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作薄情手则(175)
皇宫里有时有很多秘密,有时仿佛又没有秘密。
上位者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下边人眼里,然后再加以无限揣测,谢冰柔都不知晓昭华公主是幸或者不幸。
这样成长环境很是压抑,难怪昭华公主想跟卫玄搞刺激。
也许公主迁出宫外,心情也会好一些?
然后没过几日,却又出了事故。
这一次死的人是宫外之人,正是与卫玄搞绯闻那个苏娘。
据闻苏娘是从高楼跃下,坠楼而死。可怜一个绝世红颜,却便这么香消玉殒,血流了一地。
谢冰柔还未亲眼见到卫玄的这位绯闻对象,没曾想居然就听见了苏娘的死讯。
坊间传闻,竟说卫玄逼死苏娘的。
据闻苏娘本是官宦人家出身,也是好人家女儿,若非出了变故,也不会沦落到章台烟花之地。
听说卫玄要替她赎身,纳为小妇,但苏娘竟严词拒绝。坊间有小道消息传闻,说因小卫侯私下替储君做了些暗昧之事,苏娘家人也为其所害。卫玄虽喜苏娘颜色,可苏娘却并不肯应他。
如此逼迫之下,苏娘竟坠楼自尽。
当然还有更黑暗向说话,有人说是因苏娘几次三番拒绝卫玄,惹得卫玄颜面无存,竟将一个风华正茂的妓子这么扔下去。
那些传言描绘得有鼻子有眼,栩栩如生。
本来卫玄还有些名声,譬如说他年少有为,才华横溢,还有一个美强惨过去,有一个令人无比怜惜的童年。
可一夕之间,卫玄名声便落至谷底,惹来许多非议之词。
甚至一些从前旧事也被翻了出来,提及他当年对吴王世子下手,手段十分残忍。
谢冰柔天天吃瓜,也隐隐觉得瓜味儿馊了。
从前是没有人提吴王世子那件事的。
因为这件事既涉及了储君,那么谁也不敢招惹太子。于是这件事过去便过去了,提及的人也没有了。
但如今却有人旧事重提,而且提及这桩旧事时,还极巧妙的把太子给摘出去。于是整个故事就成了很老套的话本。
太子身为上位者是白莲花,是听信谗言,妄杀忠臣。
如今卫侯年纪虽轻,却已展露暴戾之性,也不怎么干净。
这一切显得多么的不合理,谢冰柔也隐隐觉出了几分的不对。
且不提卫玄的本性,谢冰柔自然也摸不透卫玄本性,但她相信卫玄是个行事缜密,且极具自控力的一个人。哪怕卫玄本性不好,她也相信卫玄能好好掩住这个本性。
既如此,他又怎么会一夕之间便名声尽毁?
也许是因为卫玄太年轻了。他这个年纪,就位列九卿,能上朝议事,还得太子器重,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一个人若站得太显眼,就会遭受一些狙击。
虽然人若得势便会轻狂,但谢冰柔隐隐觉得,单单只是如今这般地位,卫玄是不可能满足的。
既然不满足,那么自然也不会轻狂。
当然这些事离谢冰柔很遥远,毕竟谢冰柔已经不在卫玄手底下做事。人都是善忘的,过了这么些时日,旁人也已经忘却谢冰柔曾经的张扬。
但谢冰柔心情却不免隐隐有些复杂。
谢冰柔本便惧卫玄,不过眼见如今卫玄落于下风,她倒想起卫玄的一些好处了。
譬如自己第一次向卫玄自荐,卫玄便大胆用了自己,算是很赏识自己。
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给了谢冰柔极大的方便和自由。
如今谢冰柔在元后手底下做事,感觉自己是一颗机械的螺丝钉,整日里虽忙得团团转,却再无那时顺意畅快的感觉。
还有元璧这桩事,无论卫玄有什么样动机,他确实立场坚定不移。
而且是卫玄亲手杀了元璧,倒让谢冰柔从这件事里摘出来,至少关注重点不在谢冰柔身上。
当然还有别的事。
就譬如这日常吃食,谢冰柔见着阿瑶总会送两样自己爱吃的点心。她本不该怀疑,可谁让谢冰柔是个疑心病重的女娘,于是总不免旁敲侧击。
阿瑶性子单纯,确实也没什么防备,于是也被谢冰柔套出了些真情。
芳姑入宫,据说也是托了小卫侯的关系。
谢冰柔也不知心里是什么滋味。
卫玄这么安排,也瞧不出有什么恶意,无非是自己吃食上舒坦些。这些不过是小事,也不算很大的恩情。卫侯似乎也没准备挑破,只是随意安排。
谢冰柔倒真有些受宠若惊了。
卫玄那样子的人,如若有心,必然会令人觉得事事妥帖,十分周全。
谢冰柔想到卫玄对自己善意,心情也很复杂。
这日阿瑶来得迟些,圆乎乎面颊上也似带着几分忧愁。
饭盒子里盛着的是鸡汤煨的银丝面,还有一碟干熏火腿片,一份冰镇山楂山药糕。
两人一起吃面,顺便聊聊天。
虽食不言,寝不语,但她跟阿瑶私下也没那么多拘束。
据阿瑶所言,芳姑担心小卫侯,故而心中郁郁,活儿也做得慢些。
芳姑是楚地人,也没掩饰什么,据谢冰柔观察应该也不是什么密探之类。
若芳姑当真出自传说中卫侯所统之麒府,怎么着也该遮掩一二,再把关系掩一掩。
芳姑只是受了卫玄恩惠,所以会还人情。
两人吃完面,对冰镇山药糕下手时,谢冰柔才问道:“还不知晓芳姑是怎样认识卫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