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375)
“父皇高瞻远瞩。”
“你也要加油努力,”刘彻期待地看着女儿,“朕对你报以厚望。”
“父皇放心,女儿一定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
……
……
南方郡县奉皇命将大批甘柘送往长安的同时,中原地区为主的郡、国考试的结果正式公布。
所有名列榜单的人都沸腾了。
在此以前,他们从未想到如自己这般身份卑微、品德有瑕疵的人也有机会前往帝国的首都长安,进入长安的心脏未央宫,参加以往只有各郡举荐的良才、茂才中的佼佼者才能参加的皇室成员亲自监考的殿试,得到皇帝的重用!
“陛下对我们的厚爱,值得我们用生命报效!”
感动之余,人们更对长安以及通过考试后可能得到的任命充满期待。
“听说长安无比繁华富贵,连驰道两旁的树都要用锦缎缠绕,不知道是真是假。”
“即便贵为太子也不能擅自使用驰道,你们就不要妄想了,倒是未央宫内铺地的金砖铸造的时候真的加了黄金。”
“哈!你可真会瞎想!陛下自登基以来,连续对外用兵,财政吃紧,百姓苦不堪言,怎么可能给铺地的金砖加入黄金。”
“你才胡说八道!身为赴京赶考之人,居然不知道陛下已经连着两年没有对外用兵?!陛下如今不仅任用桑弘羊掌管财务,又积极开拓西域商贸,将丝绸、茶饼、青瓷卖去西域以及西域更西的地方,还要求西域各国按大汉的标准向本国征收口赋定期上缴大汉,匈奴人也为了得到大汉的丝绸、茶饼、粟米等将它们的黄金、牛羊源源不断地通过互市送入大汉境内。国库的钱早就比陛下登基时的文景两代积累还多出数倍!”
“原来如此,我被迂腐儒生欺骗了!”
“儒生们怎么说?”
“他们认为陛下好大喜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盘剥百姓,榨取钱财对外用兵,驱使普通百姓去战场送死,成就他的王图霸业!以至于十室九空,部分地方甚至因为男丁稀少,郡县太守不得不任命能够读书写字的女子为吏!也因如此,陛下开科考特许女子参加!当真是可怜可叹!”
“不愧是迂腐儒生!自以为是!陛下特许女子参加考试才不是因为国家连年打仗、男丁稀少,而是陛下认为天下人才不分男女,有才就要重用!无才扔到一边!”
“兄台高见!”
……
类似的争论发生在中原地区的每个郡、国的榜单公开栏的周围。
无论有没有得到入京参加考试资格,围在考试榜单周围的人们都一边向往长安的繁华、进入未央宫参加考试的荣耀,一边又对成为皇帝的臣子这件事充满不安,同时更无可避免地好奇帝国将来会走向何处。
未来的人们会怎样描述这个充满神奇和不可思议的伟大时代?
有幸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的名字会被史书记住吗?
……
……
复位皇后的吉日终于选定。
因为是复位,仪式流程不如立后大典繁复隆重,但如今大汉国库无比充裕,为仪式准备的各类礼器用品以及散发给百官和百姓的赏赐,竟比陛下当年登基迎娶皇后时更加华贵丰厚。
看着用金丝银线刺绣、装饰大量珍珠、玉石的葳蕤礼服,陈阿娇感觉自己像做了一场长长的梦。
“可惜,我已经老了,配不上这么美丽的衣裳。”
陈阿娇感慨叹息着,转身对正当青春娇艳、容貌如夏花绽放的女儿道:“若是这身衣裳穿在你身上,定会将你的面容衬得更加美丽。”
“母后,这是少府给皇后准备的衣服,我是公主,不能穿。”
“你现在是公主,但不会一辈子都是公主。”
陈阿娇看着女儿的脸,说:“你父皇对你报以厚望。”
“我知道。”
“你愿意接受吗?”
“既然父皇选择了我,我便不会拒绝。父皇是因为相信我才对我寄以厚望,我唯一能做的是竭尽所能达成他的期望,让千秋万世都称颂他为我做的决定。”
李令月严肃回答陈阿娇的问题。
看到女儿如此年少却有如此担当,回想自己年轻时,陈阿娇忍不住抱住女儿,叹道:“或许你父皇是对的,你不仅仅是我们的女儿,你是上天为了大汉江山借我的肚子送到这个世界的天命!”
“母后,你高估了我。”李令月低声道,“我的一切都源于父皇与母后,是你们赐予我生命,将我教导成今日的模样。即便我身上真有所谓的天命,那也是因为我在父皇和母后的教导下变得符合天命要求,所以天命选择我。”
“你呀——”
陈阿娇叹了口气,随后道:“以后的路还很长,你要加倍谨慎小心,不能让你的敌人们有任何可乘之机!”
“女儿明白!女儿绝对不会让敌人夺走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东西!”
“……这点像我也像你父皇!”
陈阿娇露出欣慰笑容。
……
复位皇后是大事。
不仅百官公卿要准备贺礼,早在三年前就被送去封地、连李令月和霍去病的婚礼都因为没有得到父皇特许只派使者送来贺礼、最近一次回长安是参加长兄冠礼的燕王与广陵王两兄弟也被召回长安观礼。
两人是同气连枝的亲兄弟,感情非寻常兄弟可比,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