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馋嘴小农女:嫁个猎户有肉吃(665)

作者:赛秋 阅读记录

只能夜里偷偷的抹泪。

甚至有些后悔,当初真的该和阿姐在一起,生,一起,死一起,也免了她三十多年的痛苦和伤心。

越想,哭得越伤心。

“若芳啊。”

聂政江双眼通红。

亲哥哥死了他都没伤心过。

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恨意。

恨他为何这么自私,这么贪心。

人心不足蛇吞相,他明明一步步的都走了知府的坐位了还犯下滔天大罪,连累聂家众人。

“若芳,若灵在天之灵也看到了,你已经做到了,做得最好了,你不要再伤心难过了。”

“嗯。”

面对幺叔的劝说,若芳擦了擦眼泪哽咽点头。

“还是主子的恩典,我才能得以完成这个心愿。”

她何德何能啊,遇上这么好的主子。

转头,就看到了那一群干嚎的“孝子孝女。”

其中,尤以松果儿哭得最大声。

母亲告诉他,这会儿的眼泪很金贵,哭得越多以后越有机会。

想想他一个知府家的孙少爷,原本好日子过得爽爽的,突然一夜惊变,变成了罪犯之后。

若不是只有十岁,流放的路上就会再加他一人了。

他哭自己的命苦。

也哭自己的好运,幸好啊,捡回来一条命。

同时也哭自己以前不好好读书。

总觉得读书苦,读书累,偶尔带着小厮溜出府去玩儿,觉得那才是神仙的日子。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自己真蠢!

如今想读书都再也没有机会了。

所以,他哭得可真可大声了。

以至于,全部的人都停下了,他还在那里仰天长嚎,眼泪不要钱的往下滴。

看得旁边的人都惊呆了。

特别是若芳。

阿姐走的时候,这小子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这会儿告诉自己,他是在哭姑姑。

这感情是不是深厚得过度了?

“你叫什么名字?”

若芳对突然钻出来的孝子孝女也没什么感觉。

她这里搭了戏台子,有人要唱戏也不好拦着不是。

要不然还说自己小气。

不过,这小子倒是戏精上头啊。

“回姑姑,我是松儿。”

“是……”

“父亲是聂若青,聂家的长子……”

若芳想起来了,当年那个只比自己大两岁的堂哥,倒也是一个实诚的。

“你父亲……”

“回姑姑,流放北境了,父亲走的时候还生着病……”

这是母亲在自己面前说的,也不知道父亲还能不能捱过去。

“好孩子。”

若芳抚摸了一下他的头,知道这是聂家的未来了。

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以前见面,或许可以鼓励一句,好好读书以后考功名。

可如何,聂家子弟永不录用。

意味着,这个人精一样的孩子最后的命运只能是种地。

或许,当农户过普通人的日子也是一种福气吧。

就如聂政海,如果他当年没有中举,没有当知县,只当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或商户,娶妻生子过田舍翁的日子,这年纪怎么也能善终吧。

若灵的衣冠冢立起来了,比旁边的新坟要高要雄壮很多。

碑也很大,这些,若芳都是按最好的给阿姐配置的。

旁边的墓就是聂政海的。

若芳看了一眼,真正是人算不如天算啊,怎么也没料到自己回来一趟会看着他上断头台。

“幺叔,我不日将随主子离开扬州,以后爹娘和阿姐就有劳您帮忙照应了一下了。”

“若芳啊,你放心吧。”

对侄女选择离开,聂政江还是有几分不舍。

却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将她留下来,她主子可是贵人啊。

聂政江想,估计着聂政海都不会想到,有一天聂家其实是靠着若芳才能留下的吧。

第571章 故土

若芳并没有停留。

连郑氏相邀进屋坐坐都没有。

她深深的知道,和大房之间的恩怨随着聂政海的死去而消失了。

对黄氏的恨也没什么意义了。

而黄氏也不会认为她是聂家的恩人。

她也不乐意去帮扶谁。

“若芳这就走了?”

聂政江连忙递给她:“你娘的嫁妆和你爹的产业我让人将单子拟出来了。”

“幺叔,这些我都用不上。”

她又没有成家,钱财对她来讲就是身外之物了。

这一次见三叔三婶,都将自己一些贵重的东西悉数给了他们。

“若芳……”

一个人连钱财都用不上,听起来就很凄凉。

“幺叔,你照看着吧,每年拿出部分支助族中,其他的您看着安排,聂家,还要指望着您。”

“若芳……”

在聂政江的各种不舍中,若芳回了程府。

没两日,朱开元和白素素就离开了扬州。

她们此次来是为了收拾盐商而探底。

怎么也没料到会揪出来一个养私兵的扬州知府聂政海。

聂政海倘且如此,那其他地方的知府呢?

“前些年动荡不安,各地官府富户都养有护卫,看来这个问题是需要大肆整治一下了。”

朱开元叹息一声。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有些规矩也不能太严。

面对私兵这个问题,白素素也给了建议。

“都有一个定数,甲胄和弩不能有就要坚决执行。”

这玩意儿,和现代的杀伤性武器一个道理。

肯定是要管制的。

谁手上都有,一个不如意就掏家伙,那肯定得出乱了。

养护卫和养私兵也有一个界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