位,不认同太子的担心,理由就是直郡王终究只是个郡王,汗阿玛极看重毓庆宫。
待在菩萨顶的日子很单调,次日胤禛早早起来拜佛进香,然后在旁聆听康熙与庙内住持谈论佛法。
胤禛听得稍有些入迷,等到康熙意犹未尽地带着三个儿子回了屋,笑问胤禛:“怎么样?感觉到佛法的精深了吗?”
胤禛认真点头:“佛法无量。”
康熙慨叹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话说得好,察觉到不对了自然应该早些悔改。”
胤禛闭上了嘴,胤祥眼睛一直盯着鞋尖儿,胤礽也没有搭话的意思。
康熙盯着三人看了一会儿,胤礽干脆低下头。
康熙淡淡道:“朕说得对吗?”
胤禛小心翼翼回话:“汗阿玛说得很对。”
胤祥抿紧唇,他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他不反对汗阿玛做一些能保障太子不至于威胁皇位的事情,但是胤祥很反对如今汗阿玛对于太子不停的打压。
这是会出问题的!现实不容回避,宗室和勋贵就是在为下一朝做准备,或者说只要有资格的都在密切关注太子和直郡王,这是人性,汗阿玛再有权势都不可能磨灭人家对自己子孙后代前程富贵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