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嘴小农女:嫁个猎户有肉吃(577)
这规定好啊!
上层吃肉,下层也能喝汤。
收入来源呢?
入驻商户的小摊小贩收取啊,明码实价,童叟无欺。
“主子这办法好。”
章大人眼前一亮。
大庙会,官方出面承办,安全自然是官方来管。
“半个月的时间,切记注意防火防盗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就是人员流动上要注意,不要发生了踩踏事故……”
白素素将后世可能遇上的危险都一一指了出来。
章大人一边听一边记,心里暗暗称奇:太后实乃奇女子也,事无巨细考虑得都这么周全。
这些事儿,就算是放在自己的衙门里那些大人身上,也未必会想到这些。
“此事就交给你来办,务必办好。”
白素素还有一个想法没有提出来。
就是要通过这次承办大庙会的事儿然后创建一个商务部。
她清楚的知道,在古代长久的重农抑商,商人社会最是低等。
士农工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士就是读书的。
这一点倒也正常,读书厚植学养;强健心灵;提高修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寒门学子上升的唯一通道就是读书。
农,在古代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讽刺的是,最穷困的就是种地的。
因为在这个万恶的旧社会,有地的人不用种;种地的人没有地。
金字塔最下层的农户十有八九都是佃户。
佃户和地主的分成比例是三七开,地主拿七成,佃户只有三成。
而在这三成之中,还要交税收,人头税,徭役。
他们披星戴月忙忙碌碌,能不能吃上饱饭还得看老天爷是否开眼。
在荒年那就是死路一条。
工,不是现代的工人,而是工匠。
古人常说,一技在手吃穿不愁;一技在手养家糊口。
有见识的人家是很支持自己儿子去学一门技术的。
这在个时代,土木石等等,总归是为了能糊口。
最被人看不起的商户,却是最有钱的人。
他们凭着聪明的脑子去钻营,大胆的去贩运南货北卖之类的,赚足了富足的钱财。
有钱的人就想要有权。
于是古代最常见的就是官商勾结。
白素素对这一个生态链是看得很清楚的。
自己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商业,让商业带动农业。
给商户征税增加国库的收入,农户减免赋税,让他们能吃得上饭。
这样的计划会很惊人,因为历史上朝朝代代都没有减少皇粮国税的先例。
但是,白素素是现代人的芯子,现代农户种地不仅不交皇粮国税,甚至还有种植补贴,这才是真正的重农的方式。
她就是要做一个为百姓谋利开天劈地头一人的太后娘娘。
“章大人,你看如何?”
白素素将大庙会的计划一一说完,最后征询他的意见。
“主子,您考虑得很完善!”
章大人看完是很感动的。
在他记录的规章制度里,很明显的是护着小商小贩的。
大庙会的摊位分三等。
一等是占地多大商家,半个月收银子二两一户的税收;二等是普通的摊子,半个月收银一两银子。
第三等的则是没有固定摊子的小商小贩,在指定的区域里贩卖自己的东西,比如那搞杂耍的,卖小孩子玩儿东西的那些人,每天只需要收取十文钱就可以入场得到和大商家同样的保护和资源。
“那就照这个章程发下去吧。”
算着时间,马上就到腊月了,大庙会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足足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相信很热闹,商户们的货源也准备得很充分了。
“快看快看,官府出通告了。”
“关于大庙会招商的若干注意事项……”
有识字的就念了出来。
“大佛寺办大庙会?”
“我家就在大佛寺山脚下,老天爷,要办大庙会了,会不会来很多人逛庙会,到时候会很热闹?”
第495章 代价
“这位小哥,你家要是在大佛寺边的话,恭喜你,这次可以发一笔了。”
白素素派出去的托作寻常百姓打扮,也是围在那里看通告。
“你看,去大佛寺烧香的人肯定多,去逛大庙会的人也不少,人山人海人来人往,总是要吃喝拉撒的。”
是啊,大佛寺离京城有十二里路路,来回也要花一些时辰。
“我要是你家这样好的地理条件,我会好好利用。”
得了白素素亲自指点的嬷嬷扳着手指细数:“我可以摆个茶水摊子,一文钱一人,逛累了逛渴了的客人坐下来歇歇喝一碗茶水,一天不说多了,几十上百来人是的有,那是啥,那就是几十上百文的收入啊!”
“可是,在大庙会的范围内摆个摊子是要交税的,你看,十文钱一天的呢。”
年轻人不识字,听人读过就记住了。
“有舍才有得,你舍上十文钱,赚来几十上百文钱,难道不划算?”
这老太太说得好有道理。
“卖茶水倒是一个好主意,我回去和爹娘说说。”小伙子点头:“但是我大娘家我堂哥打仗去了,大嫂又病了,只余下两个老人和三个孩子,如今这样好的机会却也没法子挣几个零花钱。”
“那还不简单,你家帮帮他啊,在大庙会的旁边挖几个坑,搭上棚子做男女茅厕所用,这半个月时间积的肥也不会少,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有这些肥庄稼丰收也是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