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穿手札(251)
村支书:“你不懂,现在的情况不大好,城里有些乱,那些有权的,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落马了,新省也不例外,这是给孩子安排后路呢。”
书记老婆:“那咋办?给退回去?”不舍的看着两个盒子,两块手表啊,给自家两个儿子娶媳妇都可以了。
村支书:“退啥退,上门女婿能有啥问题?咱啥都不知道,上门了就是村里人了,谁来都这样。”
不提村支书家里的商量,张小鱼和韩小笑去了张大柱家,又是一番热闹。
几年前大家都回村了,灾情已经过了,张大柱和张水根勤勤恳恳干活,这几年收成也可以,张水根也到了年龄,年前才娶了个媳妇,一家三口日子过得挺好的。
张小鱼拿出馒头和肉来,热热闹闹的吃了顿晚饭,就被张水根媳妇叫刘桂花的小媳妇给安排到厢房里住了,一个东厢房一个西厢房,倒不是不承认韩小笑的女婿身份,但那不是没办席嘛。
农村里结婚,不扯证不要紧,但不办席就算不得结婚,所以两人还是未婚夫妻。
好在两人住韩爸爸战友平房里的时候,也都是分开住的,韩爸爸对这个非常注意,让老阿姨监督着,生怕青少年意志不坚定年少轻狂,给做了什么错事。
两人乖乖的抱着行李各自安置了。这段时间的奔波,终于踏实了下来。
第206章 第 206 章
张小鱼和韩小笑对于新家都有一种特别的渴望,这既是张小鱼穿越这个世界以来第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也是韩小笑记忆以来真正的家,失忆前的家不记得了,地窖家还是租来的也不属于自己,后来在京郊的房子也是借住,唯有这个家,是真正的家。
“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住在这里呢!”韩小笑特别愉悦的说。
光想想“一辈子”这个词,就让人特别感动好不好。
张小鱼觉得这娃真是太知足常乐太好糊弄也太没有高瞻远瞩啦,别说一辈子,十几年后社会开始起步,高速发展,别说将来新农村大家都盖小楼房,就是他俩也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农村好不好?
她可是有远大理想的人哪!
就算不搞出什么穿越者的王八之气,那也得趁着改革春风来点乘风破浪,走在时代前列嘛,一辈子当农民,那不是她的风格。
不过这些也就用不着告诉韩小笑啦,至少这时候,对两人来说,一个安稳的家是最好的了。
两人和村支书去了一趟县里办好了这个院子的手续后,请村支书在群众饭店吃了一顿好饭。
群众饭店这也算是这个时代的连锁店了,很多地方都有。
现在情况有些乱的苗头,但还没有到大动乱的时候,虽然很多店铺都公私合营了,包括很多百年老店,但经营者还都是兢兢业业的。
当然也有眼光长远的,这时候都开始找退路了,县城里原来最有名的明月楼老板公私合营后,又将店铺转手曾经的大厨,自己全家回乡下老家去了,所以明月楼经营得就不大好了。
技术人员在管理方面显然不如专业管理者在行些,明月楼就衰落了,群众饭店就成了最好的饭店。
明月楼的衰落就仿佛一个时代过去了一样,大概只有张小鱼这样的穿越者知道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对现在的人来说这些巨大的改变,她一点都不震惊。
张小鱼:后面的惊涛骇浪多了去了,谁震惊着震惊着都会麻木了的。
群众饭店的厨师手艺极好,除了主食需要粮票不能自己点菜而且得自己去端菜外收钱小妹态度非常恶劣外,其他都很好。
张小鱼:恩,饭菜味道都很好。
村支书对此也很满意,这和不正之风挨不上,自家的亲戚请吃个饭完全没问题。
恩,张满根支书是张巧儿的远房叔叔,就像某位大婶说的,张家庄只要是姓张的,那都是亲戚。
不姓张的也拐弯抹角的有什么三竿子左右的亲戚关系。
比如韩小笑,现在就是张家庄张姓姑娘的上门小女婿来着,等扯了证就能落到张家户口本上啦。
揣着自家的房产证明,两人都可激动可激动了,回到村里就迫不及待的去看自家的房了。
呃,确实有些破。
张家庄后面有个荒山野林,本来山没那么荒林子也没那么野的,可这不是几年前遭灾了吗,据说那时候树皮都啃完了,所以这山也荒了,到处是破败,这过了几年了,都没恢复过来。
这个院子本来是挨着林子,前有溪流后有小山,挺好的风景,现在风景也不行,院子就更破了,好几处都有洞,塌倒是没塌,但显然也没谁给补补,院子门还在,还有锁呢,都锈了,张小鱼捏着支书给的钥匙,好半天才捅开了。
进了里面就更荒凉到长草,倒是几间青砖大瓦房依旧坚强的没倒,可能是一直没人住,看上去破败得很。
说张小鱼没失望是不可能的,窗户门都被人偷走了,书记你说的一直当库房用是个啥库房你倒是给俺说道说道啊?贼连门都搬走的库房?
但韩小笑是非常满意的。
恩,只要是自己的地盘,哪怕是个狗窝呢,他都很满意。
张小鱼还在震惊于这房子的破败的时候,韩小笑已经默默的巡视地盘了。
三间正房非常高大宽敞,以前盖房是非常高的,所以古代小说里贼躲到房梁上没人看到那是毫无问题的。
两边厢房略矮些,但也都好好的,显然村支书没说谎,人家真是好材料造起来的。
只是无论是正房还是厢房,都没剩下什么,就左间有一个烂犁头和几根断了的锄头把,几张破桌椅,烂麻袋,显示着这里真的曾经当过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