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芳菲(19)
太太脾气随和不假,但许多心里话,大太太宁可憋着,亦或是与早就荣养在外面的孔妈妈说,也不会告诉她们这些丫鬟。
一旦碰触到太太的底线,下场必定凄惨。
宝莲忙不迭出去回与了闵芳苓。
闵芳苓得知此信,心中郁结大解。
第二日也果然按照大太太的吩咐进了厨房与宫妈妈学习。只是没多久,闵芳苓便感到力不从心。
宫妈妈倒是客气,却客气的疏远冷淡。
反之,闵芳菲却如鱼得水,宫妈妈不但热情有加,且教导时也尽心竭力。
闵芳苓暗急在心,又无计可施。
这样转眼到了老太太大寿的前夕,闵家上下忙碌异常。闵氏一族的族长是住在前街的三太公。三太公德高望重,与老太太是平辈,但稍长几岁,老太太往日若是犯了糊涂,也唯有这个三太公能压一压她。
这次三太公已经打发了人来说,老太太寿日便不过来了,只叫两个儿子过来吃杯水酒。
为这,老太太心里不大高兴,二太太雷氏上前卖乖的时候反被训斥数句。
别人可以躲,唯独大姑娘不行,老太太拘着她在跟前陪着,连吃口茶的闲也不得。
这日傍晚,芳菲亲手调了一碗新鲜的蔷薇?与大太太。
厨下的规矩,面儿上考校的是手艺,底下讲究的是学问。
芳菲接触这行的时间太短,底下的猫腻一时半会儿未必闹的清楚,可面儿上的情分却不能丢。
这碗蔷薇?酸甜可口,是早先采了新鲜的蔷薇,去芯儿上的白蕊,将蔷薇花密密麻麻铺在罐子底,以白糖覆盖。腌上数日,待甜味浸透,再用竹筷子不时翻转。
吃的时候,用文火熬制的鸡汤略勾芡,不但保持了鸡汤的鲜美,且酸甜可口,蔷薇芳香馥郁。
大太太这几日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没有胃口,宫妈妈便教了芳菲这个开胃的好法子。
半碗蔷薇?下肚,大太太果然十分受用。甚至又多用了两块核桃酥,喜的宝莲连忙嘱咐厨下,明儿仍旧上这个蔷薇?给太太开胃。
“真是难得你这个心思。”大太太笑望着庶女:“等忙过这一阵,我与老太太商量,带着你和你大姐姐两个去庵里住上一阵子,一来松快松快,二来……也叫你和邹姨娘见个面儿。”
闵家并没有自己的家庙,不过对富春周边的这些古刹名寺都是敬重有加,逢大节日,都有献礼。
就好比老太太这次过寿,闵家便捐了一千两灯油银子。
那些主持,尼姑,道姑们,每每见了闵家的人,都像见了亲爹亲娘一般殷勤。
芳菲自然愿意和大太太出门逛逛,遂欣然答应。
就在这时,门外云雀冷着脸儿匆匆走了进来,看也不看坐在旁边的闵芳菲,只是微微倾身,趴在大太太耳边低语。
芳菲就瞧着大太太的笑意渐渐消失在嘴角,紧接着就是无比严肃的神情。
饶是芳菲耳力好,也不过隐隐约约听见“大老爷”几个字。
******
☆、第14章、父女相见,却无温情
闵家能被称之为“大老爷”的,除了闵芳菲的父亲闵朝宗,再不做第二人联想。
难道是京城出了变故?
芳菲记得前儿三太公家的女眷们过府来吃茶的时候,老太太还满心的遗憾与众人解释,说大儿子公务繁忙,皇上身边离不开他,今年老太太大寿是回不来了。
大伙儿听老太太这样解释,无一人敢菲薄闵朝宗不孝,反而要百般的奉承闵老太君,夸赞大老爷在朝廷得用,是闵家的骄傲,也是闵氏一族的希望。
怎么话才出口没两天,大老爷就回来了?
芳菲下意识往门口张望,大太太已经回神,正要吆喝芳菲回去,不料院子外已经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
这个时候再叫闵芳菲出去,便已经不合适了。
大太太忙道:“云雀,你暂且领四姑娘去隔壁的抱厦里坐坐。”
大太太的正室连着一间小小的抱厦,十来步见方,临南一面大轩窗,甚是明亮。往日用了湘妃竹帘半卷半掩,细密的阳光洒进来,却不强烈刺眼。
芳菲见那临窗的席子上摆了迎枕、蒲团,不敢擅坐,只挨了榻边的绣墩歇息。
云雀连茶也顾不得上,挑了帘子早折返回去。文鸢侍立在芳菲身边,心下忐忑:“姑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蔷薇?是她撺掇着姑娘做的,万一姑娘受此牵连,她于心难安。
芳菲侧耳听了听,果然,外面已有脚步声,且是大太太亲自去了门口相迎。
芳菲将食指放在唇边,示意文鸢不用声张,继而又指了指外面,让她细细的听动静。
文鸢只好按捺下烦躁,与姑娘一并做着“雅贼”。
门外,大老爷闵朝宗褪下细锦墨斗篷,赶了一路,他早就是又饥又渴。忽见桌上放了半碗汤,便笑道:“这是什么?”
大太太早打发了一干服侍的丫鬟,亲自上前道:“是四丫头见我胃口不香,特意做了这个蔷薇?。老爷若喜欢,我这就打发下人另盛去?”
大老爷猛听“四丫头”几个字,略略失神。
半晌,才迟疑道:“是……芳菲?”
大太太面色不改,但心中却早已嗤笑。
老爷啊老爷,你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快不记得了吧!
老太太口中,你是闵家当之无愧的孝子贤孙,可是,待自己的亲生女儿呢?与陌生人相比,又有什么分别!
大太太淡笑道:“可不就是芳菲这孩子!自己亲动手熬的,眼下规矩学的极好,连老太太也是时时盛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