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芳菲(28)
远远不及长女的大智慧。
“老爷已经笃定主意送芳华进京?”
大太太冷不防道:“只怕事情并不顺利,二弟妹几次来我这里探口风,她们二房也盼着送了芳蕤那孩子去京城试试运气。”
闵朝宗听罢冷笑不止:“你可真是糊涂,不是我这个做大伯父的说话无情,二丫头再好,身份却难出头。更何况……昨日她有心为难芳菲,那点不入流的小动作,在家里使使也就罢了,放在外面,只怕要叫人啃了骨头,反不知是怎么死的。”
闵朝宗早瞧出了闵芳蕤和闵芳苓想要联手陷害四丫头,对两个侄女的小气量十分鄙夷。
这两相比较之下,大女儿的光明磊落越发明显。
外面有人来报,说旬阳知府大人派人来请。闵朝宗忙换了衣裳去应酬。大太太与闵云泽恭恭敬敬将大老爷送出颐心堂,闵云泽原想留下陪母亲说说话,可今日学中有先生预备考校功课,大太太也不敢耽误儿子前程,遂催着打发了他出门。
宝莲亦步亦趋的跟着大太太,见大太太神色不定,也不敢惊扰,远远冲廊下那些侍立的小丫鬟们使眼色,众人都是屏气敛神,不复往日欢声笑语。
“你去瞧瞧四姑娘做什么呢!”
宝莲得了吩咐,转念一想,低声问道:“可是叫四姑娘来一趟?”
大太太迟疑,良久:“不必,只说我近来受了风,头微微发热,叫她得闲,做个抹额与我戴。”
京城的人流行做抹额,可在富春却没多少达官显贵家的夫人太太弄它。加上已经是这个时节,大太太忽然交给四姑娘这样的差事,也不知用意为何。
宝莲百思不得其解,又不能问,只好闷闷的来红叶阁寻芳菲。
谁想芳菲用过饭,早去与老太太请安。兜兜转转,最后却是在大厨房后面,宫妈妈歇息的小跨院找到了闵芳菲。
“哎呦,我的好姑娘,你可真叫我好找。”
宝莲撑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小跨院中间的凉石板子上。
芳菲腰间兜着围裙,一副厨下娘子的打扮:“你来的正巧,我刚刚与宫妈妈学了一道菜,你且帮我品尝品尝。”
宝莲根本没有心情,才要开口回绝,靖童已经端着东西走了出来。宝莲的目光自然而然被那碗红焖油亮的烧肉吸引去。
一块块红肉摆的整整齐齐,像长城似的。肉皮儿弹性十足,五花肉肥瘦相间,看着就口水四溢。碗中还有许多辅料,就好比那板栗,早渗透进了汤汁,瞧着就酥烂香甜。
宝莲不觉吞了吞口水。
芳菲笑道:“快尝尝。”
宝莲便也不再客气,足足连吃了四块才肯罢手:“姑娘这烧肉做的实在香。只是,吃着却与往日有些分别。姑娘有什么妙法儿,说出来,也叫我长长见识。”
原来,大厨房偶尔也会做这样的菜,只是大太太嫌它油腻,多半都赏给了身边的丫鬟们。
宝莲是大太太身边一等一的人,吃红烧肉的机会不在少数。唯独像今天这样痛快过瘾,却还是第一次。
芳菲忍不住笑道:“那算什么妙法儿!不过是多加了冰糖,用些醪糟汁。和宫妈妈的手艺比起来,还逊色的很。”
这个时候,宫妈妈已经洗净了手从前面大厨房进了跨院,刚巧听见芳菲此言,宫妈妈立即裂开嘴笑道:“是四姑娘聪明,一点就透。可惜大太太不爱这等油腻的食物,不然预备出来做午饭,可不正好?”
宝莲心思一动,忽然计上心来。
☆、第21章、一碗烧肉,口腹之欲
大太太去闵老太君那里请安,三个孙女都在屋子里逗趣。许是昨儿的家宴办的甚是体面,闵老太君心情不错,正与闵芳华说着,待暑热的时候,她便领着几个女孩儿去乡下庄子上避暑。
“给老太太请安。”
闵老太君脸上泛起笑意:“大丫头,还不快扶着你娘坐下!”
闵芳华连忙来至榻下,挽着大太太的胳膊,亲亲热热坐在闵老太君下首位的椅子上。
闵芳蕤和闵芳苓眼皮低垂,并不与闵芳华争抢,乖觉的站到了老太太身后侍立。
“你来的巧,我们正说要去庄子上避暑。”老太太笑道:“往年都去白马庄,那儿的景致总瞧腻了,三个丫头商议,不如换个去处。”
白马庄是闵家的田庄,并不出产十分好的粮食,却因为靠近富春的一处古迹而声名鹊起。每年暑热时节,那白马庄附近聚集的都是去避暑赏古的富贵人家。
今年因为闵朝宗闲赋的缘故,闵老太君怕听见闲言碎语,所以有意避开白马庄。
为闵朝宗卸任户部官职的事儿,老太太与大房夫妻俩没少怄气。却也知道木已成舟,只好忍着。
大太太哪里猜不透闵老太君的心思,忙赔笑道:“儿媳有个庄子在京河,那儿水土肥美,生的瓜果蔬菜极好。老太太若肯赏脸,儿媳就先打发人去收拾收拾。”
儿媳拿自己的庄子接待婆婆,说出去,别人也会夸大太太贤惠孝顺。老太太十分欢喜,当下便应了。
众人说说笑笑,不觉间就到了午时。
闵老太君喜欢几个女孩儿围在身前说笑,又想着近些日子,大太太为了她的寿辰没少忙活,便一并留了她用午饭。
“这四丫头也奇怪,早起请安,说有件要紧的事儿去办,等了这许久,左右不见人回来。”闵老太君想着几个姑娘都在,唯独不叫闵芳菲说不过去,便要打发身边的丫头去找。
闵芳蕤忙接口笑道:“老祖宗许是不知,如今大太太派了四妹妹在厨房的差事,那丫头心思细腻,办事也果断,雷厉风行,早听说,她在里面办了好几件体面的事儿。这个时辰,怕是被什么绊住了手脚。老祖宗不妨先用午饭,等我们几个姊妹下午得了闲,再去解她的围,岂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