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秘书决定辞职(127)
柳亦久一个人生着闷气回到家里,后来沈康时回来,两人互相都不说话,静悄悄地开始了冷战。
虽然两人没有选择开诚布公地谈论这个话题,但毫无疑问,他们的心里都明白,有什么事情正在悄然改变。
柳亦久不知道的是,由于他自己身上还没有洗清的学术污点,除了对他现有学术水平的质疑和连带沈氏受到的名誉危机,还有更大的舆论风暴在暗地里酝酿着。
他此前借助这出众的外形和言之有物的谈吐,在公共媒体上做科普效果不错,聚集了一小批粉丝。虽然没有非常广泛的大众知名度,但也算是行业名人。
柳亦久年少时确实是因为对历史文化有兴趣才选择了这个行业,但后续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后来发展自媒体也算是围魏救赵,带着他自己有些知名度以后才开始在学术圈里有一席之地。
实际上专业人士看来,那些科普内容不过是拾人牙慧,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成果少得可怜。曾经大家并不点破,如今算是墙倒众人推了。
而学术不端的风波袭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那些妙语连珠的文稿真的出自他自己的手笔吗?
大家开始从蛛丝马迹中寻找捶死柳亦久的证据,真真假假的议论甚嚣尘上。早早就被他们扒出了曾经的代笔不说,更是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柳亦久很年轻就出国读书,因为家庭变故的关系,他为了快点出去,少不了找了些关系、走了点捷径。
这些也被网友一一找出证据,开始扒他出国手续是否正规、申请学校资格是否满足。
他以前共事过的同学同事也出来吐槽,从学术能力进一步上升到人品问题,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在互联网的角落里翻滚,论坛里“818柳亦久的真实背景”的高楼盖了几千层。
柳亦久哪里会不在意这些声音,他既不敢面对,又忍不住不停地去关注,昼夜不休地刷着那些爆料贴,一会儿想办法删除,一会儿又看得火冒三丈披马甲上去对骂。
柳家也当这是件大丑闻,本来缓和的关系又开始隐隐约约出现裂痕,柳家的老爷子也在考虑将柳亦久这枚“弃子”捡回来的收益能不能抵消他带来的负面舆情。
柳家在媒体的门路有限,对删帖的事情鞭长莫及,柳亦久求情也没有用。他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人脉处理,只能凭借沈氏的公关能力把新闻压下来。
可他还没有真正和沈康时结婚,名义上成为沈氏的一员。沈氏的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的老油条,未尝没有察觉到沈柳二人之间不寻常的冷漠,因此做事做一点留一点,总是不让柳亦久满意。
沈康时根本不知道这些,他近期别的事情有些推进受阻,也忙得有些焦心。
沈氏一直想进军影视娱乐业,之前捧徐应、做电影、以及和品牌媒体的合作,都是按部就班地在推进。
如今新人捧了几个,电影拍了几部,后续却有些阻力。
电影要大卖,进院线的排片很重要。沈氏期望合作的是院线占比极高的新影集团,只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后续排片安排话语权能高不少。
对公的合同一早就在推进了,可是进行到最后关头,需要大佬点头的时候,却迟迟没有下文了。
沈康时了解到是新影这块业务一位高层不太配合事项推进,一边表示可以后续合作,一边又态度暧昧,没有实质性的合同进展。
但这中间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却并没有人知道其中关窍。
沈柳两人处于漫长的冷战之中,一个操心着舆论,一个操心着工作,谁也不知道对方在忙些什么。
柳亦久焦虑得不得了,想找些借口主动向沈康时示好。还有些不能明说的原因——自然是他想获得沈氏在媒体运作能力上的资源倾斜,能帮助自己洗刷黑料。
可有什么事情此时又能让两人不计前嫌呢?
两人虽然住在一个房子,可各有各的房间,各有各的事情要忙,有时一连几天都见不上一面。
好在沈康时作息规律,一早就坐在餐桌上吃着准备好的早餐,一边简单浏览手机上的事项。
柳亦久难得也早起收拾妥当,趁着早餐这会时间坐到了沈康时旁边。
沈康时一愣,两人颇有几天没打过照面、没说过话,他像是忘了房子里还有这么个“未婚夫”一样。
“康时,没休息好?”柳亦久既然是来示好,自然是放低姿态。
沈康时确实有些睡眠不足,集团内换血还没有完成,很多事情他如今必须亲历亲为,更别说这年度开始拓展新领域,肩上担子很重。
见柳亦久温言软语关心,他心中本来冷战时赌的那一口气便也消散得快,好整以暇地等柳亦久继续说话。
柳亦久措辞半天:“康时,我们俩订婚以后,还没有去看望过爸爸……”
原来是这事,柳亦久不说,沈康时倒还想不起之前在柳家碰的一鼻子灰,可以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沈康时声音里是大大的不愿意:“下回吧。最近没有空。”
柳亦久明显不愿意就这样放弃,打算软磨硬泡:“爸爸现在醒了,他一定也很期待我们……”
沈康时烦躁地拨弄着手机,任凭柳亦久在一边啰啰嗦嗦编造着理由。其实柳亦久那个疯疯癫癫的亲爸,恨姓沈的恨得要命,期待见到沈康时——也亏得他找了这么个烂借口。
张秘书的工作消息弹出得很是时候:“沈总,何总下周可以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