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嘴小农女:嫁个猎户有肉吃(959)
王老太见状借口有事出去了。
她都不忍心看外孙女哭。
“大姨……”
想着要是……她就该喊婆婆了。
“秀秀,今年十四了?”
“大姨,秀秀下个月十五。”
要是大姨和祥表哥晚一个月走就好了。
她及笈就可以出嫁了。
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
“真快啊,都长成大姑娘了。”拉着小姑娘的手:“当年,我也是十五岁,卖身进了白家。”
高秀惊讶的看向大姨。
她知道大姨是小妾扶正的,伺候的是大姨父是一个很老的老人。
“那时候,只想能有钱救你外公外婆,能让你娘和舅舅姨妈她们活下来。”想起过往,王氏抹了一下眼泪:“好在,我不是一个有太多想法的人,这些年,日子也过来了,阿祥也长大了,还考了功名,现在即将当县令。”
“是的,祥表哥是很厉害的人。大姨也是苦尽甘来了,以后定然有大福气。”
“你这孩子,真是会说话。”
王氏不得不承认,秀秀不识字,但确实是一个好姑娘。
“这女人啊,嫁对了人也很重要。”
来了来了,说到重点了。
秀秀又羞又臊,心里忐忑不安。
“你爹娘也没有学问,在儿女婚嫁上可能并不太懂,你听大姨一句劝:嫁人,要看男方的家教人品,最好祖上三代都要看看。如果公公对婆婆好,那他们的儿子也差不了多少……”
不是,大姨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啊?
“还有就是嫁入男方后,你也要做你自己,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最好还是找机会多识几个字,好歹不当睁眼瞎。”
“秀秀啊,不管是你,还是以后你作为母亲,一定要记得大姨这句话:万万不可亲上加亲,表兄妹不能成亲。”
说了这么多,这才是重点。
“为什么,大姨?”
表兄妹不能成亲,秀秀的一颗少女心被击得稀碎。
“因为,表兄妹成亲会导致子孙早夭或生疾。”
秀秀张大了嘴。
“这是真的吗?”
“真的,我家大姑娘以前定的白家家规第九条就是禁止表兄妹成亲。她精通医术;而且,大姨这些年也留意过,确实如大姑娘所言,表兄妹成亲的儿女缘很浅。”
“这事儿我都给你外婆说了,想着我这走就可能是好些年才能回来,再见你时,怕是已经当了母亲,有些事儿也得教教你……”
高秀的心,早已碎成了八片。
大姨说了什么她都听不见。
只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做的那些衣服鞋子是送不出去了。
“秀秀,你是一个好孩子,我会让你娘好好给你找一门亲事。你往后在婆家,也别委屈了自己,记住了,你有一个表哥是有功名的,可以为你撑腰做主。”
“多谢大姨。”
眼泪就这么流了下来。
王氏明知道那是什么泪却假装不懂:“傻孩子,别哭了,大姨以后还会回来的,不用担心大姨。”
第821章 张家
小姑娘的心事王氏懂。
她很庆幸的是,儿子对表妹没有那份心思。
若不然,她就真成了棒打鸳鸯的那一个了。
在王家回镇上,王氏又张罗着明天去张家看白兴儿的事儿了。
“你这个姐姐也是个有福气的,张家人对她挺好。”
白德祥笑了笑。
在娘眼里,谁都是有福气的。
张家如今在镇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了。
顺子不仅在镇上开了药坊还去县城里开了一个,请了大夫坐诊,他完全就是东家了。
白兴儿生了三儿两女。
因为顺子会过日子,在镇上修了一个三进的院子,买了数十亩地。
再加上还要替白素素管理庄子收租子,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使奴唤婢的,也被下人唤一声太太。
张顺的爹娘都还健在,长子已经成亲生了一个软软糯糯的小孙女,白兴儿爱得不行。
上哪儿都带着的。
小姑娘两岁多,嘴巴子可厉害了。
任谁见了都要说一声乖。
王氏和白德祥到的时候,下人就去禀报了。
“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对王氏这个小继母,白兴儿从来没有喊一次。
因为,她实在喊不出口。
尽管知道当年爹娘闹崩是有原因的。
她也没办法叫一个比自己还小的人为娘啊。
所以就一惯的称呼您。
“阿祥见过姐姐。”
“姐弟之间,不必多礼,请坐。”白兴儿对下人道:“上茶。”
立即就有下人端上了茶水和糕点。
“今天您们来了,就在这儿留个饭。”白兴儿也是知道他们大约是来告别的,毕竟要离开了肯定,这一走都不知道猴年马月再相见。
“好。”
王氏倒也不扭捏:“姑爷不在家?”
“他昨天去了县城,说好今天午时回来的,不出意外应该也快回来了。”.
正说着话,就有下人来报说说老爷回来了。
“姐夫。”
白德祥站了起来。
“今儿是个什么日子,什么风将老太太和阿祥吹来了?”
张顺子很会说话,他知道白兴儿不会喊母亲,自己这个便宜女婿自然也不喊岳母。
一声老太太,走到哪儿都有理儿。
“我和阿祥不日将启程去西域,特来看看你们。”
王氏笑着解释。
“西域?”张顺记得什么时候听过这个名字。
“你当然听过,三哥家的小四不是去了那里吗?”白兴看向阿祥:“对了,你去那里和小四离得远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