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行必有我夫(2)(89)
白衣男子呆了一下,怅然喃道:“我也不知道她如今是何种装扮性别……”
少女格格一笑:“你是外地来的吧,都不知道我们这淮山村就只柳、李、何三大姓,别的姓氏,从来都没有过。”
白衣男子眼神一黯,轻声道:“多谢姑娘。”
自从当日得到那惊天讯息,就一直全力寻找,这三年来寻遍了天宇的东西南北,却始终踪迹全无,求之不得。
叹了口气,正要转身离开,却听得人群中另有人呵呵笑道:“絮姐姐也没说对,那半山腰新搬来的姐妹二人,还有她们家那个小孩儿,不都是别的姓氏么?”
白衣男子急切一问:“可是姓君么?”
那人答道:“不是。”
白衣男子默默点头,翻身上马:“多谢诸位。”
扯起缰绳,继续上路,背后,就方才姓氏一事的争论仍未停止,断断续续,随风飘来。
“奇怪了,不是说是姐妹吗,怎么一个姓林,一个姓花?”
“听说不是亲生姐妹,是结拜认亲……”
“这花姓,倒真是少见呢……”
姓花……结拜姐妹……老天,难道是……
白衣男子身形一僵,瞬间调转马头,狂奔折回。纵然是一丝一毫的希望,都是不能放弃的!
“请问,诸位口中所说的那一对姐妹,现在何处?”
那柳姓少女一双杏眸在他俊脸上滴溜溜转个不停,半是好奇半是疑问:“你是她们什么人啊?”
“我……”白衣男子怔了一下,仰起头来,望向天边流云,无限神往:“若真的是她,我希望,我是这辈子能陪在她身边,好好照顾她的人……”
那个沉静执着,坚强得让人心疼的女子,君浣溪。
……
夕阳西下,彩霞漫天。整个天际都是一片红彤彤的色彩,远远铺就,层层渲染,美得不可思议。
草庐清幽,绿竹环绕,淙淙溪水从门前流过,清澈见底,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一名红裳碧裙,银饰满头的美艳女子坐在门边,抱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轻声唱歌。
“采茶采到茶花开,漫山遍野一片白;蜜蜂忘记回巢去,神仙听歌下凡来……”
低哼浅吟,唱了一阵,又对那怀中孩童嘻嘻笑道:“小泯儿,这歌好听不,这可是你娘写的呢,你娘真是个才女,不仅是会治病救人,做什么都厉害,当初连我都被她迷得不辨男女,神魂颠倒……”
“怎么,又在给我宝贝儿子灌输他娘当年泡妞的光荣事迹了?我说瓦儿,你每天都说好几遍,累不累啊?”
青竹做的门帘一掀,从里屋走出一名衣饰素淡的年轻女子,满头青丝随意挽在脑后,只用了一根竹簪别起来,浑身上下没有一朵绢花,半枚首饰,却是清华绽放,明秀绝伦。素衣女子缓缓步出,踏出门槛,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又捶了捶肩膀,侧身去提门边的竹篓。
“今日的功课完成了?又写了多少字?”
“不多,只写了半章,有一样药草的效用不是太清楚,我还要再实践下……”
红裳女子瞥见她身后的背蒌,秀眉微蹙:“泥儿正嚷着要找你呢,你却还要出门去?”
“山林里那曼陀罗花白天一直开着,未曾闭合,不宜采摘。这会天色还亮着,我再去看看,很快就回来。要是能早些制出麻醉散,取代熏香,今后动手术就更加快捷了……”
“你呀!唉,快去快回吧,饭菜冷了,我可不想再给你热……”
青衣女子哈哈笑道:“你舍得我吃冷菜冷饭吗?我那旧疾还没好彻底,吃了可是会闹肚子,引起连锁反应的!你以为你会很清闲吗,到时候还不是你照顾我!”
红裳女子面色郁郁,仰天长叹:“唉,我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阿姐!”
青衣女子上前捏下她的脸,笑得邪恶:“怎么,受不了了?告诉你,上了这条贼船,或不容易逃脱呢!”
红裳女子扁嘴道:“每回黄芩一走,你就一改斯文形象,变着法欺负我……”
“这个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见她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心有所悟,笑道:“上回说了西游记,下次给你讲三国的故事……”
“不,我还想听那个孙猴子,还有白骨精……”
“牛乳温在锅里的,你先把泯儿喂饱了,等下我回来再跟你说。”
青衣女子举步要走,那孩儿却在身后呜呜叫唤起来。
“娘,娘,抱抱……”
孩儿大概就两岁多,口齿还不甚清楚,长得倒是虎头虎脑,脸蛋圆润,十分可爱,此时正张开胖乎乎的小手 ,朝素衣女子讨好笑着,眼睛眯着一条缝。
“这孩子,到底长得像谁啊?我怎么觉得跟当初被我眼儿媚迷倒的那三人,个个都不像呢?”
言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素衣女子微微一颤,低头抚着孩儿的小脸,重重亲上去。
“不像最好,我的孩儿,谁带就像谁,是不是,小乖乖……”
红裳女子叹气道:“阿姐,我们重逢都快两年了,你到现在还是不肯说吗?你当初,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何会性情大变?最重要的是,泯儿,到底是谁的孩子?”
素衣女子笑容僵在脸上,面色发白,背起药蒌,慢慢朝山林走去。
“泯儿,他是……我的孩子。”
孩子……闭上眼,似乎又回到那个风雪交加,满目疮痍的夜晚,冷冰的干草,殷红的血色,撕心裂肺的痛楚,以及少年在外间捶地狂器的声响……不,不能去想,一切,都过去了。再也不要去想了。再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