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芳菲(222)
“此人在京中还有什么亲眷?”
“听说还有个妹妹。”
崔栾立即道:“将人请来。先不要吓着对方,只说闵云凯偶感风寒,要她们接回去住几天。”
大夫一听,略有为难:“大人……这怕是不妥吧?就算闵家将人接了回去,可没有医治的办法。闵公子还是死路一条。”
崔栾冷笑:“我管它妥当还是不妥当!只要书院保住清誉,闵云凯死活与我无关。”
此话一出,偏堂之中无人敢反驳。
在崔家,崔栾就是唯一的主子,他的话和圣旨没什么分别。大夫拿着崔家的银子,也不好不为崔家办事,于是连忙用了针。叫闵云凯的脉象瞧着不是太过骇人。
学中人心惶惶,大伙儿都瞧见闵云凯“噗通”一声倒在地上,也不知道此刻是死是活。
有人立即想到闵云凯今日与同屋的赵智诚走的近。
赵智诚一年前进了书院,听他自己说,他是川北将军赵武远的儿子。
这学里没什么人和赵家有关系,不过见钟赵智诚出手阔绰。虽然次次落在“差”榜里,却还是游刃有余,靠着交友广泛,在学里并不受委屈。
大伙儿有人提到他,立即想到了闵云凯前不久的异样举动。赶紧寻人。
可说来也奇了。找来找去,愣是把一个大活人丢了。
先生们听说此事,都觉不妥,连忙告诉给崔栾。
“这个笨蛋,明摆着赵智诚下了圈套,他还敢往里面跳。”崔栾不由后悔自己因当初贪银子收下赵智诚,可事已至此,还是先救闵云凯的命要紧。
芳菲闻听消息时,还只当是李府的人逗她。等见了崔家的管事,又瞧着李老太爷满脸凝重,芳菲这才相信:“三哥怎么会病了?”
崔管家忙赔笑:“听说闵公子来京的路上就大病过一场。姑娘不知道,我们学里功课多,辛苦劳累,闵公子一时吃不消,累倒也是常有的。”
芳菲并不愿去见:“老爷、太太在行宫,就算要将人接回来,也要等他二位的意思吧?”
芳菲总觉得眼前这个崔管家眼睛里带着算计,好像不大稳妥,所以并不急着去接人。
果然,崔管家一慌,露出了破绽:“闵姑娘,这病情急迫,要是拖延下去……公子将来救治无望,可怪在谁身上呢?”
芳菲笑道:“刚刚崔管家还说,只是略染风寒,并不要紧。怎么转眼就成了救治无望?难道里面还有什么别的隐情,崔管家却没告诉我们?”
崔管家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只好赔笑:“我这也只是多担心。”他见闵芳菲不是好相与的,只好将目光转移道李家老太爷身上:“学里人手有限,分不出多余的大夫、小厮照顾闵公子。要是能移送到家里来……只怕痊愈才快。
***
☆、第160章、想方设法,推卸责任(二更)
李老太爷对于女婿的庶出子没什么好感。把闵芳菲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女接来家住,已经是李老太爷的极限,要是再弄个病重的“外孙子”,李老太爷不敢担保自己有那样的好脾气。
崔栾是什么人,李老太爷稍有耳闻,亦正亦邪,和先帝关系匪浅,与新君也是过从亲密。
崔栾没有行宫伴驾,这件事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李老太爷倒是能理解。先帝和崔栾那点风流韵事已叫人腹诽不已,新君住在行宫,单单将崔栾留下,也是为堵悠悠之口。
崔管家见李老太爷不吭声,自然着急,大人还在家等消息呢,要是自己没将此事办妥,下场只会更惨。他忙赔笑道:“老太爷要是不放心,就打发个人跟我走一趟,看闵公子究竟是高烧,还是别的病。我们大人也是一番好意,怕耽搁了公子。”
芳菲不愿见李老太爷左右为难:“老爷子,我和表姐出来也有段日子,家里只剩下管家,恐怕不妥。既然三哥需要静养,我就想和表姐先回去,将人接到家里慢慢调理。”
李老太爷见芳菲这样识大体,十分满意:“可就是委屈了你们姐妹。”
芳菲笑道:“老爷子何必说‘委屈’?我们在府上叨扰这些时日,已经过意不去,等三哥养好了病,再叫他来给您老请安。”
李老太爷也不强留,只是叫自家两个管事亲自护送芳菲去崔翰林府上。临出发前多留了个心眼,吩咐人请了两个杏林高手随行。
那崔管家暗中叫苦,却不敢流露在脸上。
芳菲一面拜托周粟乔打包行囊,一面坐车来至崔家。时间已是午后,学里照旧传来朗朗书声,芳菲戴着帏帽,几个丫鬟紧紧簇拥着她,在崔管家引领下。径直往里走。
闵云凯早被移入前宅的客房,崔栾这人心机深沉,早在闵家来人之前,就请了七八个大夫来会诊。这些大夫收了崔家的银子。即便不是风寒,也要说成是风寒的症状。
芳菲聘来的杏林高手与他们多是相熟的同行,一见这场景,不想惹上麻烦,便昧着良心,收了芳菲的银子,却和这七八个大夫口径一致:
三少爷是小病,回家静养就好。
芳菲打量一圈,也没见崔家的主人,心有不悦:“来了府上。好歹也要给崔大人行个礼吧?”
崔管家心虚,连连推辞拒绝:“我们大人公务繁忙,并不在家。不过闵四小姐尽管放心,家中已经派了人去禀告大人,这不。大人请了几位郎*同会诊,就怕耽误了闵公子的病。”
崔管家一使眼色,其中一名大夫忙笑道:“小姐不必忧心,闵公子确是偶感风寒,并不是什么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