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军的掌上娇(重生)(72)
她想见魏淮昭,哪怕是骂他两句。
而且万一、万一他真碰上要紧的大事了呢?
凝竹无奈劝道:“姑娘,他害你如此伤心,咱们还管他做什么?”
而且魏淮昭现在被关押在刑部,那刑部又不是什么好地方,姑娘怎么能去。
楚筠却摇了摇头,只道:“凝竹,马上备车吧。”
凝竹稍稍愣住,然后点头应下。她心道姑娘和魏公子接触的多了,那人到底还是对姑娘有些影响。
她方才吩咐时,竟也透出了几分那人的影子。
但凝竹还是提醒道:“奴婢听说刑部那儿不许任何人探视。”
昨日魏淮昭被关押后,刑部就没放进过任何人,听说连魏将军也被阻拦了。
楚筠想了想道:“去长公主府。”
宫里的事楚筠虽不清楚,但知道自己想要见到魏淮昭,怕是不太容易的。
可去了长公主府后,却得知云宁殿下她竟不在。
长公主府守卫的下人得过吩咐,自是认得楚筠的,因而客气解释道:“楚姑娘,殿下入宫了。”
楚筠忙问:“那殿下她何时回来?”
那人回道:“小的不知。”
楚筠犹豫了片刻,又问:“那我可否在此等等殿下?”
“这……”下人正为难间,服侍云宁殿下的侍女听见动静过来了。
“若是楚姑娘,并无不可。只是殿下昨日带着小郡主入宫,这几日应当都留在宫中,怕让姑娘空等了。”
楚筠叹气说:“原来如此。”
侍女问:“楚姑娘寻殿下何事?”
楚筠踌躇片刻,摇头道:“既然殿下不在府中,那便无事了。”
侍女见她要走,上前轻声提醒道:“听殿下的意思,这几日怕是天色不好。姑娘记得早些回府,切莫在外多留。”
楚筠些许惊讶,才回礼:“好,多谢姑姑。”
坐回马车后,她想了想同车夫道:“去祖父那儿。”
楚筠来时,楚梁易刚从外回来,正独自立于窗前凝思。
他些许意外,儿子虽常带孙女来看他,可芸芸几乎不曾独自前来找过他。
这么些年,因他心性转变醉心公事,对那孩子多有忽视。
孙女每回来见他时虽乖巧,却也有些生怯。
这两年卸下诸多差事,楚梁易分出心来,是希望芸芸能与他亲近些的。
但如何与小辈相处,早已生疏,也就罢了。
不过她这个时候来找他,是所谓何事?
楚梁易立即想到了自己方才正在琢磨之事。
不会是因那魏家小子吧?想到这个,楚梁易又难免有些不悦。
楚筠进书房后喊了声祖父,楚梁易嗯了一声。
她见祖父手边一摞书册,神色严肃,猜测是自己贸然过来打扰他了。
楚筠心中紧张局促,一时都有些忘了准备好的话。可都见到祖父了,又不能真一声不吭转身回府去。
楚梁易见孙女如此,忍不住先开口道:“站那儿做什么?”
楚筠眨眨眸子,忙去到祖父身边帮他倒茶,正好顺势说出了自己想进刑部见人的心思。
楚梁易目光移回,落到了孙女身上,心道果然是为了那个魏淮昭。
因为齐阳伯府的那桩荒唐事,楚梁易得知魏淮昭与赵家之事后,论私心只想让刑部的人多抽那小子两鞭子。
但也不得不说,此事是有些不对劲。
宴席当日他虽气极,但事后细想却有不通之处。两家婚事退后,他便让人盯着侯府和将军府,心中怪谲之感更甚。
那荒唐事暂且不论,不想转眼魏淮昭竟又杀了赵蟠?
姓赵的那老家伙今日在御前,颤颤巍巍险些一口气上不来。
赵家曾经并不看重如今龙椅上坐的这位,背后使过些手脚,亦替先皇办过不少糊涂事。赵家能在皇上登基后安然至今,已是那位宽仁。赵家心中有数,也算安分。
但无论如何,赵老毕竟曾教授过先帝一二,为孙儿上御前讨公道无可厚非。证据证词明晃晃摆出,皇上明面上自是不好轻怠。
好不容易才将人安抚送下殿去,请了太医在偏殿歇息。他倒是铁了心就赖在宫中了。
刑部上下皆是外戚一党,就是不知季家掺和其中所图为何。
大理寺少卿曾是他门生,寻常探视受阻,可若由大理寺出面亦非不可。
楚梁易本想着婚事既退,孙女就不必为此焦心担忧了。但看芸芸这模样,对那小子属实在意,不禁叹了口气。
“祖父?”楚筠见祖父忽然叹气,不免又拘束起来。
但没想到祖父竟直接让人去大理寺请了吴大人来,然后摆摆手让她随吴大人同去。
离开官邸时,楚筠心想,祖父原来还是疼她的。
刑部大牢外,魏槐晴抱着胳膊踱步,不时抬眸看上一眼,却忽见两辆马车在面前停下了。
从那辆熟悉的楚府马车上下来的,还真是她楚家妹子。
可时隔几日再见,魏槐晴却一时语塞,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自己也憋着一股子气,偏生还找不着出力点。
这一天天的究竟怎么了?
她那日一回府,就听说了齐阳伯府的事。爹原本气的要动家法,但二人私下说过话后又忽然转变了态度。她去问时爹并未多言,只说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