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救命,将军又有麻烦了(342)+番外

这个“彩头”,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是何物,但有史以来,每一届夺冠者,皆是向公输家讨要了心中慕名以久的器械图纸。

公输家的图纸,可谓是价值千金不换,因为仅凭这一份图纸,但凡是悟透了,能够将它完整地做出来,基本上最后都能够名利双收。

所以,能够拿到“霁春匠工会”上的翘楚,是每一位工匠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正因为如此,要想成为“霁春工匠会”的翘楚、夺冠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竞争太大,唯前十者才能入围。

试想了一下,就如这一届“霁春匠工会”上,有上千件展品,最终只能有十件入围,这其中产生的竞争力之大,那就莫摆了。

千进十,十进一。

千品中,唯一人一器,能得翘楚。

这其中有些展品比较特殊,为避免投票的人看不懂其中内涵,所以会特地安排人在展品前给予讲解。

大型器械大多数功能,受限于场地,不能一一在展场上展示,所以说,配备了人员跟别人详细介绍,也是为了能够拉拉票。

能出现在这里的商贾们,都七国中混得开、又关系网拉得大的人,他们都十分精明,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

所以想将他们手中攥紧的“春赏银钱”装入自己的囊袋中,没点特别之处,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如悟觉寺的住持弥苦所言,这些商贾都是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人,他们虽然都被郑曲尺所打造的盘龙马车给吸引住了……

那豪华的配置,那奢华的享受,也顶级的外观,那……总之,看着好不一定是真的好,它还得有真正的实用价值。

他们有部分人冲动“消费了”,但还有一部分人仍保持着谨慎态度,跟介绍人询问各种问题。

“这位匠师,请问这辆马车,是你设计制造的吗?”

“对啊,方才问那两位,他们说是一位叫阿青的人设计的,你就是那位阿青吗?”

“你们是邺国的工匠吗?还是说,你们只是被邺国重金挖掘过去的匠师?我还真不信,邺国的人还能有这样的工艺了。

郑曲尺被团团围住了,她见这些商贾来势汹汹,就跟饿食的绿眼狼似的。

但她也不惧场合,此刻当然首先得要先否认自己的身份。

因为在“霁春匠工会”上,匠人是不能主动跟商贾推销自己的展品,这讲究的是一个自愿自主下投。

一旦暴露了自己的展品工匠的身份后,轻者就是扰乱会场秩序,没有遵守“霁春匠工会”的规矩,重者容易被有心之人坑卖,最终造成重大损失。

要知道,奸商奸商,也不是喊着玩的,无奸不商,没有“霁春匠工会”在背后操纵运作,普通工匠直接跟商贾谈生意,坑都会被坑死。

要说,“霁春匠工会”这个中间商的声誉,在业界向来是杠杠的。

“你们听错了,我不是叫阿青,不过这辆盘龙马车有何问题,我都可以回答你们。”

“我们就是邺国的工匠,不掺任何假。而这辆盘龙马车也是邺国工匠设计、造制的,全程没有任何别国的工匠协助、参与!”

她舌战群商,只当自己是一个答话工具人,解答着他们的各种疑难杂问。

只听完她自称是“邺国工匠”,一众商贾全都难以置信,甚至不少人如冷水浇头,不复先前激动热情的心情。

邺国工匠造出来的东西是个什么样,他们这些来往各国买卖的人,还能不清楚?

第178章 都拿来吧

“本来还以为是咱们看错了,或者是邺国窃取了别人的图纸,仿造的赝品,你要说这是邺国工匠拉锯、开榫打卯、雕刻到成型,咱们还真就不信了。”

“散了吧散了吧,这辆马车估计就是徒有其表,说实话,方方一瞧,切割整齐,接缝严密,连工艺堪称一绝,连咱们这些老江湖都险些被骗了。”

“糟了,我的春赏银钱啊,哎呀,我怎么就这么冲动,给他们邺国的工匠投了呢!”

周遭的人,一个个都全然变了脸色,有道是,六月天说变就变,可他们却比六月的天更善变。

不久前还如获至宝一般围挤上来,转眼之间,却尽是唾弃侮辱,就好似“邺国工匠”就该被钉在耻辱柱上,永远都不被看好。

史和通跟牧高义自知外人对邺国工匠的看法。

但是,从一开始的吹捧、追着投喂“春赏银钱”,到如今自觉受骗的商贾,翻脸不认人,尽极挫词诋毁轻蔑,他们的脸顿时涨红,只觉羞耻又尴尬。

但是现在的情形不容他们默不吭声地承受,两人赶紧上前,慌忙解释道:“不是,你们再仔细看一看,它不是徒有其表的,它不仅能载人,还有跑得飞快啊!”

“对啊,你们只要坐上去试一试,肯定就会有不一样的改观了,我们虽然是邺国工匠,但邺国工匠,也不一定就……”

就是代表差啊。

永远的低人一等,永远存在的偏见,几乎要生生将邺国工匠的头颅与背脊给折弯了。

“呵,别把咱们当傻子了,这若不是剽窃别国工匠的图纸,那么就肯定是个花架子,打造得这么豪华特别,是光将心思花在外型上了吧。”

“这么重的车舆,还分为上下两层,还四个轮子,且前后轮子大小不一,就光瞧这辋这般细,它能跑?怕不是只跑出一里地,就整个招架不住散框了吧。”

“就是,好看有屁用啊,好看的木器多的是,隔壁展台那一座转角书楼,岂不更加奢靡,还有那机械群鸟归巢,静动结合,不是更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