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395)
“今日课程到此为止,下去吧。”
“喏。”
宫人们起身,转头瞧见李婉君等人,纷纷行礼,口称有罪。
李婉君等人自然不会怪罪她们,让她们起身,抱着各自的孩子向卫子夫行礼:“拜见殿下。”
“都坐下吧。”
卫子夫心情舒畅,对带孩子来看望自己的众女更是和颜悦色,唯独看到李婉君时露出不悦神色,道:“据儿真不懂事,你才生完孩子就敢让你外出。”
“母亲您错怪殿下了。”李婉君为刘据向卫子夫解释道,“殿下珍爱我,不许我才生下孩子就外出,是我觉得躺在室内不舒服,坚持到外面走动。”
“当真如此?”
卫子夫不相信李婉君的话。
史良娣见状,笑道:“母亲您有所不知,婉君妹妹出身名将世家,身体向来比我们几个强壮健康。”
“再强壮健□□完孩子以后也要好生养着。”
卫子夫认为李婉君不该生下孩子才数日就仗着身体强健外出行走。
李婉君见状,只好告罪,表示自己回去以后一定好好养身体,早日为殿下再生一个孩子。
卫子夫闻言,不再评价此事。
史良娣于是主动转移话题:“母亲方才可是在为宫女们授课?”
“是。”
卫子夫道:“我如今生活惬意,每日空闲无事,索性效仿姣儿的女子学堂,将宫人们作为我的学生,教她们读书写字、诗书文章,等她们满了年纪出宫后也可凭借能读能写嫁入更好的人家。”
“母亲心慈。”
“并非我心慈,是我身为女子难免同情女子,怜爱女子,希望我身边的女子将来都能有个好归宿。”
卫子夫经历多年宫廷风雨,深知世间男人对女人的爱大多是对女人的容颜的爱,这份爱因色而生,也随时可能因为容颜老去而消失,唯有美德与知识能够陪伴女子一生。
“前些日子,我去姣儿的女子学堂借阅诗书,遇见了卓文君。”
卫子夫温柔道:“她如今已满头白发,步履蹒跚,但她的眼睛却和当年一样充满光芒,甚至更加明亮。我问她为什么如此年迈却依旧双目有神精神矍铄,她说因为在女子学堂的她不只是卓王孙的女儿、司马相如的妻子。她喜欢身为众人师长的自己,喜欢传道受业解惑的当下。”
“母亲的意思是——”
为刘据生下女儿的一名女子困惑地看着卫子夫。
卫子夫的话让她感觉迷惑,感觉卫子夫在教导她们又不知教的是什么。
“我希望你们明白男人的爱并非女人的全部,闲暇时多多读书,充实自己。”卫子夫道,“男人的爱随时可能消失,唯有诗书永远陪在身边。”
“喏。”
四名女子并未听懂卫子夫的教诲,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做出受教姿态。
卫子夫知道她们年轻,还无法理解这番话,见她们即便不懂依旧努力做出恭顺姿态,于是不再强调此事,让四人将各自的孩子按长幼送到自己面前,与孙辈们亲昵。
……
……
因为女儿的奏报,刘彻意识到黄河上游今年提前开春解冻不仅会导致中下游汛期提前且泛滥情况比往年更加严重,想到瓠子决口泛滥二十多年没能解决,当即改变行程,亲自率领百官前往洪水浩浩汤汤的瓠子决口!
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早已成为汪洋泽国的瓠子决口,刘彻怒不可遏,对前来接驾的地方官员道:“为什么瓠子决口至今没有堵住!任其自流整整二十四年!”
“臣等死罪!死罪!”
官员们不敢反驳,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
刘彻:“死罪!死罪!除了死罪你们还会说什么!如果杀了你们就能让瓠子决口自己合拢,朕早把你们杀掉沉入决口!”
“臣等罪无可恕……”
“瓠子决口在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就已发生,真要追究,朕与丞相也有错!迟迟没有找到有能力解决此事的官员!所以——”
刘彻叹气,命官员起身,解下玉璧,当众斩钉截铁地表示:“天地见证,玉璧为约,朕此番必定解决瓠子决口!”
话音落,刘彻将玉璧沉入瓠子决口的汪洋大水中。
随后,刘彻命卫青立刻就近调集军卒数万人,堵塞瓠子决口,明日起,随行官员除卫青外,其余人全部下水背负竹片、木柴、稻草、泥块等可用于建筑堤坝之物,向上天展示大汉天子解决瓠子决口问题的决心!
“陛下英明!”
众人感受到皇帝的果决,纷纷高呼。
卫青则在分派完向附近多个郡国征调军卒堵塞决口的工作后,询问刘彻:“陛下为何不让青也下水背负薪柴?”
“现在虽然是春天,但河里的水还是冬天的水,朕不忍心你下水受冻生病,”刘彻侃侃道,“何况明日以后将有数以万计的军卒前来修筑河堤堵塞决口,这些人的调配安排只有你能胜任。”
“陛下厚爱,青不胜惶恐。”
“不必惶恐感谢,都是你应得的。”
……
皇帝亲临决口监督工作,随行百官自大将军以下均下水负薪,另有数万军卒参与堵塞决口,主管此事的地方官员自然不敢再有丝毫的推诿怠慢,拖了整整二十四年、两岸都泛滥成泽国的瓠子决口竟然只用十余天就出现堵塞迹象!
“太好了!太好了!”
堤坝完成第一层合拢堵口的时候,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