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慢穿手札(194)

作者:凤阁龙楼 阅读记录

好在大家也不傻的,这种事情也不过是巧了,真要拿这个做职业,就等着一无所获吧。

不然镇子里的人,为嘛要留给他们这好事啊?

当然,获得这只兔子真是偶然,并不是两人的真实技术。

中午他们挖田鼠的时候,就跑过一只兔子,不小心踩到了田鼠洞,就给摔了,张水根手疾眼快,一石头给拍晕了。

她觉得这是吃的动力,让他发挥出超出自己水平的技能来。

吃了烤兔子庆祝了之后,大家就搬到新家去了。

第143章 第 143 章

“这,这就是新家?”张小鱼完全不能认同这个“新”字。

“恩,多好的房子啊!”张水根傻笑。

张小鱼鄙视的看他一眼,这娃眼瘸了啊,这东倒西歪的房子,哪里好了?

好吧,再破旧,比起木屋,这也是土屋啊。

几个人找了木头,将快要倒塌的墙顶住,又用泥水糊了缝,还修了一下火炕,用一个冬天是没问题的。

剩下的,就靠自己了。

“人家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很有关怀了。咱们又不是镇子里的人,能让咱们不冻死,已经很好了。”张大柱是这逃荒队伍里的头,大家对他都很信服。

大伙儿都纷纷点头。

几间屋子,最小的那间分给了张小鱼,毕竟是个女孩子,虽然看上去是个七八岁的糟糕小身板,但实际年龄已经十二岁了,不能和大家混住了。

三个单身汉住在最大的那间,两个不大不小的房间,张大柱父子俩一间,张石头夫妻俩一间。还多了一间,就做了厨房。

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张小鱼也四处打听工作的事情。

她看张水根饿得蔫蔫的,感激他一直带着自己找食物,悄摸的买了个馍,分给他一半,热乎乎的馍虽然不饱腹,但让两人都温暖起来。

“这馍真好吃,你从哪来的?”张水根疑惑的问。

她早想好答案了:“俺奶留给俺的钱买的。”

张水根羡慕:“你奶对你真好。”可惜走了。

她没作声,低头啃馍。

张巧儿的奶奶哪有钱给她啊,这都是刷出来钱买的。要说起来,也有人家水根小盆友的功劳,她给他买馍吃也不亏。

张石头虽然名字叫石头,实际上是个木匠,这个时候农民基本都有些手艺,平时生活用品盖房垒墙编席子制筐子都是自己干,但这也分技术高低专业不专业。

有的技术好的能当专业的,就是手艺人,比如张石头。

张石头本来就打算到新省去干木工的,技术上是很不错的。这门窗准备好了木材,他就拿了工具,很快就做出来了。

恩,工具什么的,据说也是祖传来着。

做的很像样子,要不是大家拦着,他都要刻点花什么的。

“你要是真刻花了,人家就该偷咱们的门了。”张华一句话打消了他的念头。

几个人真是家徒四壁,贼都不光顾,要是安了好门好窗,贼就可以光顾了。

住下来第一天,烧得热热的炕,暖暖的屋子,让这一伙风餐露宿的人舒服得如到了天堂,李二婶还特意烧了很多热水给大家洗澡。

张石头做完门窗后还做了一些生活用具呢,木盆就是其一,张小鱼也得到一个,洗脸洗脚洗头洗澡,都用这一个。

她在洗头的时候发现自己头上竟然有虱子,差点吓疯。

但看别人不以为意的样子,只觉得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原来大家头上身上,都特么的长着小动物,竟然一直都没发现。

这难道就是虱子多了不痒?

原身可能对这种情况不在意,但她是绝不能忍的。

恨不得把头发全剃了,恩,第二天她真确实全剃了呢,还撺掇着张水根也剃了。

两张黑瘦的小脸,眼大头大身子小,板寸头,憨憨的,就和兄弟俩一样,张大柱差点笑出眼泪来。

两人其实是一个祖爷爷来着,所以长得挺像有啥奇怪呢?

张小鱼鄙视,这笑点也太低了点。

第144章 第 144 章

至于有了虱子的棉袄,都破烂成那样了,她也不打算穿了。

悄摸的去集市里换了两身旧棉袄棉裤,收旧货的大爷保证绝对干净没虱子。虽然有几个补丁,但棉花还很新的。

这个时代物资缺,什么东西都能用很久,衣服除非穿烂了连补丁都打不成才不穿了,还能糊起来纳鞋底。

棉袄棉裤这种好东西,就算是旧的,也很值钱,要不是她拿出来的白板装让这个大爷动了心,也拿不上这种程度的棉袄棉裤。

“这是俺奶给俺准备的嫁妆,看这做工,看这料子,都是以前大户人家才有的。”张小鱼张嘴就忽悠:“你这两套棉衣论价钱,比不上俺一件,这还是一套呢,新新的。这都是可以压箱底的,都可以给孙子媳妇用,租出去都能挣钱。”

这时代很多结婚的人自己没嫁衣,会去借别家的,或者租。

老大爷看看张小鱼的小身板,板寸头,干瘪小身材,嫁妆什么的,完全不能想象的出来好嘛。

但张小鱼气势如虹,巴拉巴拉的连砍价带吹嘘还顺带一车好话,老大爷没法招架。

最后,张小鱼硬是忽悠得老大爷又给了两双破棉鞋。

这白板装对她没用,是一套大红色的对襟袄裙,完全可以当新娘子的嫁衣来穿。

做工精良,用料讲究,不然老大爷不可能拿出珍藏的两套棉袄棉裤来换,这本来是给自家人收着的。

但老大爷的小儿子要相亲,要给人送这么一套衣服,那诚意就满满的,婚事就妥妥的成功了。

上一篇: 军嫂进化论 下一篇: 面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