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娘娘(131)+番外
大皇子这是做什么,想要造反吗?
明明是三皇子领着他们堪堪护住了皇上的安危,如今歹人被砍杀殆尽,大皇子怎么的开始对付自己人了?
骤然间的变故让御林军侍卫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双方僵持的时候,雪春熙忽然下了马车,缓缓走到封应然的骏马旁边,直直地看向大皇子的方向,扬声道:“歹人就地伏法,大殿下高兴才是,可别着了旁人的道。”
旁人的道,哪个旁人?
大皇子目光一闪,知道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若是先斩后奏,错杀封应然,父皇最多不过责备他几句罢了。
但是雪春熙的话却让大皇子多想了一番,是不是谁误导了自己,想借他的手除掉封应然?
若是如此,大皇子自然是不愿意当这个傻子,给比人做嫁衣
第八十一章 感谢
闻言,大皇子抬手,示意身边的侍卫把弓箭放下,笑眯眯地道:“误会,都是误会罢了。”
雪春熙挑眉,心下腹诽,用弓箭指着对方,然后笑着说误会,有这样可笑的误会吗?
封应然面色如常,仿佛刚才被数十支弓箭对着的人不是他一样,翻身下马肚子迎了上来:“大哥受伤,谨慎是应该的。歹人能够这么快伏法,全靠大哥英明指挥。”
不着痕迹地奉承,又眼睛都不眨地把功劳让给了大皇子,后者顿时飘飘然,笑呵呵地拍着他的肩膀道:“若是没有三弟,歹人也不会这么快就除去了,在父皇面前,我一定替三弟美言。”
“那弟弟就在这里先多谢大哥了,”封应然顺手牵着缰绳,领着大皇子的骏马到车队里面,还亲自扶着他慢慢下来,可谓是事事躬亲,对这个亲大哥是掏心掏肺了。
试问哪个皇子愿意像仆从一样帮着牵马,分明是担心大皇子。
这番兄弟情,就是刚才被误会,封应然依旧无怨无悔,看得周围的御林军侍卫心里对他多了几分怜悯和佩服。
大丈夫能屈能伸,他们并不觉得封应然这样放低姿态是丢人。三皇子在宫里的地位如何,又在皇上面前的待遇如何,众人跟了一路是清清楚楚。
三皇子能活下来,除了如此,别无他法。
若是张扬任性,恐怕草都有坟头高了。
而且他亲自跟在大皇子身边,也是真情流露,的确对这位亲大哥十分关怀。别看只有短短一段路,若是有人突然暴起,封应然也能及时挡下。
再说刚才英勇杀敌,身先士卒已经让御林军明白,这位三皇子并不是使唤他们去送死,反倒总是冲到最前面为众人解围。
这让御林军侍卫对三皇子越发有了好感,跟着一个不把人命当回事,又胡乱指挥的主子,倒不如跟一个仁慈的,又体贴他们的。
不过这些话,他们也只能烂在肚子里,绝不能开口说出来就是了。
雪春熙看着一瘸一拐的大皇子,袅袅行礼:“大殿下果真逢凶化吉,是大富大贵之命。”
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大皇子也不例外。原本他还憋着一肚子的气,上回封应然下山剿匪,雪春熙主动为他算卦,说是大凶而给了化解之法。
如今他出去散心前,雪元香却一声不吭。不知道是不如雪春熙的卦术来得精妙准确,还是压根就不愿意告诉他会有这一劫。
不过雪春熙这番话,倒是叫大皇子痛快了一些。大富大贵之命,又逢凶化吉,的确如此。
他经历了好几次劫难,最后都错开了,只受伤算得了什么?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皇子自认为如此。这些劫难之后,大富贵是不是要来了?
身为皇子,大富贵究竟是什么,不言而喻。
思及此,大皇子脸上终于露出一点笑容来:“承七姑娘贵言了。”
他盯着雪春熙,忽然又问道:“七姑娘可是之前就知道会有歹人来袭,却会逢凶化吉,所以躲在马车里根本没有丝毫害怕?”
这话问得刁钻,雪春熙若果摇头,那就是卦术不佳,连这点事都没能推算出来。若是点头,那么没有事先告知,知情不报的罪名扣下来,她就算不死,也得被重重责罚。
听罢,雪春熙歉意地笑笑道:“因为第一次下山,民女一夜不曾合眼,总归是儿时的盼望,忽然实现了……刚才在马车上睡了过去,刚刚醒来。不过并没有大凶之兆,想必大姐也是如此认为,这才没有事先提醒大殿下。果真大殿下命格极好,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她刚才睡过去了,所以没发现端倪,这话倒也挑不出错来。
再说马车里只有雪春熙和一个丫鬟,谁能说她根本没睡,不过顺口开河?
反正大皇子若是指责她睡着了,没事先提醒,那就有些勉强了。
雪春熙还顺带把雪元香给摘了出去,若果大皇子责怪大姑娘,不就是无理取闹了吗?
大皇子嘴角微僵,还真是不能小看了雪家的姑娘。寥寥几句话就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让人根本无从发难。
“原来如此,不过七姑娘可否现在卜卦一番,究竟这些歹人从何处来,又为了什么?”
雪春熙知道大皇子不甘心,绝不会善罢甘休。尚未开口,就见雪元香下了马车,走了过来,冷冷开口:“民女刚卜了一卦,这些歹人从离位而来,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大殿下不必放在心上。”
“乌合之众?只是乌合之众,怎会在我们必经之处埋伏,还懂得声东击西?”大皇子满脸不悦,雪春熙在敷衍,雪元香也在敷衍,都当他是傻子一样好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