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赞叹了一声。
驭马之人,蔚垚不放心别人,他们为防止有人在马匹身上动手脚,连马都自备了,自然驭车一事得由他亲自操刀,遵从将军死令,守护好夫人的安危。
其余的商贾就站在上方广场的栏杆处看着,只见下方的马车载齐了人后,驭夫开始驱动,然后马车便在他们的注视下成功跑动了起来。
有人讶道:“还真能跑啊……”
“这话说的,这是马车,不能跑,叫什么马车?”吐槽的人也不少。
“嗳,你抬什么杠,我的意思是……它还跑得有模有样,既没晃摆得厉害,又没要翻车悬倒的架势。”
“你们快看,要进林子了,我先前就奇怪,这车怎么四个轮子,轮子还前小后大,如今你们看,这马车四轮竟可以转向,还是如此轻便顺畅,简直就如同临水之鱼摆尾一旋,灵动自在。”
“这……真能办得到?”
“我们的马车,要这样打急转弯,肯定有翻车之虞吧,我的车子还是最大造车国北渊,花了大价格买来的,可看起来却还没有这辆盘龙的十分之一灵巧。”
“是啊,我就奇怪了,它跑在这小石子路上,怎么车身不是左右摆动,反而好像是上下弹动,但仔细观察,车舆在弹动时,整体极快地又恢复了平稳……”
他们看得惊奇连连,七嘴八舌讨论个不休。
因为他们跟马车的距离不算近,在他们眼中,正正好能够将盘龙马车整体的变动尽收眼底,但又因为距离的缘故,细节变化,只观其动了,却不解其为何动了。
疑问萦绕在心底,直引得他们的好奇心像猫爪一样挠个不停。
“对啊,我方才就看出来了,车子的底盘构造与其它马车不同,它下面有用板子遮挡,还有个木盒子的东西在,总之是我从未见过的样子,看起来就很难,更别说做出来了。”
“你说,将车子做成船型,他们这么做会让马车跑起来更平稳吗?”
“我哪知道,这得找船工问一问才知晓,不过,我现在很想知道,车上的人感受如何?他们是不是特别惊喜,还是特别惊吓啊?”
“就是,刚才下坡的速度,简直惊人,我看着就心惊胆颤的,生怕下一秒就看到翻车的场景,可是,它却牢牢地抓紧地面,这是怎么做到的?”
“当世真有人能够打造出这般厉害的马车?灵巧、轻便、舒适华美、运行平稳、速度不俗,又可几用,爬山下坡,拉货载人,应对各种路况自如,尤其改动的四轮马车,在于转向不再如以往那般笨重,只懂直行……”
他们倒吸一口气,牙关打颤道:“你们说,这辆盘龙马车,如果真能够通过那一道道难关,回到咱们这里,那我们岂不就是……”
后悔了,他们心中此刻产生极大的后悔了!
仅只是看着它走了一半的路程。
或许,这就是郑曲尺宁愿不要轰动的票数,也要截票,将这些商贾拒之门外的理由。
她能够平静地任他们嘲笑、鄙夷而没有愤怒,便是要叫他们在此刻为他们的傲慢、嘴损以及对邺国工匠的偏见,深刻牢记下这一次的教训。
他们邺国也有好的工匠,正如其它国家也有水平差劲的工匠。
第182章 入围前十
马车之上,七人分别左右坐下之后,就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之间没有一人先开口说话。
之前在露天宽敞的地方不显,但一旦一群陌生的人被放在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当中,就有一种无形的拘束感形成。
社牛还得数郑曲尺,她率先打破沉默。
“诸位,敢问这坐垫如何?我让绣娘以牛皮缝制了填充物,坐感软中带硬,硬中带软,特别适合长途跋涉的路途。”
金月立马找到了共同话题:“这里面放的是些什么啊,你别说,这垫子坐着,确实比其它马车的坐垫要舒服多了。”
他屁股抬起来,又用力坐下,反复几次试验感受。
里面是椰棕、棉布层与棉花,耐用又扎实,不但久坐不塌,支撑性更是杠杠的强。
郑曲尺当然不会轻易告诉他们:“材料啊,暂时得先保密。”
这时,木熹熹看着座位中间,放置茶几或果盘的那张小案几:“这不是茶几吗?它怎么好像可以任意地推拉啊?”
他扯着案几加高的边缘,当作拉手,朝外扯动着。
“这是一个临时办公或吃食的小案几,但若是累了,夜间只需将它这样拖拽出来,靠在另一边座位上固定,再将这些可拆卸的坐垫放置上去,就可以平躺下来睡得很好了。”
折叠板,加上滑轮的设计,在现代很普遍,但他们却是第一次见,纷纷惊叹不已。
“有趣,太有趣了,这样用力一拖,它就整个滑出来了,还能当床板用,我看看,全部收放进去,案几只有一尺(约 30cm)公分,但一旦拉开,却能够躺下我一个大男人的身高。”
“对,夜间寒露、荒郊兽袭、暴雨风雪,人自然留在马车内更安全,底层车厢它不仅能坐下八人位,还能睡下不少人。”
“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一根木头架在座位上?”
“有时候车上的人难免遇上险况,比如被追击,马车受损急刹,或者撞上什么东西人仰车翻,这时候人只要牢牢抓紧它,就可以稳住身形,极大程度减少伤害。”
他们就像进入宝库探宝的孩子似的,这里摸摸,哪里碰碰,十万个为什么萦绕在心头。
他们几人,在车上的每个角落都搜寻了一遍后,忽然打开了车窗,见马车已经行驶了一段路程,可这过程中,他们深陷好奇探索中,竟没有察觉到特别大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