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291)
“喏。”
上官婉儿直起腰,从茶饼上取下五铢钱大小的薄薄一片,放在铜网上方稍作烤炙,烤得香气溢出后放入铜磨中轻轻揉搓磨成细腻颗粒,技法娴熟地倒入加入大量西域香料的沸水中。
沸水与研磨精致的细末相遇,瞬间激发清雅香味,与浓烈馥郁的西域香料的味道混合,共同形成勾人的奇香。
而且,上官婉儿还别出心裁地往茶汤里加了细盐和乳酪,最终经过银质细网滤出的汤水不仅颜色白如凝脂,味道更是纷繁复杂,入口先是乳香,随后是细盐的味道,紧接着西域香料的浓烈袭来,吞咽完毕却会感觉口中回荡着绵长回甘的茶香。
“父皇,请用糕饼——”
李令月给刘彻送上表面撒了葡萄干和蜂蜜、中间夹着一层枣泥和胡桃仁的糕饼。
糕饼的绵绵甜味与茶茗残留口中的清雅味道结合,化为沁人心脾的舒爽,刘彻心情大悦,连吃了三块糕饼,喝了两碗茶茗,叹道:“姣儿,你弄出的这些东西都很好吃,很合朕的意。”
说罢,刘彻伸了个懒腰,目光落在茶饼上:“朕以前求仙失败时,太医为朕调理身体时也时常烹煮茶汤,但他们用的是新鲜摘下的茶叶,味道苦涩古怪好像干嚼青草,远不如姣儿你们做出来的茶茗美味万一。”
李令月晓得他说这些话是想带走茶饼以及烹制茶饼的器具,笑道:“父皇若喜欢,姣儿明日就将手法教给御厨,让他们随时为父皇服务。”
“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刘彻很满意。
李令月趁机道:“父皇,茶可以延年养身,但是新鲜茶叶不能储存,因此以茶入药虽好,却通常只在种植茶叶的地区流行。如今女儿效仿常见草叶药材的处理手段让小吏将茶叶蒸煮过后做成可以长时间储存携带的茶饼,或许可以将此物作为药材教给地方售卖。”
“售卖?”
听到赚钱的主意,刘彻的眼睛顿时发光,口中再次泛起茶茗的美妙滋味,喃喃道:“只将茶饼作为药材售卖有点浪费,这么美味的东西应当推广日常饮用!最好卖去西域!那边肯定没尝过此等美味!”
“父皇高见。”
……
两天后,刘彻与内臣们议事完毕,命中常侍给内臣们端上糕点与茶茗。
内臣们不知茶茗为何物,惯例谢过皇帝恩典,随即端起茶茗品尝,露出惊喜的笑容:“陛下,这茶茗的味道为何……”
“有点奇怪但又感觉异常美味?”
“回禀陛下,正是如此。”
一名内臣仔细回想茶茗经过口齿的感觉,形容道:“初入口的时候,浓香四溢,丰润宛若乳酪,浅浅一点咸味则将乳酪的醇厚完美衬托,之后是各种奇香,仿佛置身神仙居所,而当茶茗吞咽后,舌尖与咽喉处竟然会泛起甘甜清香,仿佛口中多了一汪清泉……若是司马相如还在,尝过茶茗后必定要写一篇惊世美赋!”
“你的形容也让朕很开心。”
刘彻对内臣的恭维非常满意,随后将茶茗来自四公主的奇思妙想、所用核心之物乃是被称为茶的一种早在上古神农时代就用来烹煮的植株叶片的事情告诉众人。
“……原本茶叶只能采摘新鲜,无法长途运输长期储存,如今姣儿参照医家处理草木药材的手法将茶叶以蒸煮手段制成茶饼,不仅解决了茶叶的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问题,蒸煮过的茶叶烹煮成的茶茗,味道也比新鲜茶叶更加甘甜清冽,可谓一举多得。”
“陛下,为何是一举多得?”
昨天已经尝过茶茗并根据茶茗可以长期储存且味道甘美的特性建议皇帝将此物作为针对匈奴的手段之一的卫青此刻故作不解。
刘彻道:“仲卿不觉得此物非常适合卖给西域吗?”
“此话怎解?”
卫青继续和刘彻一唱一和。
刘彻看向同样事前参与过秘密商议的桑弘羊和霍去病。
桑弘羊会意,对霍去病道:“冠军侯主持河西,对河西的水评价如何?”
霍去病道:“远不如中原地区甘甜清冽。”
桑弘羊又问:“西域的水呢?”
霍去病:“比河西的水更加苦涩浑浊,难以下咽。”
“由此可见,若我们引导西域用茶叶的甘甜回香压住水中苦涩杂味,他们将因此对茶叶产生巨大需求。”桑弘羊道,“而茶叶只有大汉能够出产!”
“茶饼、茶砖也只有大汉能制作!”
刘彻得意补充道。
“陛下高见。”
卫青做出受教模样。
众臣听到这里,意识到皇帝有心将茶饼发展为从西域以及更西之域的敛财手段,纷纷点头附和。
……
茗茶的事情还未讨论完毕,减宣在外面请求入内禀告少府铸金失窃案的最新调查进展。
“让他进来。”
“喏。”
中常侍碎步退出,带减宣进入。
减宣来到刘彻跟前,双手呈上供词,神色沉重:“陛下,铸金失窃案的牵扯范围可能比微臣的预想还要大。”
“有多大?”
刘彻展开供词,草略看了一眼,顿时暴怒:“好大的胆子!”
“陛下息怒。”
众人齐齐安抚。
刘彻却只是冷笑,并屏退殿内包括霍去病、桑弘羊在内的几乎所有人,只留下卫青和减宣。
第103章 赵充国觐见
闲杂人等退出后, 刘彻立刻收敛笑容,将供词交给卫青, 厉声对减宣道:“入宫以前,可有让第二个人看过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