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之下[双重生救赎](78)
理性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缺点。
而杜修延,他是一个理性感性得到完美平衡的人,或许说在和苏溪这件事上,杜修延主动了太多次。
他一直在不问结果地朝自己奔赴而来,她也应该短暂忘记理性。
这一次,按照直觉出发。
下午苏溪和空气动力学的教授Hans约了科研助理的面试。
苏溪站在办公室门外,怀着忐忑而复杂的心情,总觉得当这扇大门打开的时候,就可以决定苏溪是否能在自己的学术和事业上迈出关键的一步。
接触空气动力学,是苏溪上一世从未有过的道路,但是如果苏溪还想在自己上一世接触上继续获得突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深吸一口气,苏溪按响了室内门铃,是并不吵闹的醒目电流声。
开门的Hans教授早已白发苍苍,但是精神矍铄,绿色的眸子带着淡灰色,谦和又睿智。
“(Su女士,你好,上学期我在课堂上见过你。)”
Hans原本是法国人,但是在德国接受了大学教育,并且在德国从业多年,德语很好,但是偶尔带有一些法国人将德语特有的温和口音。
苏溪颇感意外,伸出手与教授友好地交握一下:
“(您的课程对于其他学科的学生也同样有趣。)”
两人相互问候好之后切入正题,Hans教授苏溪去参观了自己的实验室。
去实验室的路上,苏溪目睹了走廊两侧展示的航空模型,以及课题组近期的活动通知和成果展示。
她从来都是在机械工程系和车辆系转悠,这一次全然置身于一个自己好奇了多年的领域。
空气动力实验室的保密程度比其他专业高一些,苏溪作为跨专业的学生,只能接触到边缘化的一小部分,负责做一些计算机模拟和受力分析等,但是她更多是做硬件的优化和测试。
进了实验室之后,Hans用耐心而礼貌的语气让苏溪为自己的实验提出几个方案的设想,在才是苏溪这次面试中最难的环节。
她对这个学科了解很浅,但是她深知Hans约见她是为了她的跨学科思维。
所以她依照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试着从机械改良的角度提出了三个方案。
只要有一个方案能让Hans觉得言之有理,offer就会立刻发放。
Hans静想了半晌,看着面前的小型涡轮和监控设备,不置可否地露出一个笑容,然后客气地说:
“(我们会把面试结果以书面的形式通过邮件的形式发给您。)”
苏溪点点头,深表理解,因为候选人肯定不是只有她一位,至少要见完所有候选人才可以敲定人选。
在走出实验室的时候,Hans淡淡地问了一句:
“(您认为您加入我们的实验组之后,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非常务实的问题,但是这是所有课题组的考量。
苏溪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论航空航天的知识储备,我应该比不过任何一个学生,我能带来的是跨学科的的思维视角,事实上,我也在试图寻找航天技术和汽车领域的技术交叉点,我希望这成为我未来研究的方向。)”
苏溪在叙述的时候还是有所保留,没有提及赛车这一茬。
Hans没有轻易做出评价,他赞许地点点头,眼中的笑容多了几分。
直到此刻,苏溪才半松一口气,因为她好像感受到了取得offer的希望。
面试结束之后,苏溪去了车队,将团队的设计方案提交,并且将自己接下来的工作都提前完成。
完善学校里的一切之后,她坐上清晨飞往米兰的航班,再从米兰转车进入摩纳哥公国。
为了不打扰杜修延的比赛状态,她将自己的行程进行保密,但是她一直在等待杜修延完赛的时刻。
苏溪在咖啡馆的露台上坐着,可以观看到城市里的赛车实况。
摩纳哥赛道是世界瞩目的市区赛道,位于摩纳哥公国,赛道最大的特点是极其狭窄,几乎没有超车的可能。
但是这也意味着,谁要是能在这样难度的赛道上,在不危险驾驶的前提下实现超车,将是精湛车技和极佳反应力的体现。
赛事期间,赛道周围的露天看台和建筑物内挤满的观众,一派全民狂热的观赛氛围,是只有在摩纳哥才能看到的独特风景。
杜修延之前在前两场比赛中都夺冠,所以这一次他被更多的媒体注意到了。
但是遗憾的是,在排位赛中,他并没有获得杆位,而是第三的发车位。
这对于冠军选手来说,这样的发车位并不差,但是如果是在摩纳哥这种特殊赛道上来说,由于超车太难,基本决定了他的名次。
而且此次上场的还有刚养伤归来的英国车手沃克,一个善于利用比赛规则,以弯道技巧著称的年轻车手,发车位是第二。
沃克这样的车手,驾驶技术和赛道表现并重,并且拿到如此靠前的发车位,会让比赛结果变得悬念没那么大。
苏溪面前的草莓冰已经融化了一半,她尽量让自己表现得气定神闲,但是她握紧的手心中还是生出细密的汗,还有自己面前已经融化成淡粉色的草莓冰。
她觉得杜修延在已经拿到足够积分的前提下,损失一座冠军好像影响并不致命。
但是这融化的草莓冰和她手心的汗都在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