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189)
“这里真是人间的城市吗?”
初次来到长安的乌孙使者脱口而出。
他被长安城的威武、宏大以及无处不在的奢华绝美震得灵魂出窍,险些忘记使团任务。
使团成员更无不目光呆滞,看着街上的长安女子,感慨道:“难怪匈奴的大单于要娶汉家公主做阏氏!街上的普通女人都美得跟花一样!他们的公主一定比天上的月亮更娇艳!”
……
刘彻知道猎骄靡有心左右逢源,故意不立刻召见乌孙使者,让负责接待乌孙使者的官员们带着这群西域人在长安城内尽情游玩,见识长安的繁华、大汉的富庶,在精神上被大汉倾倒。
李令月得知刘彻的打算后,却生出了另一个想法,命李显君准备马车,即刻前往乌孙国使者住所。
马车经过宫门,遇见从未央宫中走出的霍去病。
霍去病于是驱马车前,笑问道:“四公主要出宫?”
“对啊。”
李令月笑盈盈邀请霍去病:“霍哥哥可愿同行?”
霍去病不回答。
“不可以吗?”
李令月继续邀请。
此时正当阳光明媚,亮光照在李令月额头,花钿的反光在霍去病眼睛周围晃悠。
他因此注意到四公主和细君翁主的额头都贴着金箔剪成的五瓣梅花,联想前些日子发生在皇家书库的意外,忍不住低声问道:“四公主,你将金箔剪成的梅花贴在额头可是为了细君翁主?”
“正是!”
李令月钦佩地看着霍去病,附耳解释:“细君姐姐额头的伤口虽无大碍,到底留了疤痕,有损容颜,所以我将金箔剪成小朵的梅花贴在她的额头,自己额头也贴了几朵,旁人见了便只会觉得这是宫里新流行的装扮样式。”
“四公主果然心思如丝。”
霍去病赞道。
“霍哥哥也是心思细腻。”
说完,李令月又问:“霍哥哥当真不和我们一起吗?”
“我?”
“一起嘛~”
李令月直接上手拉霍去病。
霍去病无奈,只能和公主同行,穿过繁华街巷,不知不觉来到乌孙国使者居住的地方。
“这里是——”
“父皇安置乌孙使者的地方。”
李令月直言:“乌孙国既想得到大汉的好处,又不愿和匈奴斩断关系。本公主想给他们一点教训!”
“殿下谨慎,大汉目前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让乌孙国完全臣服。”
霍去病神色凝重地说道。
漠北决战的战果震古烁今,但辉煌战果的背后是几乎被动员到极限的帝国。
所以,漠北决战之后,刘彻出台各种政治、经济措施,用于恢复经济,即便如此,帝国财政也只是勉强恢复,短期内无法再次集结大军,征讨匈奴,用武力逼迫乌孙臣服。
“我知道父皇暂时无法召集大军攻打匈奴,所以考虑和乌孙结盟以防匈奴利用西域得到给养恢复,但乌孙国趁机两头捞好处的嘴脸让我很不舒服。”
第73章 震慑乌孙使者
“公主打算如何给他们教训?”
霍去病好奇。
李令月淡淡一笑, 命人通知使馆,只说贵客来访, 不说贵客身份。
……
乌孙国使者这几日被长安的繁华滋润得快忘记远在西域的故乡了,听说门外有汉人贵女乘马车而来,请求入内,没有多想,立刻开大门迎接。
李令月一行戴着面纱,走下马车。
乌孙使者见来访的汉人贵女不仅自己和女伴穿着巧夺天工的提花锦缎、外罩素纱襌衣,脸上蒙着混了金丝编制成的面纱,跟随身边的奴婢也都穿着闪闪发光的丝绸衣服。同行的少年郎更是气质高贵、容貌俊朗仿佛天神骄子。马车的乌木横杆上贴着鎏金奔马装饰,上面还站着一只脚戴金环、神武异常的金雕。
意识到来访贵女身份非常, 乌孙使者不敢怠慢, 急忙学着汉人礼节对少女鞠躬行礼。
“敢问贵人身份?”
“我的身份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 我想知道乌孙国对大汉是什么评价?”
李令月态度淡然,完全不把乌孙使者放在眼里。
乌孙此时还处于游牧民族到定居民族的过渡时期,生活风俗类似匈奴,有幼子继承和兄死弟及的传统, 女性多作为男性的附庸品存在,地位很低。
因此,他们对突然来访的汉人贵女虽然表现得很尊敬,但这份尊敬源于他们对汉帝国的尊重,并非对来访者的尊重。
事实上,看到来访者是女子,他们内心充满了轻蔑。
见乌孙使者不回答自己的问题, 李令月也不生气,看了眼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会意, 以流利的匈奴语言将公主的问话重复一遍。
乌孙使者顿时面色大窘。
要知道,乌孙长期与匈奴结盟,现任乌孙王猎骄靡年幼时还曾是匈奴大单于的养子,因此,乌孙境内几乎人人能听懂匈奴语,使者更是把匈奴语用得比乌孙语还流畅。
如今,贵女以汉语问话没有得到回答,随即让女伴用匈奴语而非乌孙语问话,分明是——
意识到来者不善,乌孙使者放下对女性的轻蔑,用并不流畅的汉语毕恭毕敬询问李令月:“贵人到底想怎样?”
李令月:“我想你们如实回答我的问题。”
乌孙使者此时已不敢小觑女子,想了很久,支支吾吾地说道:“汉帝国的繁华、富庶、强盛,远超乌孙的想象,能够和汉帝国结盟,是乌孙国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