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嘴小农女:嫁个猎户有肉吃(778)
吴师傅最后被周大郎礼遇请了回去。
章建刚高兴极了。
同时,也建议大家都要学倭语。
“为什么要学?”
有些兄弟就不明白原因了。
“有句话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连对方说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战胜他们。”
说句难听的话,如果战情需要他们要装扮倭人,会几句鸟语至少也能蒙混过去。
章大人这么一解释,大家也就乐间了。
“真不错。”
朱开元一行已经启程了。
半路上接到了章建刚的来信高兴得很:“这一次的人用得好,这个章建刚和周大郎果然没让我失望”
白素素听闻前因后果后点了点头。
朱开元这人放权放得好。
知人善用,真正是不错的。
朱开元又说起了缴获倭人的船只的事儿。
“比我们大周的船精密很多,看来大周落后了。”
白素素叹息一声。
还好,他没有盲目夜朗自大。
“发现问题很及时,我们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有一日会超过他们的。”
“看来,你提议的建海上部队的事得提前了。”
朱开元自认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了,从来不知道海上还要作战。
真正是孤陋寡闻了。
也幸好这一次暗卫队报道了这个消息,若不然再隔三五年才爆发出来将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了,而且还会被打得措手不及的。
所以,这次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还是要多出来走走看看才行。”
朱开元心有余悸:“我也总算知道了为什么那个昏君为什么会灭亡。”
不仅仅是因为他朱开元,那时候,全国有数十个起义的队伍。
只不过朱家军人数最多力量最大又占了最大的道义。
就算没有他朱开元,也有张开元马开元。
因为那时候的大周就像一是一个浑身长满了脓疮的将死之人。
满身上下从头到脚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
时不时的冒出一团要命的症状来。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他将自己关在朝堂之上,下面的情况一无所知。
文武百官都各自为自己的腰包着想,再加上昏君本来就刚愎自复,疑心重。
一个不如意就砍头,长此以往谁还敢说真话?
只能说谎,说他想听的爱听的。
民间百姓苦和难他不管;边境异族人入侵他当听不见;国库空虚他觉得与他无关……
一边是文武百官欺他,一边是他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他不亡天理不容!
朱开元一向是以武将自称,这时候也在反思沉思。
“咱们的儿子真正是好本事。”
想着儿子小小年纪居然这么有主见,不被那些大臣胡弄,这一点就让朱开元感觉自愧不如了。
“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好父亲啊。”
朱家的家风也是很正的,底蕴厚。
纵然是遭遇了劫难,老爷子留下的人脉也够受用了。
孩子又聪明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
“娶妻娶贤,贤妻旺三代。”
朱开元看着白素素笑道:“我家娘子才是最好的。”
夫妻俩居然还在相互追捧,这让白素素都有点脸红。
话说,这些年来,某人嘴巴也越来越甜,更学会了哄她开心。
说起来真正开心的还是朱开元也好,儿子也罢,都很尊重她的选择。
并没有将她关在后宫,给她足够的自由。
想走就走,这对白素素来说就是很幸福的事了。
哪怕是在现代呢也没有达到想走就走的程度。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的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看样子,这里的经济也很落后。”
白素素看着来来往往百姓穿衣打扮和脸上的神情就猜着了七八分。
“这里的土地应该不出货吧。”
若芳姑姑小声说:“她们可能长年吃不饱。”
白素素很惊讶。
儿子登基多年怎么还有这种情况?
赋税不是一年比一年少吗?
他在努力的减免。
“若芳姑姑,您看到了什么?”
白素素问。
“这里卖儿卖女的人不少。”
如果不是穷得揭不开锅,谁会卖掉亲生骨肉呢。
还有卖儿卖女的?
第668章 喜妞
顺着若芳姑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在一条不起眼的巷道口蹲着好多小孩子。
无一例外的是:头上都插了一根稻草。
“这些真的是要卖掉的?”
白素素心里很酸楚:这就是万恶的旧社会,人口当牲口。
买卖一直都有。
无论她想怎么提高妇女儿童的地位都无济于事。
在生存面前,人类都显得那么的卑微。
“夜七,你去看看。”
朱开元也是不敢相信,这里卖儿卖女的人还那么多!
说明了什么?
皇帝的光辉肯定是没有照在这些人身上。
“是,主子爷。”
夜七往那条狭小的巷子走去。
“老爷,您买丫头还是小厮,我这儿都有。”
一个中年男人喊住了夜七,指了指面前两个小孩。
夜七看时,都瘦瘦小小的,一双眼睛惊恐的看着他。
“你是他们的什么人?”
“我是他爹,老爷,我这两个孩子都挺乖的,您买下吧,价格不高,只求您给他们一口饱饭吃。”
说着中年男人抹起了眼泪。
那样子仿佛还很不舍。
“他真是你们的爹吗?”
夜七转头问两个孩子。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