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嘴小农女:嫁个猎户有肉吃(877)
外面看热闹的人听了圣旨则是暗暗砸舌!
良田百亩!
这一下就成了董老爷了啊。
有闺女的人家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就将闺女许给董老二了。
现在应该还来得及。
小董子掏了银子塞给向公公,向公公笑了笑收下了。
“好好陪同你爹娘几日,记得按时回宫当差。”
“奴才省得,奴才恭送公公。”
送走了向公公。
董家人都还感觉是在做梦。
“他爹,我们当真有百亩良田了?”
“是呢,皇上金口玉言,有良田了。”
这良田就在上河屯口边上离董家只有两里路,那是一个犯事的官员家的庄子,直接就划给了董家。
“石头啊,爹娘对不起你……”
想着大儿子受的罪,夫妻俩又眼泪长流。
“爹,娘,儿子是自愿的,您们不要这样想。”
幸好,他回来还来得及。
虽然苦了点,瘦了点,但是一家子都还齐全。
“柱子,去请大夫替爹娘好好看看病,该抓什么药就抓什么药,不要怕花钱。”
家里有百亩良田,佃一些出去收租子也够一家子生活了。
更何况,他这次还得了皇上的赏银百两。
给爹娘看病,给家人修房子。
“一定要修,修大一些。”
想了想,小董子建议爹娘将房子修在上河屯口自家的良田边上去。
村长听了这个消息竭力的挽留。
“董公公啊,这住家要讲究风水,你看你家在这儿住着多好,人丁兴旺风调雨顺,还发了大财……”
村长的劝说小董子不在乎。
结果,自家老爹却听进去了。
怕新的房子屋基不合适,坚持在原屋基上盖。
“盖大一点,以后柱子、石沙都要成亲,石英出嫁后也给她留一间屋子,想家了就回来住些日子,陪陪爹娘。”
“大哥,您真是太好了。”
十二岁的石英眼泪不停的留。
对大哥的印象其实不深,就只记得当年大哥抱着自己说要听话,要好好活着,他去给她挣钱买饼子,吃。
果然,大哥做到了!
第751章 董家
“董老爷和董太太的病需要好好调养。”
大夫是第一次上门。
在外面就听到人称呼董老太董太太。
这么个破败不堪的屋子称呼还这么高?
一进门,看见了小董子的着装就知道了原因。
当下自然不敢怠慢了。
认真的把了脉然后给出了建议。
“大夫,我爹娘这病?”
“哎,公公啊,他们这病有些年头您应该知道的,更多的,还是常年累月在脾胃不好造成的。”
什么脾胃不好啊。
就是吃不饱穿不暖呗。
吃不好身体不好抵抗力差,还有老毛病,能活到现在就已经是菩萨保佑了。
“有劳大夫费心帮我爹娘调养。”
小董子送上了二两银子的诊费。
“这是在下的份内之职。”
大夫嘛,不就是治病救人吗?
只要有银子,一切都好说。
事实上,也不是一次给这对夫妻看诊。
都是他们到镇上医馆里看。
拿上几十文钱买药都肉疼得很。
第一次拿了二两银子,说明啥?
说明这位董公公不差钱啊。
在皇宫里当差的,得罪不起!
就是瘦死的骆驼都比马大。
既然有钱,好好调养,他爹娘也能多活几年了。
大夫认真的开了方,小董子又让二弟将大夫送回镇上顺便将药捡了回来。
还让他记得买米买面买肉,再给妹妹买点花戴。
“大哥,阿英不需要戴花,阿英就喜欢大哥在家。”
小董子何尝不想在家呢。
但是他更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他得回去当差。
确定家人好好的,以后他会更用心的当差。
自己要努力,才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董公公……”
村长来了,他决定要好好抱紧这条大腿。
“村长大叔,您依然叫我石头就好。”
“这怎么好呢,会说我一大把年纪了没规没矩。”
“村长大叔,石头就是晚辈,是您看着长大的。”
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要怎么说,石头比谁都清楚。
一番话说下来,将一个村长说得心花怒放。
村长这次来是告诉他说村里男丁都愿意帮董家的忙,帮他们起新房子。
还不要工钱这种。
这话让石头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了。
八年前,一家子穷得揭不开锅,那时候村里有也几户人家日子过得不错。
别说帮衬了,石头去跪着求借一升粮都借不来。
如今,他得了圣恩,村子里的人就上赶着来巴结他了。
想想,真正是喜剧。
更让他明白,只有你站得高过得好,才能被人看得起。
对当年不借他粮的人家,小董子也笑脸相迎。
因为他也明白,自己并不是什么大官,就是一个内侍而已。
与人为善才能不结怨。
“如此甚好。”
小董子自然是明白的,他们帮忙,怕是需要自己家也要拿出点诚意来。
果然,村长就说了,有好几家人想佃点自己家的田去种。
“这事儿没问题,要找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家,交多少租子到时候按时交纳。村长大叔您是知道的,我爹娘都是老实人,弟妹年幼,我虽然痴长几岁但在宫中当差,行事多有不便,到时候还望大叔多多帮衬我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